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一天与朋友通车到漳州,我看到前方有通往“百花村”的醒目路标。
虽然没时间改道易辙到百花村,但却勾起我对美好往事的许多回忆。
我国叫百花村的地方好几处,但最闻名遐迩不过的,显然当属漳州市龙海市九湖镇的百花村。
漳州的百花村原名为塘北村,又名长福村。年朱德委员长南巡视察,看见这里到处是花繁叶茂,不由地脱口赞美道:“真是个百花村!”由此长福村得名百花村。
在百花村的村口门额上,镌刻有“百花村”三个俊逸大字,那是陆定一年10月来此视察时所题写。
漳州素有“花果之乡”美称,我年到漳州工作时便知晓。
漳州一年四季花香飘浮不断,远近闻名的“百花村”如未能早日光临,实属一大遗憾。我在年的中秋佳节之际,也由龙海籍的工友郭观亮和林元德热情相邀并陪同,骑自行车来这里观光游玩过。
百花村距龙海市区大约五公里。据传在明朝永乐年间,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后裔、第八代重孙朱茂林随着父亲,为躲避朝廷的追杀之祸到此地,靠种花谋生度日。从此朱家的后人世代相传,这里的村民都以种花和卖花为业。
直到解放后的年,长福村建起了集体经济的花圃苗场,发展花卉苗木上了新台阶;年朱德委员长的到来,更是带来了“百花村”繁荣的福音。
只要提到“百花村”,就必然会涉及水仙花;但凡涉及水仙花,就必然会关联漳州三宝。
先说漳州的八宝印泥。
据称八宝印泥创制于清康熙十一年,创始人魏长安原先经营“源丰药店”,魏氏经过刻苦钻研制成八宝药膏,且他平素极其爱好书画,一次偶然用以钤印感觉效果甚佳,于是在药膏的基础上,研制成“八宝印泥”。
漳州的道尹澄漳成是一位开明官员,他用过魏长安研制的印泥,认为魏氏的印泥品质极优,便建议魏氏长安专营八宝印泥,并为其店取号“魏丽华斋”。
道尹不仅开明而且有远见,他把八宝印泥作为贡品送上京城,龙心大悦的乾隆皇帝将其颁赐近臣,又派大员到漳州征调,专供朝廷使用。随着清未对外贸易的逐渐开展,八宝印泥更得以畅销到海外,特别是东南亚诸国。
再说片仔癀。
片仔癀是蜚声中外的名贵中成药,系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中成药锭剂,据称其处方和工艺均属国家绝密级的秘密“武器”。及至这年,“片仔癀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
片仔癀是用麝香、牛*、田七、蛇胆等名贵中药制成,具有清凉解热、消炎杀菌、消肿、拔*生肌等功效,对治疗刀伤骨折、蜂螫蛇咬、无名肿*以及各种炎症都具效果。
“漳州三宝”除了八宝印泥,因我本非文人雅士,更不会书法绘画,所以与之基本没有瓜葛,但片仔癀和水仙花却与我有染。
早年我在厦门大学读书,因为一位亲戚在厦门中药厂工作,所以我曾屡次听到这位亲戚提及片仔癀的功效;大约在二十五年前,我还慕名到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访问过。
我的父亲是仙游县城的一位小官,小官权重的他在位时,春节前通常有朋友或者下属会给家里送来水仙,两袖清风的他对送水仙并不加以拒绝,且正因为他两袖清风的清明廉洁之气,家里每年春节的水仙花都开的相当不错。
大约在二十年前,福州市驻京办苏副主任与我比较熟络,所以在那几年的春节之前,我也会在收到以福州市驻京办的名义送我的水仙。
但或许我缺乏清明廉洁之气,或许是我偷懒而且鄙劣粗俗之故,朋友每年送给我的水仙都没能够养活,更开不出淡雅清新的水仙花来,所以此后我再收到水仙,就干脆把水仙转送于他人,以便朋友超凡脱俗地养好水仙花。
本文我想就自己的情有独钟,重点说一说“漳州三宝”里的水仙亦即水仙花。
据悉,中国水仙的原为唐代时期从意大利引进,是法国多花水仙的变种,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经过一千多年的精心选育,现已成为世界水仙花中独树一帜的佳品,位列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
水仙花在宋代开始,就倍受人们的钟情和喜爱。宋代有一位闽籍的京官告老回乡,当他乘船南返将要回到家乡漳州之时,见到河畔长有一种颇为养眼的水本植物,正开着芳香扑鼻的小白花,当即叫随从采集一些,带回漳州培植。
而据《蔡坂乡张氏谱记》载;明朝景泰年间,他们的祖先张光惠在京城帝都做学官,有一年冬天请假回乡身亲,船过江西吉水,发现近岸水上有一种清香扑鼻的野花,其叶色翠绿可爱,其花朵*白明丽,于是拾回蔡板乡村栽培育成新的花卉,经广为种植得以留传下来。
而据《漳州府志》记载,明初郑和出使南洋诸国诸岛时,漳州水仙花已被当作名花而远运外洋,成为友好睦邻邦交的使者。
水仙花是漳州著名的特产花卉。皎洁水仙“本生武当山谷间”,大约在十五世纪中叶明代景泰年间才传入漳州,其产地以西南郊圆山脚下蔡坂乡一带为最为著名,这一带种植的水仙花共有60多公顷以上。
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都曾隆重举办过漳州水仙花的展销会。年10月26日,漳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将水仙花定为漳州市市花。
历代的文人雅士,无不仰慕水仙花的清幽高洁,纷纷张开丰富想象力的翅膀,给水仙花取了不少美丽动人的名字,譬如金盏、银台、俪兰、雅客、女星等等雅号。
水仙花更有凌波仙子、金盏银台、洛神香妃、玉玲珑、金银台、雪中花等让人情迷心颤的浪漫别称。
当然,水仙花也因为其鳞茎生得颇像洋葱、大蒜,早在多年前的六朝时期,就被人们称为“雅蒜”,宋代时被称为“天葱”,以及后来干脆被称为大俗之中见大雅的“天蒜”。
我乃福建仙游土著人氏,但秉性正直爽快、骨子里却顽劣不堪造化的我,一向敬慕水仙不羡仙。
早在三十七年前的南太平洋之旅,我曾经兴之所至,写下一首蹩脚的打油诗,题为《水仙与大蒜》。
今年端午节之际,我在离故乡仙游不远的漳州,暂且不写赛龙舟的诗文,补录自己当年难登大雅之堂的打油诗为证:
-----------------------------------------------------------------------
水仙与大蒜
郑千里
大蒜略带辛辣,别具田园风味,
水仙扑鼻清香,独占盆景姣妍。
不为水仙优雅孤芳自赏,
点缀美景也要文竹幽兰。
不为大蒜纯朴羞愧,
没它办不了佳肴华筵。
各司其职,各显其能,
谁也不妄自菲薄越僭!
无意偏袒水仙高洁血缘,
不把抽芽蒜薹拦腰掐断。
过了阳春三月,则告诫水仙一声:
快开花吧,别还在装蒜!
——————————————
长按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