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香港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将于今秋呈献六场拍卖,其中两场更是首度策划的晚间拍卖。专拍主题横跨中国古玉器、明代书画艺术品、明清官窑瓷器,至明式家具等,精彩纷呈,令人屏息期待。其中领*的,自然是万众瞩目、将出现在「乐从堂藏明代宫廷珍器晚间拍卖」的嘉靖五彩鱼藻纹大罐。
乐从堂藏明代宫廷珍器·晚间拍卖·年11月27日
隆重呈献乐从堂韬藏13件明代重要瓷器及漆器,年代跨越洪武至万历年间。明朝于历史上的特殊性在于他作为传统迈向近代的一个重要转折。明初的成就气势磅礡,传统的*治经济文化发展迈入顶峰,中国文明辉煌灿烂,傲世全球。迈入十六至十七世纪初的中国更见证了一场东方的文艺复兴,带领中国社会步入划时代的转变。「乐从堂藏明代宫廷珍器」晚间拍卖,当中十三件绝世瑰宝正正反映此「大时代」的璀璨历史背景。
焦点拍品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六字楷书款
高46公分
估价待询
来源
胡惠春家族珍藏
纽约苏富比,年12月1日,拍品号(美金2,,)
香港苏富比,私人基金珍藏明清御制瓷器及工艺品专场,
2年10月29日,拍品18号(港币44,,,当时为中国瓷器世界拍卖记录)
著录
HelenD.Ling及仇焱之,《暂得楼珍藏历代名瓷影谱》,第一册,
香港,年,图版55号
《香港苏富比三十周年》,香港,年,页,图版号
「五彩」即五色,其至嘉靖年间(-)发展已臻成熟。透过釉下青花及釉上*彩、矾红、绿彩及黑色轮廓线的结合,呈现浓重艳丽的画面。御制各式五彩瓷中,以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拍品号)为其中翘楚,其制作难度之高,体积之大,可见一斑。嘉靖崇信道教,更追求「言必有意、意必吉祥」,鱼寓「丰余」、「余裕」,嘉靖皇帝更自称「天池钓叟」,可见他对鱼这个题材情有独钟。
明代中晚期的思想哲学以王阳明的心学为首。王阳眀强调,理即在个人内心,万事万物皆是从心的产物,引发了探索、表达内心自我的思想潮流,以及以情感自然为核心的审美观。心学带领中国艺术进入一个新局面,启发了个人对自我意识的探索表达,将艺术提升为创作者心象的形成与投射,甚至出现在御器厂瓷器之上,其最闪耀的例子便是嘉靖一朝烧造的五彩鱼藻纹大罐。鱼藻罐上的这卷鱼图切合晚明文人所崇尚的反璞归真,稚拙可爱的美学思想。鱼藻罐图不但线条流畅洒脱,毫不做作,对鱼的表情刻划尤为真切,令每只鱼都个性鲜明,似乎要活生生跳脱罐外一般,达到了董其昌所说:「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的境界。
罐上的鲤鱼系以红釉覆盖于*釉上而成,此法称为「*上红」,因「*上」与「皇上」、「洪」与「红」谐音,因而传达出「皇上洪福齐天」的祝愿。但为了呈现这样的效果,鱼藻罐至少需要入窑三次,大幅提高了制作难度。
此鱼藻罐不只保留原盖,品相更是接近完美,且系出名门,可说是存世例子中至精之作。早年曾属移居香港的上海收藏大家胡惠春旧藏。2年更缔造中国古董拍卖历史新高,为当时世界中国瓷器最高之成交纪录。
明宣德*釉仰钟式盌双圈六字楷书刻款
15.2公分
HK$26,,-35,,
来源
香港佳士得,年10月25日,拍品号
埃斯卡纳齐,伦敦
香港苏富比,玫茵堂珍藏(三),年4月4日,拍品15号
展览
大英博物馆,《ChineseCeramicsfromtheMeiyintangCollection》,伦敦,年
Sportingd’Hiver,《Evolutionverslaperfection.CéramiquesdeChinedelaCollectionMeiyintang》,蒙地卡罗,年,编号
