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水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世界13篇经典散文
TUhjnbcbe - 2021/8/14 2:00:00
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怎么样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726/4663695.html

最能体现一个人对生活、对人生有所思考的,莫过于散文作品。

爱读书的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手捧一本好书,和作者来一次沟通心灵的对话。

 

散文通常写自然风物、社会风云的一角,写名士凡人的一些片段事迹,抒写一缕情思,传达某种趣味。

01

荷塘月色—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华,年11月日-年8月1日),字佩弦,号秋实,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诗作清新明快,为开拓新诗的道路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表作为《春》《背影》等,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年8月1日,朱自清病逝于北平。

荷塘月色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o)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欋(zhào)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0

《培根论读书》

论读书是《培根随笔》中的一篇重要的文章。年发表,收于《培根随笔》一书中。《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内容主要是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译者:王佐良)

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知识能增长才干。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学识方能办到。

读书太慢的人会驰惰,为装潢而读书是自欺欺人,完全按照书本做事是书呆子。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过于泛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赋予形态。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不该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应限于不太重要的议论和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如果一个人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要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因此,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饰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道理,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案例。如此等等。这种心灵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读书而得到改善。

在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方面培根有十分精辟的论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说:“人的天性像是野生的花草,读书像是修剪移栽。一个没有目标没有重点盲目读书的人,最终只能成为书的奴隶。”

读书方法上培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培根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的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一些好书则要反复地读。

《培根论读书》对读书的意义、作用和方法都作了透彻的论述,今天,无论是读书治学还是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做到爱读书,会读书,这样才能读好书,才能学好知识。

03论创造/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年1月9日-年1月30日),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他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积极投身进步的*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是梦想。箭手在何处呢?我见过一些俊美的弓,用坚韧的木料制成,了无节痕,谐和秀逸如神之眉;但仍无用。我见过一些行将震颤的弦线,在静寂中战栗着,仿佛从动荡的内脏中抽出的肠线。它们绷紧着,即将奏鸣了……它们将射出银矢—那音符——在空气的湖面上拂起涟漪,可是它们在等待什么?终于松弛了。永远没有人听到乐声了。震颤沉寂,箭枝纷散;箭手何时来捻弓呢?他很早就来把弓搭在我的梦想上。我几乎记不起何时我曾躲过他。只有神知道我怎么地梦想!我的一生是一首梦。我梦着我的爱,我的行动和我的思想。在晚上,当我无眠时;在白天,当我白日幻想时,我心灵中的谢海莱莎特就解开了纺纱竿,她在急于讲故事时,把她梦想的线索搅乱了。我的弓跌到了纺纱竿一面。那箭手,我的主人,睡着了。但即使在睡眠中,他也不放松我。我挨近他躺着;我像那把弓,感到他的手放在我光滑的木杆上;那只丰美的手那些修长而柔软的手指,它们用纤嫩的肌肤抚弄着在黑夜中奏鸣的一根弦线。我使自己的颤动溶入他身体的颤动中,我战栗着,等候苏醒的瞬间,那时神圣的箭手就会我搂入他怀抱里。所有我们这些有生命的人都在他掌中;灵智与身体、人、兽、元素——水与火——气流与树脂——一切有生之舞……生存何足道!要生活,就必须行动。您在何处,primnsmovens?我在向您呼吁,箭手!生命之弓在您脚下阑珊地横着。俯下身来,拣起我吧!把箭搭在我的弓弦上,射吧!我的箭如飘忽的羽翼,嗖地飞去了;那箭手把手挪了回来,搁在肩头,一面注视着向远方消失的飞矢;而渐渐的,已经射过的弓弦也由震颤而归于凝止。神秘的发泄!谁能解释呢?一切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此——在于创造的刺激。万物都在期待着这刺激的状态中生活着。我常观察到我们那些小同胞,那些兽类与植物奇异的睡眠——那些禁锢在茎衣中的树木、做梦的反刍动物、梦游的马、终身懵懵懂懂的生物。而我在他们身上却感到一种不自觉的智慧,其中不无一些郁悒的微光,显出思想快形成了:“究竟什么时候才行动呢?”微光隐没。他们有入睡了,疲倦而听天由命……“还没到时候呐。”我们必须等待。我们一直等待着,我们这些人类。时候毕竟到了。可是对于某些人,创造的使者只站在门口。对于另一些人,他却进去了。他用脚碰碰他们:“醒来!前进!”我们一跃而起。咱们走!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生命的第一个行动是创造的行动,一个新生的男孩刚从母亲子宫里冒出来时,就立刻洒下几滴精液。一切都是种子;身体和心灵均如此。每一种健全的思想是一颗植物种子的包壳,传播着输送生命的花粉。造物主不是一个劳作了六天而在安息日上休憩的有组织的工人。安息日就是主日,那伟大的创造日。造物主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日子。如果他停止创造,即使是一刹那,他也会死去。因为“空虚”会张开两鄂等着他……鄂骨,吞下吧,别做声!巨大的播种者散布着种子,仿佛流泻的阳光;而每一颗撒下来的渺小种子就像另一个太阳。倾斜吧,未来的收获,无论肉体或精神的!精神或肉体,反正都是同样的生命之源泉。“我的不朽的女儿,刘克屈拉和曼蒂尼亚……”我产生我的思想和行动,作为我身体的果实……永远把血肉赋予文字……这是我的葡萄汁,正如收获葡萄的工人在大桶中用脚踩出的一样。因此,我一直创造着……。

