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学校的红豆树足有三层楼高,但少有人认出它来。大家只知道‘红豆生南国’,但南国的人有几个是真正采撷过红豆的呢?人们把相思留在树梢,一串串、一年年,寄挂给谁?”不知道的人,或许会说那是穆罕默德的理性与精致,是鲍鹏山笔下孤傲不屈的庄子,还有那——是王维的诗吧?而凡是她的学生,连听几句后都会毫不迟疑地说,这正是肖老师的语文课,诗意而婉转,深思又哲理。
“全国创新作文优秀指导教师”“四川省青年骨干教师”“市高考先进个人”“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市优秀青年教师”“市先进个人”、“市三八红旗手”“市优秀班主任”……还有那“琳琅满目”的教学经历和教学成果,天府第七中学的肖俊伶总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她追求有情怀的教育,有情感的课堂,有情趣的生活。她的语文课被学生称为“声情并茂,有趣有料”。
师者爱心,是学生心中经久不衰的回味
在学生眼里,平日里和蔼可亲的肖老师时而也会进入斯巴达模式:一页页板块复习的笔记,一张张强化训练的反思,每天必有十分钟的语文当日清单;每周必有的“我思我在”作文训练;每月必有的试题卷整理、错难题整理、思维导图整理……“你说没时间?没关系,她可以留出两节正课让你整理资料;你想‘蒙混过关’?没关系,她会把你‘借鉴’了别人劳动果实的那部分一页页抽出来,再给你写上一段洋洋洒洒的评语,反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看见老师写的比自己写的篇幅还长、情感还真的时候,我们会感到羞涩。”
“上《边城》,她会讲到‘乡下人,喝杯甜酒吧’的故事,也会放*磊的《等等等等》;上《祝福》,她讲祥林嫂,也讲《离婚》里的爱姑、《伤逝》中的子君;哪怕是考查默写,如果恰好那天是寒露、是大雪、是春分,她都会随口告诉我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寓意;甚至是情人节,她还会带来巧克力与我们分享……”总之,肖老师的语文课不止在上课,还在生活。生活中的种种,都构成了她最灵动自然、诗意盎然的语文课。
“南山的树啊,年复一年地站立,静默、坚忍、栉风沐雨,光洁的树皮也会随岁月流淌出一道道皱纹,就像我们的老师。他们经历沧桑,同时也享受着永远不老的青春。这些树伴随记忆一道驻留在我们所不忍忘怀的地方。而他们,是路标,标记人生的岔路口,却并不随道路变迁,只是把一茬又一茬的学生引向一陌旧路,一段故往,一个值得重游的旧地。我的肖老师,就是那其中的一棵,华滋绿叶,馨香盈盈……”
师者初心,是对诗意语文的美好向往
在从教的19年里,肖俊伶长期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她的教导下,30余名学生考上了国内顶尖高校,数百名学生进入一流高校。在这看似信手拈来的数字背后,是肖俊伶在教学上孜孜不倦的精进追求和对职业的敬畏与忠诚。
在教育的事业里,肖俊伶总是想着,如何找到一种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精选时评、课前展示、伏案批改、对点个辅……“如切如蹉,如琢如磨,从清晨到深夜,从办公室到教室,她始终守候在我们的左右,但凡你想找到她,她就一定已经站在你的身边。”
在学生的经历中,肖老师的出现显得弥足珍贵,她能让孩子们期待每一节语文课,甚至让同学们在重默古文时也充满欢喜。肖俊伶就这样在语文的长河上摆渡,引导着一批又一批学子从生活的这头前往远方的那头……
师者仁心,是对学生亦师亦友的倾情相待
肖俊伶说,在遂宁时她曾经遇见过这样一个班,班上孩子头脑聪明、心理素质好,但很多孩子偏科严重。“他可以在数理化上追求极致的满分,但是语文分数很可能只有两位数。”
而肖俊伶却有自己的方法让学生爱上语文,追寻诗意。“白天,有趣的您用生动的课堂为我们传递有趣的知识。黑夜,在办公室的西南角总有您安静忙碌的身影,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寂寥又繁忙的深夜,温暖了我的整个高三时光。山水有时尽,师恩日月长!”无论何时,想起肖老师,她总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温暖而感动的形象。
“各科老师的教学也各有特色,特别是语文课,那应该是我们高中生活的百草园。”在同学们的记忆中,肖老师要求的每次课前演讲便是他们每天的期待,而对于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的问题,肖老师总有四两拨千斤的能力让大家陷入沉思。现在想来,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的思辨与观察能力也正是在那一场场正方反方的辩证过程中逐渐提升的。
“放过自己”是肖俊伶在学生紧张备考下,产生焦虑时说的话。她说一切都得慢慢来,不能太急功近利。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学子们虽各赴前程,却都无比怀念和“肖大仙女”相处的时光,记挂着那些语文课上的美好诗意。
“某个平凡的早晨,白衣蓝裙,与肖老师第一次相见:‘人淡如菊’‘高冷’。没有多余的介绍,肖老师直接开始讲,自此上了肖老师的车,从此沿途风景如画,欢声笑语与古今知识并载。”
“第一次,我知道语文答题不是杂乱无章,但也不是那么一板一眼;第一次,觉得作文不是天马行空,思路会让一篇文章更恣意灵活;第一次,我发现古文不再无味枯燥,苏轼、老庄也可以妙趣横生;第一次发觉文字可以变得有温度,长河落日格外壮阔温暖,细雨枯荷何等悲凉凄寂……”
“真的很想念你教学严谨、氛围诙谐的语文课堂:那一堂堂的作文小讲座、那一次次表面严厉又内含亲昵的白眼‘攻击’……”
或诗或文,孩子们毕业后书写着对肖俊伶的思念,而她惟愿能让更多的学子能够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寒门,见识到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师者匠心,是对教育事业的赤诚追求
除了在教书育人这件事上追求极致外,肖俊伶在很多时候都是云淡风轻的。她很推崇周国平的“无用”论:游历山川,沉醉阅读,爱好摄影,热衷甜食,对于所有“无用”的事物,她都保持着好奇的心态和跃跃欲试的勇气。
长期以来她坚持写教研论文,也写“风花雪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