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水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水仙的倒影
TUhjnbcbe - 2022/5/29 18:20:00

——读杨见峰留青竹刻《明河见影》

想是江上的晨雾未开,菰蒲、荻苇、汀芦都隐在浓浓的一袭曼妙轻纱中,你,水中的仙子,披着妙曼的天衣踩着细沙款歩而行,身旁无数花朵衬着苇叶在微风中跃动着率意的舞姿,这就拉开这晨露荷舞般的序幕,你轻盈的身姿,渐渐就如同秋叶悠然从容的飞旋,晨雾在身畔飞离,飞离,嫣然地摇动所有舞衣翩翩;这时,朝阳如同舞台的造型灯刷亮江岸,薄雾向远方收拢,舞影稍歇,倦舞的人鹭立寒汀,歌声渐渐远去,舞者褪下天衣蹁跹,掂着脚尖缓缓走下河岸,轻盈踏着江水款款而行,晴荷般的清丽投影,就漾碎了一池的波光滟影,涌起的冷香逸韵飞向了笔底诗心,柔柔地在心头荡漾;

这是杨见峰在近期创作的留青竹刻《明河见影》。在这件作品里他继续用绘声绘色、捕光捉影的一贯手法,营造渲染一个关于美的梦魇:淡淡牙*的竹片构成的狭长的画幅里,观者的心理空间也随着作者刻意裁切成幽闭的纵深和寥廓的高远,在画面的三分之一部分,那个长发飘扬的清丽女子,蹑手蹑脚似是轻轻试探地踩踏着,荡起粼粼的波光恰好就涟漪成女子的倒影。很显然,见峰在这件作品里不仅通过对人物形体的外象:富于变化的姿势,充满动感和质度的物体形象,包括人体肌肤的极力描摹;强调光影效果,用逼真和客观的形象来刻画人物的神韵,是‘以形写神”的传统观念。然而与以往所有留青竹刻不同的是杨见峰更善于捕捉物体的光影效果,并把这种明显的西方绘画传统带人这种最具中国文化意味的留青竹刻中来。陈丹比喻橄榄核雕艺人是用蚊子的视觉来观察世界,那么在这不到一毫米厚度竹子的青筠里见峰将用如何细微眼光和手段来压缩这峰峦起伏和波光潋滟呢?除了感叹,我真的想象不出。

记得,第一次见峰说他能把光影效果表现在留青竹刻中,我大为不屑,以为如同前些年头流行的石刻影雕技法,用细细的点来组织画面,即使是本地风光也披满了欧风美雨,那有啥了不起的!看到作品时才发觉不是那么回事,增强的光影效果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厚,竹片上女子的身姿一发的清丽莹润,画面依然含蓄空灵,清新之中带点淡淡的忧愁,总是在宁静如水中追求超逸的飞动,神情依然是那么纳兰性德,那么李易安,总之是宋词小令的清新,意绪也总是东方文人的温文尔雅,我祝贺见峰竟在东西之间找到一条融合的路径,见峰却笑着说:“我只是学习了莆田先人一点雕虫小技罢,前辈的好东西还浩如烟海,认真学学总有新的体会和收获呢!”见峰告诉我,自己对于莆田的本地文化一直有一种特殊的依恋,总觉得那才是自己根源所在、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特别是莆田宋代书法家、明清画家,其中吴彬和曾鲸最令人倾倒,所以不停研究他们的绘画技巧,也就是见贤思齐、荡涤心胸的意思。曾鲸曾波臣的画法其实是来自传统的“凸凹法”,根本就不是所谓向西洋传教士学的洋画法。它强调骨法用笔,先以赭色或胭脂色复勾五官主要部位,并晕染凹处,以增加体质感,谓之“强其骨”,再以赭、绯、粉等色染面部区域,即面颊或眼皮,此称“润其表”。通过多层反复渲染,使面部阴阳、凹凸隐含于整体厚度之中,使得作品中人物面部结构含蓄、厚实而富体积感。所以见峰在留青竹刻的中,一再强调丰富的层次和质感的表现。我常常戏谑:“贾宝玉的那句名言其实是说见峰的作品!”清丽孤绝的气质加上通透莹润的质感,见峰所作留青作品的女性形象真的可以用“水仙”来赞美,水仙倒影涟起的粼粼波光却潋滟进我的梦中,我从此迷失在欵乃声声的水国世界!