著录
《Christie’s20YearsinHongKong,-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精选》,香港,年,页
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年,第4集(上册),页-,图版号
十五世纪早期开始研发多种新式釉色,*釉即其中之一。明*为帝王用色,此例于瓷器织品尤为显著,此为*釉名器。如此器般所结合之造型、釉色,实为罕稀至极。此盌为仰钟式,更是难能可贵,流通市场上仅见此例,传世品仅知另外一例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该盌于年点查号为「丽」字,原藏地点为紫禁城古董房,可见此盌之珍贵。
此盌来源显赫,为玫茵堂旧藏,更于大英博物馆展览过,珍罕非凡。
明永乐 剔红牡丹纹盖盒 「大明永乐年制」款26.3公分
HK$8,,-12,,
来源
香港苏富比,年5月7日,拍品号
就漆器而言,正如其它工艺般,漆器在永乐年间臻于高峰。宫廷御用监所造之剔红漆器在永、宣年间可谓成就斐然。明初漆器线条尽显流畅,花纹层次更趋立体,且不比其他时期逊色。明永乐剔红牡丹纹盖盒即为佳例。盖面刻饰牡丹三朵,每朵牡丹皆以不同角度呈现,重重花瓣优雅绽放,叶片茂密葱郁。盒侧亦刻饰莲花、菊花及山茶花等植物。层迭交错的红漆与底色的赭漆之间,还有一层黑漆薄层可让漆匠作为指标。永乐带款瓷器不多,而合于御用标准之漆器则常带御款。此盒底部内缘即竖刻典型「大明永乐年制」针划款。乾隆皇帝(-年在位)亦拥有一件图案相近之牡丹漆盒,因此盒为其珍重,乾隆遂于一七八二年在盒内题诗一首,此盒现正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御苑.文心.匠艺-明代器物书画·晚间拍卖·年11月27日
佳士得今秋将由中国艺术品部及中国书画部破天荒连手推出「御苑.文心.匠艺-明代器物书画」晚间拍卖,共20件拍品,囊括明代中晚期重要书画、瓷器、文玩、家具及名家作品。其中以何朝宗德化观音像、*花梨大四件柜一对及陈洪绶花卉图卷为亮点。
十六/十七世纪的中国艺术充满惊喜,独树一帜。在明皇室的极权统治之下,十六世纪的中国人口及经济均急遽增长。但是朝廷对于皇家器物的监督却显得松弛,远不似前朝之严格控管,令工匠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呈现一番新的气象。这种不拘的风气也深深弥漫于急速扩张的文士阶级之间。文人雅士的品味及癖好一时成为引领风骚的指标,不但在书画风格上成为主导,对于当时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器物的制作也产生极大的影响。对新奇雅致事物的追求造就了一批能工巧匠,其中一些著名的匠人备受尊崇,地位之高,一时与文人雅士同起同坐。其中如善于治铜的胡文明及以瓷雕闻名的何朝宗都是当时在文人圈子中极受赞誉的工匠,其作品更受各方追捧。
我们希望能以这个崭新的专题拍卖呈现这时期特有的美学风格,为当今独具慧眼的藏家们献上一个艺术的飨宴。
焦点拍品
晚明*花梨大四件柜一对高.5公分,深.3公分,深56.9公分
估价待询
来源:
马可乐,香港,购于年
此柜四件组成,俗称四件柜,又称顶箱立柜,为仓储家具类中最大体型,亦是明代家具中最耗费名贵材料、工匠时间的重量级精品。柜子一般成双而造,顶箱尺寸比立柜稍微小一点,以能够平稳安放在上层。
此对柜子体型硕大,用材大方,犹其采用独板*花梨做门板心,极尽奢华。门板心来自同一木材对开,纹理对称,仿如木中山水,婉转多变,气势磅薄;门框用上深色部分,为简洁的线条添上如光影般的鲜明对比,把*花梨木纹发挥的淋漓尽致,尽显低调而高格调的品味。
