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尧都区*协文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尧都文史》第22、23辑已经出版。
本辑征集的内容是尧都区的一些古村落。它覆盖面大,河东、河西、山区、平川,乡镇村堡,方方面面,应有尽有。这些古村落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社会画面,有烂漫的田野、古老的房屋、庙宇和祠堂,颇有趣味的民俗风情,还有说不完的古老故事,令人心醉神往,爱不释手。
我们临汾是帝尧之都、中国之源,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尧都区的历史文化不仅藏在大大小小博物馆里,更多的藏在民间,藏在*土厚地中,藏在三晋百姓生生不息的血脉里,这里不仅蕴积着*土,更蕴积着深厚的华夏文明。即日起,本平台将陆续对此书的内容进行发布,旨在更好地宣传尧都、宣传临汾,同时在此感谢所有为出版此书做出努力与贡献的作者及文史工作人员!
本平台将从中选出部分内容陆续发布!敬请期待~
往期精彩链接
之尧庙景区尧庙村
之屯里镇西芦村
之麻纸的故乡贾得乡小程村
之古白马城乔李村
之尧庙镇伊村
之段店乡西孔郭村
之段店乡九洲堡村
之梨花山下小苏村
之尧庙镇大韩村
我的老家就是这个村——卫青故里-青城村(尧都古村落专辑之二)
之尧都“小西藏”土门镇二驹村
之金殿镇城居村
我的老家就是这个村——河东古镇-官雀
之金殿镇金殿村
之唐代古村——封侯村
之卧虎山下大翟村
之革命老区东下庄村
之枕头乡枕头村
之西山脚下西郭村
之一平垣乡一平垣村
之魏村
之魏村镇羊舍村
之银杏荫庇桑湾村
之孙复故里东宜村
之金殿镇苏村
之土门镇李仵村
之金殿镇伍级村
之金殿镇录井村
之土门镇柴里村
之土门镇晋王坟村
之吴村镇孙曲村
平阳古村落龙祠高茂森尧都区龙祠村的平水神祠——龙子祠,坐落于金龙池侧,是人们为纪念留下甘泉而献身的龙子所建的祀庙。据《临汾县志》载:“城西南三十里,平水上。永嘉中,有韩媪野见巨卵,持归,育之,得婴儿名橛儿。方四岁,刘渊筑金城,不能就,募能成者,橛儿应募,变为蛇,令媪遗灰,其后凭灰筑城,立就。渊怪之,逐蛇,至平山之麓,人空,尾露,使者斩之,泉涌焉。”不用细说,这泉就是龙祠泉了。有了龙祠泉,才可“北泽临汾千顷地,南润襄陵万亩田”,民感其恩泽,遂设庙祭祀,这就有了“龙子祠”。据《下官河志》载:“龙子祠初著小庙三间,民祝祷祈应。盖因太守请,宋神宗熙宁八年()封龙子神为泽民侯,庙曰‘敏济’,从此兴祀。”说得很清楚,从龙子神晋级泽民侯后,庙宇的规模也相应扩大,再不是小庙三间的状况了。31年后,宋徽宗崇宁五年(),再封泽民侯为灵济公;宣和五年(),又加封为康泽王。元至正九年(),元顺帝只在康泽王的头衔上加了“普应”二字作为增封。龙子的封号日崇,由侯而公,由公而王了。龙子祠便于大元泰定年间(—)添增起建庙宇、斋厅、廊庑等处,使其面貌大变。龙子祠遂被称为“康泽王庙”,龙宫亦被称为“康泽王宫”,直到明末清初才又恢复了“龙子祠”之称。龙子祠是一座依山傍水、钟灵秀、大气磅礴、恢宏壮观的神祠,也是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平水文化与民俗文化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的祀庙。