04

朱自清《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象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边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却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05

病榻呓语

冰心

冰心(谢婉莹,

年10月5日-

年月8日),

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

诗人、

现代作家、翻译家、

社会活动家,

被称为"世纪老人"。

年8月,

冰心在《晨报》上

发表了第一篇散文

《二十一日听审

的感想》

和第一篇小说

《两个家庭》。

年,陆续发表

总名为

《寄小读者》的

通讯散文,

成为中国儿童文

学的奠基

之作。

年,在日本

被东京大

学聘为第一位外

籍女讲师。

年月8日

1时1分,

于北京逝世,

享年99岁。


  忽然一觉醒来,窗外还是沉黑的,只有一盏高悬的路灯,在远处爆发着无数刺眼的光线!
  我的飞扬的心灵,又落进了痛楚的躯壳。
  我忽然想起老子的几句话: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这时我感觉到了躯壳给人类的痛苦。而且人类也有精神上的痛苦:大之如国忧家难,生离死别……小之如伤春悲秋……
  宇宙内的万物,都是无情的: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往秋来,花开花落,都是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只在世界上有了人——万物之灵的人,才会拿自己的感情,赋予在无情的万物身上!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句子,古今中外,不知有千千万万。总之,只因有了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便有了悲欢离合,便有了“战争与和平”,便有了“爱和死是永恒的主题”。
  我羡慕那些没有人类的星球!
  我清醒了。
  我从高烧中醒了过来,睁开眼看到了床边守护着我的亲人的宽慰欢喜的笑脸。侧过头来看见了床边桌上摆着许多瓶花:玫瑰、菊花、仙客来、马蹄莲……旁边还堆着许多慰问的信……我又落进了爱和花的世界——这世界上还是有人类才好!

06

打开心内的窗.林清玄

林清玄(笔名

秦情、林漓等,

年-

年1月

3日),

作家、散文家、

诗人、学者,

中国台湾省高

雄人,

毕业于中国台

湾世界新闻专

科学校,

被誉为"当代

散文八大作家"

