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道:张大千回国之后,二哥善子辞官与张大千联手开了一家大风堂书画学院。习惯自由自在的张大千以后要在二哥的眼皮子底下生活了,他能忍得住这些约束吗?而上海滩的“秋英会”又会有什么在那等着他呢?我们拭目以待。
一年一度的上海滩“秋英会”随着时间也拉开了帷幕。它乃是从旧上海开始流行的一桩风雅盛世,发起人是当时湖北的一个地主赵润发起的,赵润当时喜欢结交一些风雅名士,他五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习绘画,自称“半跛”,等于半个票友之意。赵半跛发起“秋英会”的本意是只为结交来自四湖五海的朋友,弄个文人雅士的社交圈子,不料玩着玩着便玩出正经来了。
在民国时期,当时是北伐战争结束,国民*府定都南京,南京的统一和平降临。“秋英会“躬逢盛世,发起人从南京邀请来了许多绘画新人,本土的那些知名人士也纷纷前来捧场,于是当时的”秋英会“名声大振。报纸赞其”书画群英会“。也有称”书画庙会“。而本届的秋英会以”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蟹赏菊菊花天”为主题,遍邀书画名家社会名流,重头戏则是一场新人绘事大赛,由绘画界名宿坐镇评选,已推举新人发掘天才为主旨,那些年轻的画家都以这为荣耀,纷纷踊跃参加。而那些字画商人也从中嗅出商机,不惜花费重金来包装新人,为自己创造福利。那些小报记者也纷纷赶来钻头觅缝的制造那些狗血新闻,总之秋英会来宾如云各取所需,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在当时的上海,媒体业超级发达,只要是一有比赛的地方,那就一定有新闻,新闻总是名利的助推器。画界当然也是名利场,画家除了靠本事画画,更重要的却是名气相助。你再有实力但没名气的话,也只是只没毛的乌鸡:而那些有名无才的他们随便画画,哪怕画的不怎么地也能名利双收。第一年的秋英会就捧红了一位,那就是现在上海的最火的画家郑曼青,这个人当时一炮而红,人称赞为画坛奇才。
张善子此时也为自己的年轻兄弟报了名,他希望在这次比赛中,他的兄弟张大千也能够大展身手一番。在秋英会开幕这天,泸上名流果然都尽数到场,还有多位南京当时的*治要员也来捧场,这时的女眷们也不甘寂寞,个个争奇斗艳,把这个秋英会装点得花红柳绿风光无限。天色向晚,秋英会的主人赵润立于秋池湖畔,宣布秋英会的重头戏——金秋斗画会开始。命题随之揭晓,为“秋韵“二字。这个斗画比赛不像别的,有点像考八股文,命题作画就是命题作文,虽然便于评比但是却不利于自由发挥。华安都在亭子边上呈一字型摆开,这时的年轻画家们早已经按耐不住,纷纷向上台大显身手。画作都是按时完成,最后都将挂在得月楼公开展示,先由评委点评,后揭晓名次。获奖者最后不仅会得到奖金,他的画作也会当场进行拍卖。
上海滩当时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得秋英会者得天下。所以年轻的画家个个都把劲憋得足足的,期待取得佳绩名利双收。大千也准备开始挥毫作画了。命题“秋韵”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因为它考的不仅仅是你的画工,考的还是你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画家要同时兼备文学、绘画、书法和金石篆刻的深厚功力,四者浑然一体缺一不可。这时二哥张善子在旁边看大千作画,他看到大千作画姿势是相当潇洒,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了一幅类似兰花的图案来,足见其成竹在胸信心十足,一会就画好了,画成之后只见大千俯下身去握笔开始题诗题款,这一绝活引来许多旁观者都惊讶不已。
而此时二哥善子细看,却看出大千画的是一幅由画工和意境相兼的《水仙图》,顿时紧皱眉头,并提醒道:你画水仙而非绘秋菊,这水仙花都是冬天开的多有人都知道,你这画的都跑题了。大千争辩道:南方山野池塘的水仙花,多是冬月早春开花不假,若是员工培养水仙的话,竟有一年四季都开花,何以秋天偏偏不能?天下物象林林总总,南方以秋菊为贵,北方却多为夏菊,不能以一代万以偏概全。二哥善子觉得兄弟有点强词夺理,便摇头道:世人都知道只有公鸡打鸣,偶尔母鸡也打了鸣,你总不能说这也是普遍真理吧!这回你肯定是跑题了。一看瞒不过去了,大千只好如实禀告,他说我一向仅是临摹多创作少,倘若将山水画呈上,保不住很像模仿石涛或者八大山人,这就是“近朱者赤”的道理。以我现在的创作,恐怕只有这画水仙能够拿得出手了。不是有人问我叫张水仙的嘛?只好试试吧。而此时大家都知道这张大千这回算是栽了。
小编读感:看来这时的张大千还是模仿上的功夫比较好啊,今年的秋菊会也只能这样了,你们是不是也跟小编一样对着张大千的这回比赛抱着很大的期望呢?好了,下回我将为大家揭晓大千与富家小姐秋君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