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水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细说清代瓷器十七乾隆的珐琅彩与洋彩
TUhjnbcbe - 2021/4/12 13:49:00
人人称颂珐琅彩,人人都希望有一只雍正乾隆的珐琅彩小碗,因为它们能够带来财富,带来理想、带来艺术的绝响!

1.5亿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盌

佳器,佳语,苏富比的评语更佳:此盌器形雅正,弧壁浑圆略撇,胎质细密,均净如雪。从景德镇御窑跋涉上送京师,宫中妙画珐琅彩,外壁写生虞美人,*自矜持、白怯羞绯、红恃娇纵、紫尚雅风,翠叶间,纤花或含蕾、或盛绽,曲茎摇曳微风中,石半掩、蝶萦绕,渲染描绘细腻如生。另一面墨题明人徐桂〈咏虞美人草〉诗二句,曰:「迎风似逐歌声起,宿雨那经舞袖垂」,既咏虞美人随风起舞之妍姿雅貌,又是借花怀古。诗前有「佳丽」,后添「翠铺」与「霞映」,共红料印三枚。盌心加缀三多瑞果,更显清朗秀逸。足底双方框内蓝料书「乾隆年制」四字宋体款。为乾隆珐琅彩点赞!一、乾隆珐琅彩瓷胎画珐琅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最具特色、最为精美的彩色瓷器。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色彩斑斓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珐琅彩把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艺术集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乾隆珐琅彩瓷将是康,雍,乾三代珐琅彩瓷的制作推到了巅峰。如就是乾隆珐琅彩能够表达的全部意义。此瓶具有极高的代表性,直截了当的欣赏他的艺术之美!珐琅彩瓷代表了瓷器的最高工艺制作,瓷胎、瓷釉、彩料、画工都达到的顶峰!1、乾隆珐琅彩的成就清三代之盛在乾隆帝达到顶峰,同样,画珐琅也达到顶峰。乾隆朝的画珐琅,极尽繁复华丽之能事,色地、百花、开光等装饰大行其道,为了表达“万国来朝”的中土大国的气象,欧洲风格的内容也进入到乾隆朝的画珐琅之中。当然,三代之盛也就绵延到乾隆末年,画珐琅是盛世辉煌的庞大国力下极尽人力、物力才能实现的顶级宫廷艺术形式,失去了这种无与伦比的国力支撑,画珐琅也就衰退下来。画珐琅是专属于清三代宫廷的,尽管在宫廷之外也有画珐琅的存在,但它也是宫廷画珐琅的延伸,从属于宫廷画珐琅的体系,囊括在宫廷画珐琅的制度之中。无论是景德镇的“磁胎洋彩”还是粤海关的“广珐琅”,都是三代盛世里皇帝直接主导、造办处直接参与的宫廷艺术的延伸,涵盖在宫廷画珐琅的制度之中。广东名匠潘淳、杨士章,景德镇名匠宋洁,都在造办处的体系之内,最后也都进入了造办处珐琅作。画珐琅是三代盛世的国力支撑下由皇帝亲自主导打造出来的一个巅峰艺术形式,昙花一现,绝无仅有,代表了清代宫廷艺术的最高成就。