之一。

曾任台湾

《中国时报》

海外版记者、

《工商时报》

经济记者、

《时报杂志》

主编等职。

著有散文

《查塔卡的杜鹃》,

文章

《和时间赛跑》

《桃花心木》

选入人教版、

北师大版小学

语文课本。

他是台湾地区

作家中最高产

的一位,

也是获得各类

文学奖最多的

一位。

年1月3日去世,

终年65岁。


  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母亲不断疼惜呵护弱智的儿子,担心着儿子第一次坐公共汽车受到惊吓。
  "宝宝乖,别怕别怕,坐车车很安全。"——那母亲口中的宝宝,看来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了。
  乘客们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着那浴满爱的光辉的母亲。
  我想到,如果人人都能用如此崇敬的眼神看自己的母亲就好了,可惜,一般人常常忽略自己的母亲也是那样充满光辉。


  那对母子下车的时候,车内一片静默,司机先生也表现了平时少有的耐心,等他们完全下妥当了,才缓缓起步,开走。
  乘客们都还向那对母子行注目礼,一直到他们消失于街角。
  我们为什么对一个人完全无私的溶入爱里会有那样庄严的静默呢?原因是我们往往难以达到那种完全溶入的庄严境界。
  完全的溶入,是无私的、无我的,无造作的,就好像灯泡的钨丝突然接通,就会点亮而散发光辉。
  就以对待孩子来说吧!弱智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是那么天真、无邪,那么值得爱怜,我们自己对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则是那么严苛,充满了条件,无法全心地爱怜。


  但愿,我们看自己孩子的眼神也可以像那位母亲一样,完全无私、溶入,有一种庄严之美,充满爱的光辉。

07

查塔卡的杜鹃林清玄

传说印度有一种叫

查塔卡的杜鹃,

它只在雨天唱歌,

只饮雨水为生。

如果很久没下雨,

查塔卡就会停止

歌唱;如果更久

没下雨,

查塔卡就会集体

死亡而消失。

我走在雨中的时

候,常常会想起

这种印度杜鹃,

想到这个世界上

不乏江河湖海。

为什么查塔卡鸟

不饮雨水就不能

解渴?这个世界

上也常有唱歌跳

舞的情境,

为什么查塔卡鸟

只在雨中唱歌?

宇宙间有许多问

题是无解的!就

像熊猫只吃竹子,

无尾熊只吃油加

利叶。

蚕宝宝只吃桑叶,

蛀虫只吃木头……

说是演化也无不可,

但我却相信其中

有一些不可思议的

坚持:

我就是喜欢在雨中

歌唱。我就是只喝

雨水,那又怎么样

呢?

坚持走向完美,坚

持做世间稀少的物

种,就会带来两种

完全不同的结果:

一种是环境与情

境的无法融通,

走上死灭之路;

一种是终究被发

现了珍贵的内涵。

被视为珍宝。

08

海上日出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

年11月5日-

年10月17日),

四川成都人,

祖籍浙江嘉兴,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

荣誉文学博士,

中国作家、社会

活动家、

无*派爱国民主

人士,被誉为

“二十世纪中国文

学的良心”。

他的文学思想核

心是真与善,

小说带有强烈主

观性、抒情性。

早年因第一部

小说《灭亡》

渐渐被大众熟知,

其后十年精力创

作的《激流三部曲》

与《寒夜》等作

品更是使他成为了

80年代世界七

大文化名人之一,

曾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人民作家、

法国荣誉*团勋

章等荣誉。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冷清,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的非常可爱。一霎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间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忽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09

雪.余秋雨

余秋雨(年8月3日-),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

文化史学家,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

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余秋雨以擅写历史文化散文著称,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在出版后广受欢迎。此外,他还著有《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散文作品。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

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唏嘘的声音,像江浙一带下雪时的模样。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ruì),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

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儿,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扎扎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10秋雨.张爱玲

张爱玲

(年9月30日

-年9月),

原名张煐,笔名

梁京,出生于

上海,

祖籍河北丰润,

中国现代女作家。

其主要成就在于

文学创作,

主要代表

作有

《沉香屑·第一炉香》

《沉香屑·第二炉香》

《茉莉香片》

《倾城之恋》

《红玫瑰与白玫瑰》

等。年9月,

张爱玲在美国洛

杉矶去世。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的秋的世界。
  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潇潇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熏熏的雨天。