抬头望平山,会被那葱葱绿绿、巍巍峨峨的玉峰所吸引;俯首观龙泉,会被那穴喷蜂涌的神奇景象所兴叹;漫步龙子祠,会被那“三殿”“八景”的奇观所缠绵。三殿者,龙王殿,水母殿,献殿。这三殿都是碧瓦飞甍,朱栏玉柱,结构奇特,精巧绝妙。龙王神像和水母娘娘神像,更是形象逼真,动人心弦。所谓八景,乃是清音亭,得月楼,看花亭,平水泉,金龙池,先春轩,金鱼池,姑泉。这八景如同八朵水仙花,点缀在龙祠这片泽被上,放射着夺目的光彩。尤其是位于祠庙大门西侧的“清音亭”,景致独特,设计巧妙,非龙祠他处难设。清音亭结构精巧,雕梁画栋,一汪溪水入桥过亭,潺潺水声令人心旷神怡。那些文人墨客,到得清音亭来心弦撩拨,兴趣盎然,多有咏诵。明朝诗人张昌提笔盛赞曰:“清音亭上春无际,且放沧浪入管弦。”一语就道出了清音亭声如乐章的绝妙景象。清代著名散文家、戏剧家、诗人孔尚任,诗赞清音亭“回栏绕砌响潺潺”,并留下了传世之作《清音亭记》。真是入此地如入景一般,诚如是“沿溪入胜地,仿佛桃源里,处处足怡情,随心任行至!”被称为平水神祠的龙子祠,横阔三间的古庙门临街而立,庙额大书“龙子祠”三字。进得山门,庙里的殿宇屋舍,逐层增高,向北铺开。迎面是一座过殿,殿两侧各有一尊形态威严的将*,使庙宇气氛顿觉肃然。过殿两侧东为僧侣缮居之所,西为酬神戏台。穿过过殿,在一层高而广平的台基上,前为壮丽的献殿,后为雄伟的康泽王宫,即龙王殿。龙王殿里塑着龙子神,给人一种威严而又慈祥的感觉。宫中精美的壁画中,“宫华裙乘朱轩”,气韵生动,引人入胜。龙王殿后即为“龙母殿”,亦称“水母殿”“水母行宫”。仪态端庄的龙母——水母娘娘,坐在水瓮上的蒲墩上。蒲墩半掀处,一汪清水哗哗而出。娘娘发髻上别着木梳,其神态意境都来自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神话传说。其梗概是:龙祠村有个好媳妇,天天到几里外挑水。一日,她刚挑水回来,门前一个汉子讨水喝。那汉子和他的马一阵就把一担水喝完了。为报其善,汉子临走赠媳妇马鞭一条,嘱咐将其投进水瓮,用水时提一提就有水,可千万别提出来,试之,果如此。一日,媳妇回娘家至晚未归。次日晨起梳头,婆家人慌报家中发大水,惊得那媳妇顾不上去掉头上的梳子,拔脚就往龙祠村跑,进得门捡个蒲墩压在突突冒水的瓮上,按不住,她就一屁股坐了上去。水势小了,只剩下蒲墩下丝缕流水。这股水长流不息,遂有了龙祠泉。于是,龙母殿中的龙母神像就定格在别木梳、坐蒲墩这一特定的镜头上,形象十分逼真生动。龙母殿里令人叹奇的是:水母娘娘坐在蒲墩的下边真有一小股汩汩清水长流不息。水母娘娘的娘家传说是汾河以东的鄢村,似乎要告诉世人,娘娘是真有其人,而且是个平凡善良的农家妇女。据说,农历四月十四日是水母娘娘的生日。因此,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龙祠都要举行祭祀大会。把虚无的故事与现实的现象结合在一起演绎,把故事情节同庙里的塑像巧妙地糅合显示,这就是龙子祠不同于其它祠庙的闪烁之处。龙子祠巍峨宏敞,错落有致,布局严密,精细完整,可谓增则弄巧,缺则不足。难怪古人诗赞龙子祠“河东神祠擅标雄!”把龙子祠看作是晋南夺标称雄的名胜之地。龙子祠是唐时所建。祠内有唐天祐二年()石碑可鉴。清咸丰七年()《重修龙子祠庙碑记》载:“龙子祠距郡一舍之地,毓灵于晋,创建于唐,志承丰碑。”千百年来,龙子祠历经沧桑之砺而不废,频遭兵燹之灾而不毁,究其根本,皆缘以龙子赐水之功,民感龙恩之心,乃至屡毁屡建,香火不断,使这座神祠“当岿然于山水清晖之际,不与昔人风流共尽俱亡”。