设计四件柜时,比例乃极为重要的考虑之一。顶箱的高度大概为立柜的三分之一,需要使用梯子开启,所以可能存放过季或不常使用的物品。衣物从前并非像现代这般悬挂,而通常折迭存放,所以四件柜亦有通体或部分使用具有驱虫功效香味的樟木制作。但是*花梨木本身亦具有防虫效果的幽香,比起浓烈的樟木香,更显清新优雅,可能更受有条件花费的王公贵冑所追崇。
本拍品乃唯一一对在年代、造型、尺寸相近的四件柜著录例子当中,使用独板*花梨做门板心的柜子。
明十六/十七世纪德化白釉渡海观音立像
《何朝宗印》款
高51.5公分
HK$10,,-15,,
来源
香港苏富比,年5月20日,拍品号
伦敦佳士得,年11月8日,拍品86号
何朝宗为德化瓷塑大家,其作品形神俱备,巨细靡遗,为后世景仰。作为脍炙人口的名匠,何朝宗的瓷雕一直备受鉴藏家青睐,本观音立像即出自何朝宗之手,背面钤有方形阴文篆书「何朝宗印」款,体积敦硕,逾51公分高,极为难得。
何朝宗之生卒年份已不可考,但学者因两件纪年德化白瓷观音,估计其活跃时间当介于明代嘉、万年间,甚至认为最早可追溯到年何朝宗制作之观音形象多变,立像中以渡海观音最负盛名,作品尺寸多介于二、三十至四、五十厘米。
观音,即观世音菩萨,《普陀洛迦新志》卷十记:「及万历中,为极盛。」证明观音奉祀在万历年间极为鼎盛。基于观音信仰与航海外销贸易有着密切关系,故渡海观音形象多见以神情自若,临风飘拂,但足下却波涛翻滚,宛如乘风破浪。福建德化窑因靠海之便,其所作之瓷塑多以释道为主,至晚明期间,工艺则更臻于巅峰,尤以何朝宗创作之观音造像因面目生动,衣纹遒劲,而被视为上乘之作,加上传世数量精罕艺绝,大件作品则更显寥若晨星。
明隆庆青花双龙戏珠纹缸六字楷书横款口径68.5公分
HK$1,,-2,,
来源
W.R.Clarke旧藏,伦敦佳士得,年10月12日,拍品19号
AnthonyDerham,伦敦/纽约
著录
AnthonyduBoulay,《Christie’sPictorialHistoryofChineseCeramics》,牛津,
年,页,图6
此缸外壁绘两组五爪行龙,奔腾于祥云及寿山福海之间,内口沿青花横书「大明隆庆年造」楷书款,为极少数署隆庆年款的官窑瓷器。
隆庆在位仅六年,其间景德镇地区又屡遭水患、祝融之灾,因此存世的隆庆官窑数量极少,而且多见盘、盌等小品,大器尤其罕见。
此缸口径近70公分,为隆庆官窑中最大的一类,迄今似仅知其他三件经著录,皆有修复,一件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一件藏日本出光美术馆;以及香港佳士得拍卖一例,见年4月28日,拍品号。
嘉靖及万历是龙缸烧制的顶盛期,隆庆一朝间于其中,时间虽短,但质量却胜*万。除了尺寸较大以外,隆庆龙缸在纹饰上亦较丰富,龙的形态更为生动威猛,青花发色更是三朝中最优者,呈色浓艳明丽。隆庆官窑已属稀有,此品更是其中翘楚,诚为难得。
明陈洪绶花卉水墨淡色纸本手卷
一六五二年作
26.8x公分
HK$20,,-30,,
出版:《香港佳士得二十周年中国古代书画精选》,年
26-27页。
来源:香港佳士得,中国古代书画,年10月27日,编号。
陈洪绶,浙江人,出身地灵人杰的江南地区,从蓝瑛学画,建立坚固的技术根基;后自创新途,转画花鸟、人物。画花鸟色彩亮丽,以柔和温婉为美,遵从宋画的严谨法度。
陈洪绶个性强烈,是典型明朝文人的写照,崇祯12年()经过考试进入国子监,因人物画功造诣过人,被皇帝召入宫廷临摹帝王肖像,当时朝廷已然衰弱,他不能出力改变朝*,只是作为宫廷画家,当然不是陈洪绶的本意,所以对明王朝由忠心变成了灰心。年清兵入关,明朝灭亡以后,为逃避新王朝而放纵山水之间,年曾经在云门寺落发为僧,法号悔迟,就是没有尽力救国而后悔已迟了的意思。他为人冷淡,喜好杯酒,又慨叹「然世乏知己,颇自惭惜。」性格矛盾,后来意识到满清的稳固,旧朝无可挽回,心灵更痛苦,凡此种种,伤时、伤世、伤身,令陈洪绶在年,以五十四岁之年早逝。