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片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橘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的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

它背上灰*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扑通扑通地跳着,从草丛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的秋的世界。

11

《花拆》张晓风

张晓风

(年-),

笔名有晓风、

桑科、可叵,

第三代散文家

中的名家,

年出生于

浙江金华,

江苏铜山人。

八岁后赴台湾,

毕业于台湾

东吴大学,

并曾执教于

该校及香港

浸会学院,

现任台湾阳

明医学院教授。

花蕾是蛹,是一种未经展示未经破坏的浓缩的美。花蕾是正月的灯谜,未猜中前可以有一千个谜底。花蕾是胎儿,似乎浑淹无知,却有时喜欢用强烈的胎动来证实自己。


  花的美在于它的无中生有,在于它的穷通变化。有时,一夜之间,花拆了,有时,半个上午,花胖了,花的美不全在色、香,在于那份不可思议。我喜欢慎重其事地坐着昙花开放,其实昙花并不是太好看的一种花,它的美在于它的仙人掌的身世的给人的沙漠联想,以及它猝然而逝所带给人的悼念,但昙花的拆放却是一种扎实的美,像一则爱情故事,美在过程,而不在结局。

有一种月*色的大昙花,叫“一夜皇后”的,每颤开一分,便震出轰然一声,像绣花绷子拉紧后绣针刺入的声音,所有细致的蕊丝,顿时也就跟着一震,那景象常令人不敢久视——看久了不由得要相信花精花魄的说法。


  我常在花开满前离去,花拆一停止,死亡就开始。
  有一天,当我年老,无法看花拆,则我愿以一堆小小的春桑枕为收报机,听百草千花所打的电讯,知道每一夜花拆的音乐。

1

 

一片树叶.东山魁夷

东山魁夷(KaiiHigashiyama,8年7月8日-年5月6日),原名新吉,画号魁夷,出生于横滨,毕业于柏林洪堡大学,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

其风景画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调之美,代表作有《听泉》《和风景的对话》《探求日本的美》等,曾获得日本艺术院奖、每日艺术大奖等奖项。


  当我把京都作为主要题材来创作我的组画的时候,想起了圆山闻名的夜樱。

我多想观赏一下那坠满枝头的繁盛花朵同那春宵的满月交相辉映的情景啊!

那是四月十日前后吧,我弄清楚当夜确实是阴历十五之后,就向京都进发。

白天,到圆山公园一看,却也幸运,樱花开得正旺,

春天的太阳似乎同月夜良宵相约似的,朗朗地照着。时至向晚,

我已经参观了寂光院和三千院,看看时间已到,就折向京都城里。


  来到下鸭这地方,蓦然从车窗向外一望,

东面天上不正飘浮着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吗?我吃了一惊。

本来我是想站在圆山的樱树林前,观赏那刚刚从东山露出笑脸的圆月。

它一旦升上高空,就会失掉特有的风韵。我后悔不该在太原消磨那么多时光。


  我急匆匆赶到圆山公园,稍稍松一口气。所幸,这儿靠近山峦,一时还望不见月亮的姿影。东山浸在碧青色的暮霭里,山前面一株枝条垂挂的樱树,披着绯红色华美的春装,

仿佛将京都的春色完全凝聚于一身似的。地面上,不见一朵落花。


  山头一片净明,月亮微微空出头来,静静地升上绛紫色的天空。这时,

樱花仰望着月亮,月亮俯视着樱花。刹那之间,

消尽了游春的灯火和杂沓的人影。四周阒无人声,只给月和花留下了清丽的好天地。


  这也许就是常说的奇缘巧遇吧,花期短暂,难得碰上朗照的满月;再说,月华的胜景,也只限于今宵,要是碰上阴雨天气,就什么也看不到。此外,

还必须有我这个欣赏者在场才成。


  如果花儿常开不败,我们能永远活在地球上,

那么花月相逢便不会引人如此动情。花开花落,

方显出生命的灿烂光华;爱花赏花,更说明人对花木的无限珍惜。

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旦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

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同样如此吗?