拍了1.5亿元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盌

珐琅彩瓷器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胚、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很多极其优秀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画工也不是一般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专业画师,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最高的工艺水准。珐琅是一种较软的玻璃料,若在里面加上不同的金属氢化物作为呈色剂,并用油调和,便成为珐琅彩。用珐琅彩在烧好的白瓷上绘画,再入炉二次烘烧,即成为美妙的珐琅彩瓷。珐琅彩含大量的硼和砷,烧成后具有强烈的金属质感,色彩种类繁多,表现力极强,深受人们的喜爱。清代珐琅彩瓷器制作考究,由景德镇御窑厂按宫中御样烧制素胎,运到北京由宫中养心殿造办处的宫廷画家绘制珐琅彩,在宫中的小窑经低温二次烧成。珐琅彩瓷极费工时,成本极高,产量不多,多为小件器,全部由皇家垄断。随着晚清的没落,珐琅彩逐步流向了民间!珐琅彩瓷纯系宫中皇帝后妃们把玩的御用瓷,它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兴趣和爱好。皇帝不仅亲自参加图样设计,而且准烧什么,不准烧什么,都由皇帝钦定。宫中造办处珐琅作内更是分工明确,画师、烧造匠师各负其责。所有的技术上几乎是最精湛的。在器物烧成之后,每件物品还要经过皇帝过目品评,最后造册定级,定名入账,陪匣收藏,甚至藏于何处,皇帝都有十分具体的安排。此时,珐琅彩瓷器在胎质的制作是非常讲究的,胎壁极薄,均匀规整,结合紧密。在如此的胎质上又施釉极细,釉色极白,釉表光泽没有桔皮釉、浪荡釉,更没有棕眼的现象,达到了“白璧无瑕”2、珐琅彩瓷的绘画是其精华所在珐琅彩瓷的胎、彩和造型终究逃不过同时期其他彩瓷的影子,而绘画却有他独特酌一面。珐琅彩的绘画大多出自宫廷御用纸绢画的画稿。据记载,从康熙到乾隆画供奉纸画的名画家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王原祁、蒋廷锡、郎世宁(意大利西洋画家)、冷梅、唐岱、高其佩、袁江、董邦达、金廷标、李世倬、沈晖、袁瑛、王敬铭、钱维城等等。这些名画家的画稿被画工精心地描绘于珐琅彩瓷器上,形神兼备,各具不同的风采。珐琅彩绘的发展有各自的时代特点。康熙时期珐琅彩瓷器:多为色地,有花无鸟。所谓“色地”,是在外壁没有上釉的素瓷,先进行外壁“满器”色地施彩后,再画珐琅。纹饰中以多种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及团花中加“寿”字、开光花卉等为主。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器:先多为色地,后多为白地,纹饰多为山水、竹石、花鸟等景物,同时在绘画中配以相应的诗句,融诗、书、画于一体,别有风味,显得更加高雅。雍正时期还盛行单色作画,如用胭脂红、深兰、墨彩……任选一色成画,颇有中国画风格。这是独创,特别靓丽。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多为白地,早期仍沿袭雍正时期的基础烧制,中期出现了色地开光图案和西洋人物故事画,中晚期出现结合其他彩料和色釉作装饰。晚期由于乾隆皇帝的兴趣偏转向景泰蓝,对珐琅彩瓷不再重视。美轮美奂的画意二、乾隆珐琅彩的特点乾隆朝长约60年,画珐琅的瓷器艺术品丰富多彩,造型丰富多样,乾隆珐琅彩的器型较康熙、雍正时多,尤以瓶类常见,有蒜头瓶、花口瓶、胆瓶、橄榄瓶、玉壶春瓶、长颈瓶、贯耳瓶、螭耳瓶、双连瓶等。其他有茶壶、酒盅、方盒、盖碗、盘、碗等。胎釉:乾隆珐琅彩瓷胎主要由景德镇烧制的素白瓷,也有用雍正白釉薄胎器为胎。据清宫档案载,乾隆珐琅彩有用明永乐、宣德、嘉靖素白瓷为胎烧造的。雍正珐琅多器形小巧精致,到了乾隆时期,陈设类器物增多,多为花瓶,华贵多样,崇尚奇巧,数量超过康雍时期。1、乾隆珐琅彩风格开始多样化第一,承袭雍正后期的绘画风格,诗、书、画与印结合一体,装饰纹样更为丰富多彩,新增有山水人物和仙山楼阁,画中的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的绘画运用了中国绘画的界画法,描绘得精确工整;衬以山水人物,并且诗画相配,显得庄重典雅。第二,开始带有西洋风格的纹饰,绘西洋人物及风景等,西洋绘画技法用于珐琅彩瓷画上,纹饰与施彩技法等方面展现出“西学东渐”之风之盛。第三,乾隆时期瓷胎画珐琅器出现了多种的装饰工艺,“轧道工艺”,又称为“锦上添花”,轧道工艺应是受到江宁云锦花纹的影响,这种纹样不同于雍正时期白地绘制的艺术风格,而呈现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锦中有花,花中有锦”。清乾隆墨彩加珐琅彩「湘西寺观澜轩」摇铃尊它运用多种彩釉及装饰图案,绘制工整,富有立体感,展现出对釉彩颜料运用及绘制技艺的娴熟和高超。彩绘:乾隆时期瓷器彩绘与前朝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集多种装饰手法如绘画、凸印加绘金彩等于一器,显示了乾隆时期珐琅彩制作工艺的高度发展。装饰喜用锦地花卉,有在描金的锦地上彩绘花卉的,也有运用轧道装饰的。装饰题材较雍正时更加丰富,除山水、花卉、花鸟外,还有中国或西洋人物,以及受西方“洛可可”艺术风格影响的各种洋花图案。新增的各种色地、色地开光、色地轧道珐琅彩瓷器,图案繁复。雍正盛行的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白地珐琅彩瓷,此时继续生产,所题诗句和所用闲章与雍正时大同小异。画月季、竹石题“劲节亭亭千尺绿,芳枝长占四时春”。迎首用“翔彩”朱文闲章,句末用“彬然”白文闲章、“君子”朱文闲章。清乾隆珐琅彩鹤寿纹双耳扁瓶画石榴、*鹂常题:“新枝含浅绿,晓萼散轻红”。迎首用“佳丽”朱文闲章,句末用“金成”、“旭映”皆朱文闲章。乾隆珐琅彩诗句的闲章改用矾红彩书写,闲章内容往往与瓷画及诗文相呼应。常见诗文迎首及诗尾闲章多数与雍正时的相同。新出现的迎首章为“佳丽”者,诗尾章为“香清旭映”、“四方清晏”。另有“石竹,山高水长”、“先春,山高水长”、“仁化,山高水长”、“郁心,寿奇香逸”、“泰和,金虎旭映”、“唐和,金虎旭映”。还有仅写二笔的“寿如山高”、“寿如水长”、“高致秋水”、“太平盛世”等。2、乾隆珐琅彩的几大特点第一,乾隆朝画珐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仿古的,也即仿制康熙和雍正两朝的画珐琅。仿古器物能够保持相当水平,具有康熙、雍正两朝画珐琅的基本特点,不足之处乾隆晚期珐琅质量有所下降。第二,仿欧器物,即仿照欧洲巴洛克凤格的造型、花纹和欧洲画珐琅器上的妇婴画和风景画,具备了中西融合特点!