此卷浅淡色白描花卉,长余十二米,描绘名花四十多种,历时百日于年而成,线条刚中带柔,细致中不失天真。构图以开首野海棠伸展向左,迎以牡丹,再来杜鹃花,以绣球相应,厚重荷叶向下,随之栀子花昂首向阳;水仙清新,配合新梅苍枝,陈洪绶有作品《水仙灵石》一图,题曰:「此华韵清泠,并与梅华俱。却如孤性客,喜与高人居。」他认为水仙和梅花都带有孤高性格,所以把两者放一起。至卷末萱草随风飘扬左方,以踏实竹子站稳结束,干笔勾勒竹叶,湿染以淡青,增突出感,加强效果。
画卷后自题行书,取法唐人写经体,笔法跌宕有节奏,深谙掌竖腕平执笔的奥秘,亦具宋徽宗瘦金体的韵味。
养徳堂珍藏中国古玉器·日间拍卖·年11月29日
继年秋拍呈献备受瞩目的「养德堂珍藏中国古陶瓷」专场后,佳士得香港将于本年度秋拍期间,再次隆重推出「养德堂珍藏中国古玉器」专拍,涵盖82件古玉器。除较常见的西周至秦汉时期玉件外,亦有一部份文化期作品,展现中国古玉演变的历史进程,极具学术、历史及收藏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此珍藏大部份藏品曾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或鸿禧美术馆展出,质量上乘。养德堂主人杨俊雄医师来自台湾,毕生热衷收藏,致力于收藏珍罕中国陶瓷、古玉器及书画。杨医师一生从未出售过任何一件藏品,因此养德堂藏品中的大多数均为首次现身拍场。此次拍卖为广大古玉鉴藏家实提供扩大珍藏难能可贵之机。
焦点拍品
良渚文化晚期约公元前-年玉神人纹九节琮高23.5公分
HK$3,,-5,,
展览:
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年,图录图版27号
著录:
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年,图版27号
后石家河文化约公元前-年青玉神祖面饰
宽9.5公分
HK$,-1,,
展览:
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年,图录图版18号
著录:
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年,图版18号
商后期青玉虎
长5.8公分
HK$,-,
展览:
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年,图录图版78号
著录:
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年,图版78号
詹姆斯?桑顿医生珍藏中国重要瓷器·日间拍卖·年11月29日
詹姆斯?桑頓醫生可謂是美國收藏清代瓷器最後一位老輩藏家。年,他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温泉城,来自小康医学世家。同样因战事迭起而曾颠沛流离,至年代得以在纽约结识卢芹斋继任者——古董商弗兰克?凯洛(FrankCaro),自此与清代工艺瓷器结下不解之缘。而在过去3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他通过在德州圣安东尼奥博物馆的长期借展,将自身庋藏之瓷器与大众慷慨共享。观其收藏,犹见老辈藏家的温柔敦厚,回韵隽永优雅的气度。是次拍卖涵盖16件明清官窑瓷器精品,大部分都是难得一见的稀有品种,且品相完好,极具收藏价值。
焦点拍品
清雍正御制粉彩过枝虞美人盌一对双方框六字楷书款