  自然景物令人赏心悦目,这个体验是我在战争中获得的。

那时想到自己的生命之火就要熄灭了,处在这样境况里,

才发觉自然景物却充满了旺盛的活力。于是,我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过去在我的眼里,这些景物都是平淡无奇,不堪一顾的呢。


  战争结束以后,在贫困的年代里,我也陷入苦难的深渊。

冬天,我伫立在凄清寂寞的山峦上,大自然和我紧密相连,

这才使我的心境感到充实而满足,我心中产生了对生活的切实而纯真的向往。

打那时起,我便开始了一个风景画家的生涯。


  我所喜欢描绘的不是人迹罕至的景致,而是富有生活情趣的自然风物。

然而,在我所描绘的风景里,可以说,几乎没有人物出现。其中一个理由是,

我描绘的风景是人们心灵的象征。我是通过自然景色本身,

抒写人们的内心世界的。


  我常常揣摩画面的内容,创作散文,

这是我接触了清新的`自然和素朴的形象之后引起的感动所致。

在战后的时代急流勇进中,我有很多时候,是走着同时代相游离的道路的。

现在看来,这条路算是对了。而且,我决心继续走下去。


  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为此,固然有必要出门旅行,

同大自然直接接触,或深入异乡,领略一下当地人们的生活情趣。然而,

就是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院的一木一叶,只要用心观察,

有时也能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涵义。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

而今,它泛着美丽的色,在夏日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

我想起当初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

就在这片新叶飘落在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这幼小的坚强嫩芽,

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

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

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在催芽,

春天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

早已腐烂作泥土了。


  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

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

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伴伙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


  我预测着你的未来。到了仲夏,鸣蝉将在你的浓荫下长啸,

等一场台风袭过,那啾啾蝉鸣变成了凄初的哀吟,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

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

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


  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叶,

在冷雨夜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

树枝上已经消失了你的踪影。只看到你所在的那个枝丫上又冒出一个芽。

等到这个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在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

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叶,

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

正标志着生命的四季不停转化。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

但是,只要您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

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

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不,

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生死轮回的要谛。

13

贝多芬百年祭萧伯纳著

贝多芬百年祭萧伯纳著,本文是作者年为纪念贝多芬逝世一百周年而作的纪念文章。文中介绍了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为人,其音乐创作的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突出了贝多芬及其作品的强烈的反抗精神,是一篇优秀的人物评论和音乐评论。这是一篇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散文,我们可以借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本文的写作特点:他能使我们激动,并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笼罩着我们。

萧伯纳萧伯纳(-)爱尔兰戏剧家。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父亲做过法院公务员,后经商失败,酿酒成癖,母亲为此离家去伦敦教授音乐。受母亲熏陶,萧伯纳从小就爱好音乐和绘画。在都柏林美以美教会中学毕业后,因经济拮据未能继续深造,15岁便当了缮写员,后又任会计。年多居伦敦母亲处,为《明星报》写音乐评论,给《星期六评论》周报写剧评,并从事新闻工作。

萧伯纳的世界观比较复杂,他接受过柏格森、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又攻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年他参加了“费边社”,主张用渐进、点滴的改良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在艺术上,他接受易卜生影响,主张写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萧伯纳的文学始于小说创作,但突出的成就是戏剧,“他的戏剧使他成为我们当代最迷人的作家”(颁奖辞)。至年近64个创作春秋中,他共完成了51个剧本。前期主要有《不愉快戏剧集》,包括《鳏夫的房产》()、《荡子》(3)和《华伦夫人的职业》(4)等;《愉快的戏剧集》由《武器与人》(4)、《康蒂妲》(4)、《风云人物》(5)和《难以预料》(6)组成。第三个戏剧集名为《为清教徒写的戏剧》,其中有《魔*的门徒》(7)、《凯撒和克莉奥佩屈拉》()和《布拉斯庞德上尉的转变》(7)。

