五色水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岩韵是什么焙火越高,岩韵越明显岩茶中的岩
TUhjnbcbe - 2023/3/12 9:23:00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6706972.html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很多时候出门约茶时,带一泡中火肉桂出去,一不留神就容易默默被排到鄙视链底端。

茶桌上的众人,看着淡橙*的茶汤,无一不是一副看到“外山茶”的鄙视神情

岩茶圈里,中火、轻火这类的岩茶,常常被人公开“处刑”。

比如,“这茶一看就不咋地,叶底怎么还带点绿?正岩茶怎么可能焙这么轻的火?”

比如,“这款肉桂的火焙得这么轻,是不是外山茶经不起焙啊?”

再比如,牵扯到玄学上,“喝这么轻的火,你小心会寒凝湿滞入体!”呃,真不知道,这么有意夸张的言论,说的是岩茶,还是千年寒冰。

再再比如,搬出“岩韵”这一岩茶界的话题王,“焙火轻的岩茶,喝不到岩韵!”

……

奇了怪了,焙火轻的岩茶,究竟惹了谁?怎么动不动就会被人一脸嫌弃,分分钟要被众口熏天“社死”呢?

甚至于,在这样的舆论引导下,不少茶友在喝岩茶这件事上,已经走入魔道。

讨论起岩茶的火功时,宁可喝焙火过高,泡出来汤色暗红茶汤,也不愿意接受,一款看起来“火不够重”的茶。生怕被人看不起喝茶段位,喝不懂岩茶的韵。

其实,按照“焙火越高,岩茶岩韵越显”的想法,一条道走到黑。

那反而得担心,这么些年下来,你从一款款高火、病火茶里遇到的是“晕”而不是“韵”!

《2》

什么是岩韵?武夷岩茶的岩韵跟火功高低有关吗?

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岩韵是藏在岩茶骨子里的东西,是与生俱来的,不受焙火的影响。

将岩韵扩展开来讲,就是“岩骨花香”,这是一种很奇幻的感受。

岩骨,也就是岩茶的风骨。由茶汤内丰富的诸多物质,混合而成的一种劲道。

当你将茶汤咽入的刹那,能体会到茶汤的绵劲,内容丰富,绵中带刚。清帝乾隆的“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形容里,用“骨鲠”二字体现岩茶的岩韵感,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而花香,可以算是武夷岩茶的外衣,拥有鲜妍娇嫩的底色。

好的岩茶,要有香,有水,有韵。而岩骨花香则是它们的高度概括。遇上香气寡淡,或者香气轻飘,茶香易散,或者香气简单,层次单一的岩茶,都不符合好茶的定义!

武夷岩茶的岩韵形成,离不开特定的物质基础——山场。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生长在正岩山场里的岩茶,受到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影响,生态好,漫射光多,坑涧溪流等调节周围环境的水汽,而岩壁的风化剥落物,能为茶园土壤提供充足的养分,包括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

享受着得天独厚生长先机的正岩茶,才有机会逐渐积累形成“岩韵”的物质。

从岩韵的形成可以看出,一款岩茶有没有岩韵,关键靠的不是焙火,而是山场!

一款在外山茶园长大的肉桂、水仙、大红袍,即便在做茶时,焙火技术再炉火纯青,也不能无中生有的变出岩韵!

除非是,遇上外星人半夜过来,连夜给外山茶施了魔法,才能化腐朽为神奇,让外山茶焙出所谓的“岩韵”!

《3》

焙火越高的岩茶,岩韵会不会更显?

不不不。

长期以来,受商业舆论影响,很多茶客已经形成了岩茶焙火轻,则岩韵感弱的错误偏见。

又或者是会错了意思,将岩韵直接与“重口味”画上等号。

按他们看来,焙火越高的茶,茶味越重,茶汤喝起来醇厚浓稠,有一种厚重感充斥口腔。这种感觉,才是“岩韵”。

殊不料,这是错的。要不信,大可做一个实验。

喝岩茶时直接将一泡外山肉桂,增加到15克一次来冲泡,也会出现味觉上的“醇厚感”,冲撞你的味蕾。难道,这也算是“岩韵”?

何况,近些年在武夷山观察到的情况,山场越好的岩茶,大家在焙火时,越是小心翼翼。就怕一不小心,焙坏了,成本极大,损失惨重。

同时就岩茶的焙火情况看,部分焙了轻火的正岩茶,反而更能尽善尽美地保留下,山场环境所赋予给一泡茶的独特风味。

要是焙茶时,直接下狠手,直接往下焙,火功越来越重,只会导致岩茶内部的大量物质,不断地流失。

最终焙出来的产物,即便原料山场还不错,但照样让人感受不到那股清晰直接的岩韵。

何况岩韵作为一种独特的山场气息。它是一种地域风味,拥有辨别个性。像开山坪的“马肉”,就跟桃树窠的“马肉”,风味尝起来,大不一样。

但这些山场特征差别,一旦在焙茶时,火功太高或者焙火操作不当,容易弱化岩茶的岩韵特征。

尤其是过高的火,还会掩盖、削弱、甚至严重流失岩茶的山场个性辨识。

所以,焙火越高的岩茶,岩韵就越显,这压根就是伪言论!

一款已经焙火程度突破极限,叶片将近变成炭的岩茶,香不再,味已变,还能有哪门子“韵”可谈?

《4》

韵这个词,比较抽象。

很多人的印象里,但凡跟“韵”字沾边的事物,都是一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高深模样。

正因如此,很多人喝不懂岩韵。

这点,恰恰也给了部分商人“钻空子”、“浑水摸鱼”的空间,拼命在岩韵上面做文章。

单单是在近一两年,就已经辟谣过不少,关于岩韵解释的奇葩说。

有的人说,武夷岩茶的岩韵,就是一股石头味。当你喝不懂岩韵时,就去多闻闻岩石的气味。

这一说法,简直在搞笑。站在石头路边大半天,闻上一整天的“岩石味”,也让你弄不懂什么是岩茶。

有的人说,武夷岩茶的岩韵要靠转化,一般3年出陈韵,5年出酸韵……

这种谣传,说得更扯淡。岩茶的岩韵明明靠的是山场,跟后期存茶有何关联?还有“酸韵”这种独创词汇,背后的目的,无非是为一款款发酸的变味岩茶站台,不可信。

还有的,就像今天提到的,认为岩茶火功越高,岩韵越明显。

甚至还有人,大胆地直接将高火茶那种焙焦的味道,搬出“岩韵”来挡雷。

这一桩桩,一件件,光是看着就人觉得,天雷滚滚。

君不见,受到这些歪风影响,将酸馊味、焦味、青味等种种怪味,理解成岩韵的人,大有所在。

你以为,你喝到的是岩茶的“韵”。

殊不料,实则是被种种烂茶喝“晕”了!

《5》

之前有位茶友过来交流,她提的一番见解,我认为适合用在今天的结尾。

“重焙或轻焙没有高低贵贱,焙火是为了替香“塑形”,如同化妆师。有的模特适合浓妆,有的模特适合淡妆,没必要把人人都化成京剧脸谱。你是来欣赏模特的美,还是欣赏化妆师的油彩?”

诚然,武夷岩茶焙足火,汤更醇,味更厚,更符合老饕口味。

而焙火轻的岩茶,也有它的清新、爽口、花香馥郁等优点。

一味将岩茶圈定在特定火功,非焙火焙到足,否则看不上眼。

甚至还要诬告“焙火轻的岩茶,岩韵不显”。

这实则,完全与大家的喝茶出发点,背道而驰!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岩韵是什么焙火越高,岩韵越明显岩茶中的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