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水仙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畵端陽
TUhjnbcbe - 2021/7/23 7:40:00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我国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同时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酒的习俗,各种习俗广流于民间,且有些越加盛行。


  徐扬(生卒年不详),字云亭,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十六年(年)弘历南巡,徐扬恭献图册,得到皇帝的赏识并因此入宫供奉,在如意馆供职达26年之久。擅长人物、花鸟、楼阁,官至内阁中书。

第一开《射粉团》


  题:“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第二开《赐枭羹》


  题:“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

第三开《采药草》


  题:“五日午时蓄采众药治病,最效验。”

第四开《养鸲鹆》


  题:“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


  此图册构图严谨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显示出作者较强的写实功底和乾隆朝宫廷绘画工整清丽的笔墨特点。图册上钤有乾隆皇帝诸方玺印:“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


  第五开《悬艾人》


  题:“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气。”

第六开《系采丝》


  题:“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第七开《裹角黍》


  题:“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

第八开《观竞渡》


  题:“观竞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

端午

作者: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明陆治绘《端阳即景图》


  北宋诗人*庭坚在《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中有一句诗为:“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南宋词人吴文英《隔浦莲近·泊长桥过重午》有“榴花依旧照眼”句,元代诗人袁桷《客中端午简善之》有“海城红忆石榴新”之咏。蜀葵多为红色,原产于我国四川,因它于端午节前后开花,故又得名“端午花”。蜀葵的花和叶,具有解*散结的功效,外用可以治痈肿疮疡。所以,蜀葵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除饮用雄*酒、菖蒲酒外,还在家中的瓶中插蜀葵。由此可见,萱草、石榴、蜀葵,均为端午节的标志性花草。


  此图所画即是端午节时陆治亲手所植花木的芳姿。图中的湖石是背景和衬托,故仅用淡墨干笔渲染造型,复加以苔点,颇显意趣;而萱草、蜀葵、石榴等花叶,均以勾花点叶法重点刻画,勾笔细劲如铁线,而点叶则用笔较拘谨,但温润沉着;野草灌木则直接以没骨画法用色彩点染写出,显得生趣盎然。

清任颐绘《端午图》


  任颐的《端午图》,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地面上摆放的枇杷、蒜头为辅。构图取新颖之姿,用笔用色讲究韵味和文人趣味。图中物象,皆与端午习俗有关。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之功效。每至端午节,人们将新采的艾条插于门楣上,或将艾草捆扎为似人似虎的形状,悬挂在屋檐下,或置于屋中,以驱虫避邪。《荆楚岁时记》记载:“(端午节)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气。”


  “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枇杷是端午节前后的时令水果。在江南一带,过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而且还要吃枇杷。大蒜自古就是天然杀菌剂,有“天然抗生素”之称。在湖南、河南、浙江等地区,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作为端午节早餐食用。


  清余樨绘《端阳景图》


  清代画家余樨所绘的《端阳景图》,以挺秀细润的笔法,将菖蒲、蜀葵、豆娘、蟾蜍和青蛙等动植物生动逼真地刻画出来:在日丽水暖的郊外,野花竞相绽放,各种植物蓬勃生长,青蛙、蟾蜍和豆娘等动物在明媚的阳光中跳跃、飞翔,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此图既然以“端阳景图”为名,画中的动植物自然与端午风俗有关。菖蒲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端午节这天,人们多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并饮菖蒲酒,以驱邪避*。


  端午与蟾蜍渊源颇深。清代《吴越风土录》记载:“端午日,药市收癞蛤蟆,刺取其沫,谓之‘蟾酥’。为修合丹丸之用,率以万计。”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载:“(五月)五日,医院官,旗物鼓吹,捉虾蟆,取蟾酥也。”可见端午捉蟾蜍的习俗不仅流行于古代民间,连皇家也不例外。据说蟾酥可用来解*,治疮瘤疙瘩。现在我国南方和北方一些地区还保留着这一习俗。