进入0世纪之后,萧伯纳的创作进入高峰,发表了著名的剧本《人与超人》(3)、《芭芭拉少校》(5)、《伤心之家》()、《圣女贞德》()、《苹果车》()和《真相毕露》()、《突然出现的岛上愚人》(6)等。其中《圣女贞德》获得空前的成功,被公认为他的最佳历史剧,是“诗人创作的最高峰”(颁奖辞)。

萧伯纳杰出的戏剧创作活动,不仅使他获得了“0世纪的莫里哀”之称,而且“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于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一百年前,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还是和他生前一直那样地唐突神灵,蔑视天地。他是反抗性的化身;他甚至在街上遇上一位大公和他的随从时也总不免把帽子向下按得紧紧地,然后从他们正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大多数轧路机还恭顺地听使唤和不那么调皮呢);他穿衣服之不讲究尤甚于田间的稻草人:事实上有一次他竟被当做流浪汉给抓了起来,因为警察不肯相信穿得这样破破烂烂的人竟会是一位大作曲家,更不能相信这副躯体竟能容得下纯音响世界最奔腾澎湃的灵*。

他的灵*是伟大的;但是如果我使用了最伟大的这种字眼,那就是说比韩德尔的灵*还要伟大,贝多芬自己就会责怪我;而且谁又能自负为灵*比巴哈的还伟大呢?但是说贝多芬的灵*是最奔腾澎湃的那可没有一点问题。他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他自己能很容易控制住,可是常常并不愿去控制,这个和他狂呼大笑的滑稽诙谐之处是在别的作曲家作品里都找不到的。

毛头小伙子们现在一提起切分音就好象是一种使音乐节奏成为最强而有力的新方法;但是在听过贝多芬的第三里昂诺拉前奏曲之后,最狂热的爵士乐听起来也像“少女的祈祷”那样温和了,可以肯定地说我听过的任何黑人的集体狂欢都不会像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最后的乐章那样可以引起最黑最黑的舞蹈家拼了命地跳下去,而也没有另外哪一个作曲家可以先以他的乐曲的阴柔之美使得听众完全溶化在缠绵悱恻的境界里,而后突然以铜号的猛烈声音吹向他们,带着嘲讽似地使他们觉得自己是真傻。

除了贝多芬之外谁也管不住贝多芬;而疯劲上来之后,他总有意不去管住自己,于是也就成为管不住的了。

这样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样无顾忌的骄纵的不理睬传统的风尚——这些就是使得贝多芬不同于十七和十八世纪谨守法度的其他音乐天才的地方。他是造成法国革命的精神风暴中的一个巨浪。他不认任何人为师,他同行里的先辈莫扎特从小起就是梳洗干净,穿着华丽,在王公贵族面前举止大方的。莫扎特小时候曾为了彭巴杜夫人发脾气说:“这个女人是谁,也不来亲亲我,连皇后都亲我呢”。

这种事在贝多芬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甚至在他已老到象一头苍熊时,他仍然是一只未经驯服的熊崽子。莫扎特天性文雅,与当时的传统和社会很合拍,但也有灵*的孤独。莫扎特和格鲁克之文雅就犹如路易十四宫廷之文雅。海顿之文雅就犹如他同时的最有教养的乡绅之文雅。和他们比起来,从社会地位上说贝多芬就是个不羁的艺术家,一个不穿紧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海顿从不知道什么是嫉妒,曾称呼比他年青的莫扎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可他就是吃不消贝多芬。莫扎特是更有远见的,他听了贝多芬的演奏后说:“有一天他是要出名的,”但是即使莫扎特活得长些,这两个人恐也难以相处下去。

贝多芬对莫扎特有一种出于道德原因的恐怖。莫扎特在他的音乐中给贵族中的浪子唐璜加上了一圈迷人的圣光,然后象一个天生的戏剧家那样运用道德的灵活性又回过来给莎拉斯特罗加上了神人的光辉,给他口中的歌词谱上了前所未有的就是出自上帝口中都不会显得不相称的乐调。