千百年来,人们把平水看作是龙子的恩泽、圣母的福赐,把建庙祭祀视同感恩酬报,把崇神敬神作为平安福泽的护卫,形成了龙祠特有的平水文化、平水民俗文化和水神信仰文化。龙子祠是这一底蕴丰厚的“平水文化”的靓点和体现。解放前,龙子祠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渐渐破败,文革期间又遭一劫,殿宇廊庑倾圮殆尽。可喜的是,近年来改革开放形势越来越好,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旺。专家学者断言:龙祠风景区是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旅游资源,前景十分看好。许多有识之士都把眼光盯在龙祠的发展前景上。临汾市佛教协会已着手对龙子祠进行规模化重建。不久的将来,一个超越过去、面貌更新、风格标异的龙子祠,将展示在世人面前。龙山寺古平阳“龙子祠”是祭祀龙王的祀庙,而龙山寺则是集佛教、道教、儒教为一体,具有民俗风情为特色内容和浓厚迷信色彩的古寺庙。西晋末,匈奴人刘渊视平阳势有瑞气,且乃陶唐旧都,为龙兴之地,遂迁都于平阳,筑龙城,建龙殿,兴龙祠,祀龙神,因而平山峰便被呼为龙山,坐落于龙山半山腰的寺庙亦被叫做龙山寺。又云,龙山寺皆因与“龙子祠”紧连才被称为龙山寺的。据传,龙山寺始建于唐天祐二年(),与“龙子祠”系同年孪生,同出一源。龙是吉祥神圣的象征,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本领,把平水赐予这一方百,赋予吉祥和富裕。因此,这里的山山水水以及所有的庙宇都冠以龙姓——平阳称龙城,平水泉呼为龙泉、金龙池;祭祀龙王之庙曰龙子祠,其村落叫龙祠;还有龙山寺、龙王宫、龙母殿……等等。实际上,这一切概归于“水神信仰”滋生的“寺庙文化”。该寺把道教、佛教、儒教都融于“寺庙文化”的领域里,使龙祠的寺庙文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着实为龙山寺增添了一层层更加厚实、更加广袤、更加绚丽的光环。正是这多姿多彩而又玄妙的光环,成为龙山寺终年香客不断,四季香火旺盛的源泉。汨汩平水,北泽临汾千顷地,南灌襄陵万亩田,使临襄士民“宛若泽国江乡居”“虽有天旱无忧虑!”但这解决不了士民的全部问题。有饭吃,有衣穿,种田不缺水,这当然很好,这是老百最为基础的生活条件。但这只是子民生活所需的一个方面。倘若身体有了病怎么办?手头没钱花怎么办?无儿无女又怎么办?……于是,人们就请来了财神爷,土地爷,药王爷,还有送子娘娘……诸神诸仙,甚至连玉皇大帝也请来了。各路神仙“聚居”龙山寺,受一方百姓顶礼膜拜,各显其能为一方子民赐福进财,消灾祛病,排忧解难。于是乎,龙山寺许愿还愿,求神拜佛,终年磬声频频,香烟袅袅。这真是:山连碧天通云海,诸仙驾临,受一方百姓顶礼膜拜;寺系青山衔龙泉,群庶仰止,求各路圣佛赐福祛灾。一龙山寺同历史上许多古寺庙的命运一样,也是多灾多难,屡毁屡建。最近一次毁废是在文革期间。本来已很凋零破败的龙山寺几乎被夷为平地。站在山脚下仰视古寺,只能望见龙山寺遗存的半壁残墙,孤零零地挺立于山腰灌木丛间,好似无根的茅草在旷野寒风中微微颤抖。记得龙祠好友刘玉录曾于破壁间留有一首打油诗曰:携友过古寺,心内倍惆怅。满目皆废墟,神仙全跑光!年以来,龙祠村一伙村民,出于对本地文物古迹的爱惜和对神灵的信仰,自发地组织起来,筹措资金,着手对龙山寺进行了重建。龙祠村的企业家、村民也都踊跃捐款捐物,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热潮。