无独有偶,在西方神话故事中竟也有着类似“水仙的倒影”:古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那西索斯,因爱恋自己水中的倒影,时时伸手入水,倒影竟消失于涟漪之下,美少年陶醉于自身的优美,求之不得,最后郁郁寡欢,憔悴而死。死后,变成浮游在湖面的水仙花。水仙的倒影也就成为西方文化中自恋与同性恋的一个象征;在华夏精神国度中,南方楚骚华蔓诡丽的传统里,“瘦细美髯,丰神朗秀”的屈原也成为“水仙”。唐代沈亚之《屈原外传》:“于五月五日遂赴清冷之水。其神游于天河,精灵时降湘浦。楚人思慕,谓为水仙。”游吟于台湾淡水河畔的永春诗人余光中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创作了七篇关于屈原的诗作,也是把屈原视为水仙歌咏的。《淡水河边吊屈原》(写于年诗人节);2.《水仙操》(写于年端午,);3.《竞渡》(写于年7月11日,庚申端午于沙田);4.《漂给屈原》(写于年4月23日);5.《召*》(写于年5月27日,端午节前夕);6.《凭我一哭——岂能为屈原召*?》(写于年6月16日);7.《汨罗江神》(写于年5月21日)。

其中《水仙操——吊屈原》是这样写道:

 把影子投在水上的,都患了洁癖


  一种高贵的绝症


  把名字投在风中的


  衣带便飘在风中


  清芬从风里来,楚歌从清芬里来


  美从烈士的胎里带来


  水劫之后,从回荡的波底升起


  犹佩青青的叶似剑


  灿灿的花开如冕


  缽小如舟,山长水远是湘江

说是屈原,是说水仙,其实是坚持操守文人的写照,他们坚持理想,不肯轻易地与世俗妥协。或颠沛流离于海岛、水乡;或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地投江自沉。我觉得是更为形象地为“留青竹刻”这种具有独特文人情怀的艺术树碑立传,当然是为一些不为名利所动、保持高尚节操,即拥有所谓君子风范那些美好品德的艺术家。而不是那些所谓成功的、物欲横流,急不可待自吹自祤的家伙;不知学养,争逞狡智、一心高攀、无法内敛这是浮躁时代的通病。当邻家的毛头叫嚣着公司上市,幼稚园的宝宝都说炒作时,难道还能庆幸我们出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孔夫子肯定二话不说乘槎浮海远去了,李白也说不如散发弄扁舟,靖节先生则怀良辰而孤往,大荒:“宁千山我独行”,阿茂和范希文一定说:“今晚,谁陪我喝酒?”屈原也不再问天问地了,低头注解《离骚》的“香草美人”去了。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同时,香草和美人的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喻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见峰所作留青作品多为女性形象了,见峰更通过挖掘刻画人物内心流露出的纯真、善良的内在的、人格的美感,用以表现出一种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孤绝高洁精神的喻托。就像诗人余光中深入屈原的内心世界,剖析他沉江的心理,是来自“孤芳自赏”的“洁癖”。把影子投在水上的,都患了洁癖不止是人,就连影子都会患上的孤高的洁癖,希腊美少年那西索斯迷恋自己,死后化为水仙,两人同样都患上这种洁癖,这是“一种高贵的绝症”——高贵而且决不容许妥协,苏子瞻《赤壁赋》:“抱明月而长终!”坚持美好的信念绝不容玷污。这又有些象竹子的宁折不弯了!

想来,以后如果说人家没有内涵,大可以说:“好像是水仙没有倒影!”水仙倒影的涟涟波漪竟会引发这么严重的后果,呵呵!简直《蝴蝶效应》的竹刻版阿。但是对于竹刻,却不在于只是那个水仙,真的在于水仙身后的那片波光粼粼的倒影,那就是竹刻艺人对于生活、生命的感悟,对于艺术、信念的执着,对于文化、精神的追求;不仅作品要精到,更要作品后作者深厚的内涵:文化涵养和精神操守!如果水仙没了倒影,真的就不如硅胶的洋娃娃!

大荒.08.1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水仙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