贝多芬不是戏剧家,赋予道德以灵活性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可厌恶的玩世不恭。他仍然认为莫扎特是大师中的大师(这不是一顶空洞的高帽子,它的的确确就是说莫扎特是个为作曲家们欣赏的作曲家,而远远不是流行作曲家);可是他是穿紧腿裤的宫廷侍从,而贝多芬却是个穿散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同样地海顿也是穿传统制服的侍从。

在贝多芬和他们之间隔着一场法国大革命,划分开了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但对贝多芬来说莫扎特可不如海顿,因为他把道德当儿戏,用迷人的音乐把罪恶谱成了象德行那样奇妙。如同每一个真正激进共和主义者都具有的,贝多芬身上的清教徒性格使他反对莫扎特,固然莫扎特曾向他启示了十九世纪音乐的各种创新的可能。因此贝多芬上溯到韩德尔,一位和贝多芬同样倔强的老单身汉,把他做为英雄。韩德尔瞧不上莫扎特崇拜的英雄格鲁克,虽然在韩德尔的《弥赛亚》里的田园乐是极为接近格鲁克在他的歌剧《奥菲欧》里那些向我们展示出天堂的原野的各个场面的。

因为有了无线电广播,成百万对音乐还接触不多的人在他百年祭的今年将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的音乐。充满着照例不加选择地加在大音乐家身上的颂扬话的成百篇的纪念文章将使人们抱有通常少有的期望。

象贝多芬同时的人一样,虽然他们可以懂得格鲁克和海顿和莫扎特,但从贝多芬那里得到的不但是一种使他们困惑不解的意想不到的音乐,而且有时候简直是听不出是音乐的由管弦乐器发出来的杂乱音响。要解释这也不难。

十八世纪的音乐都是舞蹈音乐。舞蹈是由动作起来令人愉快的步子组成的对称样式;舞蹈音乐是不跳舞也听起来令人愉快的由声音组成的对称的样式。因此这些乐式虽然起初不过是象棋盘那样简单,但被展开了,复杂化了,用和声丰富起来了,最后变得类似波斯地毯;而设计象波斯地毯那种乐式的作曲家也就不再期望人们跟着这种音乐跳舞了。要有神巫打旋子的本领才能跟着莫扎特的交响乐跳舞。有一回我还真请了两位训练有素的青年舞蹈家跟着莫扎特的一阕前奏曲跳了一次,结果差点没把他们累垮了。

就是音乐上原来使用的有关舞蹈的名词也慢慢地不用了,人们不再使用包括萨拉班德舞,帕凡宫廷舞,加伏特舞和小步舞等等在内的组曲形式,而把自己的音乐创作表现为奏鸣曲和交响乐,里面所包含的各部分也干脆叫做乐章,每一章都用意大利文记上速度,如快板、柔板、谐谑曲板、急板等等。但在任何时候,从巴哈的序曲到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音乐总呈现出一种对称的音响样式给我们以一种舞蹈的乐趣来作为乐曲的形式和基础。

可是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你能去津津有味地欣赏一张波斯地毯或者听一曲巴哈的序曲,但乐趣只止于此;可是你听了《唐璜》前奏曲之后却不可能不发生一种复杂的心情,它使你心理有准备去面对将淹没那种精致但又是魔*式的欢乐的一场可怖的末日悲剧。听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最后一章时你会觉得那和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的最后乐章一样,都是狂欢的音乐:它用响亮的鼓声奏出如醉如狂的旋律,而从头到尾又交织着一开始就有的具有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的乐调,因之更加沁人心脾。莫扎特的这一乐章又自始至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

但是贝多芬所做到了的一点,也是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

纷繁红尘里,偶尔擎一盏清茶,静坐一偶,细味厚重的岁月。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13篇经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