口径13.4公分
HK$15,,-20,,
来源
FrankCaro,卢芹斋继承人,纽约,年代,编号C
展览
德州圣安东尼奥美术馆,-年
与本拍品大小相若的雍正御盌中,以虞美人为饰者尤罕。但更与众不同及精奇佳妙者,是其起于器足、越过盌沿延至内壁的「过枝花」(攀沿而过的花枝)纹样。就此类构图而言,画好枝干固需一流画师,但唯有画技出神入化者,方能驾驭虞美人袅婷曲折的花茎。这种装饰技巧又名「过墙枝」(攀墙而过的枝条),音谐「长治」,借喻*通人和、长治久安。故此,当中既有歌功颂德之心,亦含祝圣上万寿无疆之意。是次拍卖的雍正盌在处理这种高难度题材时,处处匠心独运,笔笔浑然天成。
这种花枝或花茎自圈足与外壁交接处拔地而起、顺势而上并延至器内的过枝花,若要像本拍品般处理得行云流水,丝毫不见斧凿痕迹,唯有画技卓绝者方可为之。由于构图复杂,因此过枝花多用于装饰瓷盘,盖因器身较为开阔,绘制时较易处理。但像本拍品这一类瓷盌,苦于空间有限,绘制过程难上加难,更须借助能人巧匠之功。
堪与本拍品媲美的唯一一件略大的雍正虞美人盌,出自伦敦大英博物馆珍藏。本拍品的过枝花构图更蕴藏了对皇上的祝颂,诚为工精艺熟的巅峰之作。
清雍正御制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盘双方框六字楷书款口径20.5公分
HK$7,,-9,,
来源
贺璧理旧藏(-)
贺璧理中国瓷器珍藏,纽约安德森艺廊,年1月30-31日,拍品号(一对之一)
FrankCaro,卢芹斋继承人,年代
詹姆斯?桑顿医生,编号1号
展览
德州圣安东尼奥博物馆,-年
雍正过枝九桃盘,有「福寿双全」、「洪福齐天」及「五福临门」之祥瑞寓意,应为皇帝万寿节而烧造。此盘品相良好,来源有绪,难能可贵。
清雍正斗彩花石纹盘一对双圈六字楷书款
口径21公分
HK$6,,-8,,
来源
FrankCaro,卢芹斋继承人,年代
詹姆斯?桑顿医生
展览
德州圣安东尼奥博物馆,-年
此对盘通体斗彩纹饰。盘心双圈内绘洞石牡丹,一双蝴蝶于花丛中飞舞。盘外壁一侧绘洞石芙蓉,盛开怒放,石竹随侍在旁;另一侧绘洞石菊花,花开娇艳,紫菀陪伴在侧,两只蝴蝶穿梭其中。
此对盘造型规整,胎体轻薄,洁净细致,青花发色淡雅,各款釉彩呈色清丽。纹饰寓意吉祥,牡丹菊花象征富贵寿考。雍正皇帝雅好花道,对菊花情有独钟,除了瓷器艺术品上饰菊花外,更喜欢用菊花造型制器,如菊瓣茶壶、菊瓣盘等,在画中也有雍正帝穿汉服扮陶渊明东篱赏菊,可见雍正对菊花喜爱之深。
暂得楼藏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日间拍卖·年11月29日
胡惠春,名仁牧,为「暂得楼」楼主,其父曾是叱咤银行界的胡笔江先生。胡先生幼年即中西学养俱佳,并在求学期间初次邂逅中国陶瓷。20世纪上半叶战乱频仍,文物流散的结果却成了收藏中国艺术品的最佳时机。胡先生靠着恪信守诺、眼力卓荦,遂得以与海外藏家一较高下,并集中精力庋藏明清御瓷,而清代单色釉瓷更被其视为一生主力收藏之大宗。时至今日,胡惠春先生在中国艺术收藏界依然声名赫赫。此次佳士得拍卖推出的8件清代单色釉瓷器,其形制、釉色无不精妙可人,胡先生昔日珍爱的陶瓷佳作,在新一代鉴藏家的眼中依旧悦目动人,「暂得」之真谛,于此一览无遗。
焦点拍品
清雍正孔雀蓝釉蒜头瓶四字篆书刻款
高26.2公分
HK$6,,-7,,
展览:
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上海、北京、香港,年,图录图版20号
造型仿清宫旧藏汉代「温壶」而制,器形端正雅致,可参考《西清古鉴》内收录的一件汉温壶。外壁通体满施炉均孔雀毛釉;器身通饰蓝、紫相间而成的斑点纹,孔雀羽毛般美丽;此乃清代雍正、乾隆朝仿宋钧窑之最美一种。