经过几年来的连续增建,一座崭新的“古寺”又在她的废墟上重新复活过来。据说,唐天祐年间建龙山寺的时候,庙址并非选在此处,而是选在“金龙池”西面半山腰的一个石洞前。当年建庙的砖瓦木石已经全都运至该地,准备第二天开工兴建。不料当天夜里,突然雷雨交加,狂风大作。至天明,赶往工地的工匠们,发现建寺的材料无踪无影,不知去向。人们以为是窃贼所为,赶紧着人四处查寻,却发现建寺材料都堆放在平山半腰,即现今庙址,而且所有建筑材料一件也不曾少。是何人有这么大的神力将建庙的材料一夜之间搬移到此?人们突然回过神来,这分明是上苍指点,神灵点化,告知士民,此地才是建寺的风水宝地祥瑞之处!于是,龙祠人就在这平山腰里动工砌石,建起了云山相拥的龙山寺。这龙山寺虽不算甚高,但在山脚下仰瞻古寺,似觉天寺相连,悬顶般令人心悸。进龙山寺上香有两条路:一是由北坡迂廻而上,盘垣八道弯,较平缓地步入面北而立的寺庙大门;二是由正东攀登,则有二百四十级青石台阶,似云梯般地直通寺院。这条路坡势陡险,攀登艰难,胆小者半途不敢回首,力衰者一气难上顶端。于是,妇孺伤残者皆选北坡缓缓徘徊。而多数香客则喜欢登云梯,冒天险,徒步攀登二百四十级青石台阶,虽气喘吁吁,却兴致勃勃。你看那些进香者,一步一个台阶,艰难却又兴致昂然。等上到一百九十九个台阶时,突然被山崖阻拦,边侧仅留有尺余宽之径,勉强可容一二人通过。迎面崖壁上,阴刻“让步自宽”四个醒目大字。这四个大字寓意深刻,引入发省,一则告诫香客有序而上,不可拥挤;二则晓喻世人“让步自宽”,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的哲理。再举步几个台阶,就来到一块巨石前。只见这块纯青石上凿有尺余凹坑,内有清水。崖壁上阴刻“净手处”三字,提示香客在此洗手,方可入寺进香,以示对圣灵的尊崇与敬仰。洗罢手一转弯便到了龙山寺山门前。龙山寺山门分上下两层,上为悬钟门,下为砖券门洞。门楼两侧楹联引人注目,上联是“金炉不断千年火”,下联为“宝盏常明万岁灯!”门楼上所悬之钟,重逾千斤,晨明击之,二十里外的平阳城可闻其声。门楼正上方一块石匾,阴刻“龙山寺”三个大字。此匾乃寺庙初始之物,庙毁之后,流落民间多年,今又物归原处重悬于此,令人倍觉感慨。进入山门,便来到龙山寺第一座寺院。院左边是“王母殿”,院右边是“华佗殿”。女眷皆跪拜王母,残疾病患者自然叩拜当年给武圣关公治过病的神医华佗了。第二座院是窄小的过院,左是灶房,右为一孔十米见深的窑洞。这窑洞昔日是僧尼下榻之处,现为游人憩息之所。窑洞上方石隙间长一柏树,柏树旁巧设“柏王殿”,专为祈寿者所设。穿过大厅就来到了龙山寺的主院。当院置一明代铸铁香炉,重余斤,长一米有余,炉中香火,长年缭绕。院南为“火神殿”。北借山崖建“药王殿”。东北角有井一眼,蓄积雨水,供寺中饮用。井旁上方,倚势建有“财神殿”。此院的正殿为龙山寺的主体建筑,前设围廊,廊庑下有重修龙山寺的四通碑石。正殿中神龛的莲花宝座上,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左侧为千手千眼菩萨,右侧是碧霞元君。过正殿北面一条胡同往后,便来到玉皇殿。殿正中端坐着玉皇大帝,四大天王和四海龙王分列两旁。从玉皇殿侧一条幽径直上,就来到龙山寺最高处。从这里展目俯瞰,高低错落、香火缭绕的龙山寺尽收眼底,一览无余。龙山寺祀神颇多,似乎民间有什么疑难疾苦,这里就供奉什么释难解疾之神,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