清郎世宁《午瑞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罗聘端午图年作

傅抱石,屈原

傅抱石,屈子行吟图,年

傅抱石,屈原渔父图,年


  齐白石《端午》

张大千《端午习俗》

陈半丁《天中五瑞图》

唐云《端午即景》

关于钟馗的诗句

魁星点斗镇宅奇,紫气东来降仙姿。

世上妖魔何处去?灵光炯目布恩慈。

钟馗图的出现由来以及,据《唐逸史》一书记载,钟馗本是终南山一介书生,但因为长得丑而被唐明皇取消了殿试资格,一怒之下撞死在殿下的石阶上,后来一次唐明皇生病,迷迷糊糊梦见钟馗捉*,一问之下了解了钟馗的身世,醒来后立即病愈,于是就命宫廷画家吴道子将钟馗捉*画下里挂在宫中驱*辟邪。早期的钟馗图一般都是在春节期间成为一种年俗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这种年俗文化随着历史的演进,最终从皇宫走向民间,特别是在明清之际更是在民间风靡一时,越来越“接地气”地走向世俗化,各种形态各异充满人间烟火味的钟馗形象在民间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一种妇孺皆知的图腾。

清罗聘《钟馗醉酒图》

本来钟馗与端午节井水不犯河水,民间的端午节一般也只是悬挂张天师的像。但钟馗的诞生和他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的使命,却与端午节这一“恶月恶日”的定位正好具有一种相生相克的意味,于是钟馗理所当然地能者多劳,不辞辛苦地在端午节这一天担负起驱魔辟邪的重任。据相关地方性史料记载,如清代康熙年间《海宁县志》:“五月五为‘天中节’。……各家贴符于堂,或悬真人、钟馗像以辟邪。”这是最早记录这一习俗的文献。而清代道光间苏州文士顾禄所著的反映苏州一代节令习俗的《清嘉录》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则知古人以除夕,今人以端五,其用亦自不同俗。……杭俗钟进士画像端午悬之以逐疫。诗云:“进士头衔亦恼公,怒髯皤腹画难工。终南捷径谁先到,按剑输君作*雄。”《江震志》云:“五日堂中悬钟馗画象,谓旧俗所未有。”

从这段史料可以看出,端午悬挂钟馗的主要目的就是驱疫辟邪,这与端午节挂他天师像和挂艾草菖蒲、饮雄*酒等习俗的目的一致,“双剑合璧”,互为表里,从精神和物质层面上给这一美好的愿望上了“双保险”。

不过,这些地方性史料语焉不详,而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钟馗图更可以看出午日钟馗这一题材在明代就出现过,比如明代钱榖《午日钟馗图》据传就是为端午节所作,不过这幅画上没有题跋。而最明显的一个例证就是明代陈洪绶的《蒲觞钟馗》,上面的题跋中明明白白地写道:

乙酉端阳,老莲陈洪绶为柳塘王盟兄画于青藤书屋,劝蒲觞也。

明陈洪绶《蒲觞钟馗》

明钱榖《午日钟馗图》

金农《醉钟馗图》

罗聘《醉钟馗图》

而李方膺的《风雨钟馗图》中题诗道:

节近端阳大雨风,登场二麦卧泥中。

钟馗尚有闲钱用,到底人穷*不穷。

李方膺《风雨钟馗图》

从这些画作的题跋和创作的日期来看,端午钟馗图在清代成为了钟馗图的主流表达,而端午节也成了钟馗的“主场”,并以后排插上助攻的方式成了“得分主力”,这其中的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钟馗形象本身的文化内涵和现实寓意。而就传统的祈福和辟邪文化而言,这种现象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信仰的为根基。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与历史上这段时期灾害频发有关,在那个时期对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的肆掠人力是极其有限的,人定胜天不可为之的前提下,祈助某种神秘的力量是人们最常见的迫不得己的选择,于是钟馗这种高大文威猛的神祇水到渠成地成了当然的选项。

高其佩《怒容钟馗图》

任颐《钟进士斩*图》

自此之后,端午悬挂钟馗像成了部分地区民间最习以为常的做法,而端午节画钟馗也是许多画家乐此不疲的创作题材之一,据说高其佩每年的端午节期间都要创作一幅钟馗图,而且还首创了以朱笔画钟馗图这一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辟邪想象力的图样,而后比如清代后期的任颐以及近现代的徐悲鸿、张大千、李可染等人也创作了不少这样的钟馗图。

徐悲鸿《钟馗》

李可染《丑钟馗图》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发消息到邮箱wangshi

.
1
查看完整版本: 畵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