炉均釉是清雍正年间景德镇创烧的一种低温釉瓷器,是仿钧的瓷器。它色泽丰富,呈现红、蓝、紫、月白等熔融一体,由于这种釉内掺有粉剂,所以釉厚而不透明。在视觉上来看钧变釉可分为两种,一种掺有红色,另一种带孔雀绿和深蓝色斑。孔雀蓝釉以红、蓝、紫、月白等诸色交融,形成如孔雀羽毛缤纷夺目的釉面,纹理与炉均釉颇为相似,但前者来得更加难得、更为珍罕,可能与其烧制难度有关。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一件例子,无论器形或釉色均与本瓶几乎相同,同样刻雍正四字篆书款。
清乾隆仿汝釉觚六字篆书款
高20.6公分
HK$2,,-3,,
展览:
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上海、北京、香港,年,图录图版27号(两件之一)
花觚通体光素无纹,仅鼓腹部上下各凸起两条弦纹为饰,系仿清宫旧藏「商素觚」而制,如《西清古鉴》内收录的例子。
乾隆帝极喜此类器形,曾于乾隆二年「五月十一日,首领吴书来说太监毛团、胡世杰传旨:着将瓶样画些呈览,准时交于唐英,将填白瓶烧造些来。钦此。于本月十三日,画得……花觚瓶纸样一张,……首领吴书持进,交太监毛团、胡世杰、高玉呈览。奉旨:准照样发去烧造。钦此。」除按宫中画样烧造填白花觚之外,《清文件》亦记载,乾隆三年「五月初六日,司库刘山久、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汝釉花觚一件、……传旨:……照样烧造,颜色不俱。钦此。」
花觚造型线条变化俊丽,通体满施仿汝釉,以纯净的釉色衬托隽永的花觚线条,并以将上古的器形融合宋时的釉色,以清丽的工艺展现盛世的时代精神。
洪建生珍藏中国古典家具·日间拍卖·年11月29日
本年度香港秋季「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其中一亮点为9件来自洪建生珍藏的非凡中国古典家具。
洪建生先生被中国古代家具的木材肌理及线条弧度之美所深深吸引,从年代中期开始着手学习并收藏一些重要珍罕的中国家具。他的家具收藏体系实由纽约知名古董商安思远为其组织而成。安思远于年所著的《中国家具:明及清初硬木实例》启发了不少家具界新一辈的藏家学者。这本着作在重新探讨中国古代家具之余,更成为家具收藏的入门指标。在安思远的指导下,洪先生除了寻找*花梨及紫檀家具等重要品种外,同时也不断扩充对漆器和文房用具的收藏。
洪建生先生曾多次拜访安思远位于纽约及康涅狄格的豪宅,二人亦建立起历久弥坚的友谊。年,安思远出版了《洪氏所藏木器百图》上册,并于年出版下册。年,洪先生珍藏的部份精品更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展出,并刊载于展览图录《风格的实质:明末清初中国家具》中。
焦点拍品
清十七/十八世纪*花梨圆角柜一对
高.2公分,宽92.7公分,深49.5公分
HK$9,,-12,,
著录
安思远,尼古拉斯.葛瑞德雷,柯安霓合着,《洪氏所藏木器百图》,上册,纽约,年,页-,编号74
此对圆角柜充份展现明代家具的简练沉穆,得以成对流传,实为罕见。其通体光素,比例匀称,而上窄下宽的柜形,更是明清通用的式样。
本品最特别之处在于此对圆角柜的四扇门板皆取自同一木料,而木纹更是对称相抵,此亦足见匠人独具匠心之处。
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日间拍卖·年11月29日
焦点拍品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太极八卦纹三弦莱菔尊六字楷书款
高18公分
HK$15,,-18,,
来源:
年代购于欧洲
香港苏富比,EightTreasuresFromAEuropeanCollection,9年4月8日,拍品号
著录:
R.P.Marchant,「SomeInterestingPiecesofMarkedCh’ingPorcelain」,香港东方陶瓷学会会刊,-年,第3期,页57-59
此尊形制清丽脱俗,其比例大小和纹饰细节均独具一格,在雍正御瓷中极为罕见,耿宝昌先生将之定名为「莱菔瓶」。瓶上纹饰以青花釉里红勾画,其中铜红料极难驾驭,烧造时往往问题丛生,变得晕散及灰涩,但本拍品发色明丽鲜艳,线条清晰,属极少数的成功例子,难能可贵。此外,其青花纹饰由太极图和八卦构成,效果颇引人入胜。雍正皇帝为人十分迷信,故热衷于道家学说,除了参酌命理卦象,对道家的长生之术亦深信不疑。由此可见,此尊以太极八卦纹为饰实不足为奇。
清乾隆御制粉彩无量寿佛坐像
高51公分
HK$15,,-20,,
来源
Thompson珍藏(根据标签)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景德镇御窑厂于乾隆年间曾多次烧制瓷胎无量寿佛像,作为皇上及皇太后万寿节生辰的贺礼。其中无量寿佛的制作,通常以数字九为单位,以九或者九的倍数而组成一组,谐“九”、“久”之音,寓意福祚绵长,以应万寿节之节意需要。本拍品逾50公分高,是同类例子中最大的一件,这意味着本尊非常有可能原为一组九尊无量寿佛,并作为主尊被供奉于宫中,地位超然。
清雍正斗彩缠枝莲纹瓜棱式小瓶一对双圈六字楷书款
高10.2公分
HK$8,,-15,,
来源
广东Lichibai珍藏,入藏于8年以前
展览
8年展出于由皇家亚洲学会华北分支策划的上海展览
著录
巴尔,《中国古瓷美术谱》,伦敦,1年,图版LXXX
此对瓶子胎体致密,形制隽雅,纹饰画工娴熟、布局巧妙,为雍正官窑器中之佳品。成对的同类例子寥寥无几,暂只知赵从衍及仇焱之各旧藏一对,可见其珍罕。本拍品来源有绪,原为清代广州LiChiBai先生珍藏,于8年在上海由包尔禄(AWBahr,又译白威廉、巴尔)组织的中国古董展展出,并出版于1年伦敦《中国古玩美术谱》(OldChinesePorcelainWorksofArt)一书,其后即未再公开发表,极具收藏价值。
清乾隆御用芙蓉洞石四骏图「乾隆御笔」玺
印文:乾隆御笔
高12.5公分,宽5.9公分
HK$8,,-12,,
来源
古岛一雄(-),日本,于20年代初购得(传)
本印以寿山芙蓉石为材,随形浮雕牧马图,底刻阳文「乾隆御笔」四字,印文无论从大小、材质、篆刻字体,与现藏故宫之乾隆宝薮中所载完全吻合。乾隆皇帝一生拥有大量宝玺,或用于御笔书画的钤盖,或用于书画和典籍的鉴藏标识,成为此一时期宫廷文化的重要物证。此宝是乾隆帝在继位初期制作的重要宝玺之一,用于他自己的墨宝之上,清宫现藏许多乾隆墨迹上都有此玺的芳踪,如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御笔诗经图》上就可看见「乾隆御笔」钤印。
此印不但石质上乘,并且体材硕大,是难得一见的洞石精品,又是乾隆皇帝御用的宝玺,实为不可多得的藏品。
香港秋季拍卖日程
11月27日
乐从堂藏明代宫廷珍器
晚间拍卖
御苑.文心.匠艺—明代器物书画
晚间拍卖
11月29日
养徳堂珍藏中国古玉器
詹姆斯?桑頓醫生珍藏中國重要瓷器
暂得楼藏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
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地点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查询
chinese
chris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