清乾隆珐琅彩开窗西洋人物鎏金八宝纹双耳扁瓶

乾隆时期的艺术品和康熙、雍正时期的作品还是有很大差别,它的繁杂和不惜工本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第三,仿其他工艺的,如仿松石、珊瑚、单色釉、青花等瓷器,景泰蓝,古铜器以及镶嵌等等,可谓刻意追求,煞费苦心,但成功之作颇多。第四,仿动植物的,如造型仿桃、柿瓜、莲花以及海螺等,有的维妙维俏,生动逼真。第五,品种增多,器体庞大,如瓶、尊、兔、塔、炕桌、大缸等等;第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乾隆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用色淡雅、光泽温柔和色彩艳丽、宝光四射的两种新的画珐琅。他的恢弘的艺术作品,也就成了我们人类历史的艺术高地,永远放出光辉,无法超越。乾隆珐琅彩开窗福寿海水纹如意耳抱月瓶3、乾隆瓷胎画珐琅款式特点乾隆珐琅彩款识种类很多,有蓝料彩“乾隆年制”四字双方框或无框楷款。亦有底松石绿釉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款。款识书于白釉地和色釉地两种,以白地为多,色地多为松石绿釉地!乾隆珐琅彩瓷器的款识一般是用蓝彩书写的“乾隆年制”四字款,但款识的排列方式有三种,一种称为“金钱款”,它是按“乾隆通宝”钱币的排列形式,写在足内边沿的。另一种称为“图章款”,它是在双线方栏内用铁线篆,也就是用小篆书写的两行款识。第三种是继承雍正的传统,增添了“锦灰堆”铁线篆四字款,这种款识是整个乾隆时期珐琅彩最流行的一种款识。4、藏品鉴赏:(1)敞口,折沿,弧壁,平底,圈足。内底珐琅彩绘课子图,绘一妇人与孩童庭院嬉戏的场景,主题背景衬以庭堂、山石、桂树,画面流露出闲适淡雅、自由惬意的情趣,体现了乾隆盛世的物阜民丰之态。外底书“乾隆年制”四字宋体款。康雍乾瓷胎画珐琅的生产以量少质精而闻名,它代表了清代瓷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不仅展现出康乾盛世帝王的审美意识,也反映出十八世纪中西文化的交流。它是中欧文明与文化的融合体,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2)本藏品为双耳尊,直口微敞,短颈,溜肩,以下渐广,腹部丰满鼓圆,圈足齐整,肩部对称夔龙耳。口沿部海浪纹、缠枝灵芝纹、如意云头纹三层纹饰皆以双弦纹相隔,肩、腹部满绘缠枝莲纹,取其“清廉”之寓意,意在警示当朝大臣为官应如清莲。花朵硕大饱满,枝叶翻转婀娜,图案繁而不乱,极富层次感,上下穿插绘制八吉祥纹饰,以“之”字形轮流排列,严格依照藏传佛教法式,逆时针绘制轮、螺、伞、盖、花、罐、鱼、肠。足胫部莲瓣纹、卷草纹亦为双弦纹间隔。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三、乾隆珐琅彩的创新乾隆时期珐琅彩工艺获得了极大发展。其一,中西结合,绘画取得极大进步!在郎世宁的影响下,西洋画法崭露头角,油画中的透视,阴阳向背与凹凸感就不仅出现在纸绢画上,也出现在珐琅彩瓷器的绘画上。珐琅彩绘上有用矾红勾画面部的,用不同浓淡、深浅、颜色表现人物衣衫,配景极为传神。其二,“锦灰堆”画法的大量运用。锦灰堆,即规矩花的几何纹饰,繁缛而精巧,就是在一种彩色质地中用各种颜色绘制各式各样的织锦纹、丝绸纹和其他花纹,花纹中又添绘各式各样的缠枝花和其他图案。“锦灰堆”这种繁密的华丽是乾隆在位时的流行时尚,而且愈演愈烈。乾隆后期,“锦灰堆”内还要根据画意的主题描绘大开光,再有多个小开光的也不新奇。开光内绘画山水、人物、诗句种种,极尽奢华之事。极尽奢华之事一定繁复到无与伦比!“锦灰堆”的解释:「一种彩色质地中用各种颜色绘制各式各样的织锦纹、丝绸纹和其他花纹,花纹中又添绘各式各样的缠枝花和其他图案,所以也叫“锦上添花”」。“锦灰堆”工艺在乾隆时期大量运用,可见其制作的巧妙,“锦灰堆”定义为规矩花比较合。乾隆珐琅彩寿字香薰装饰效果极其美丽壮观!也有藏家认为,乾隆的作品繁复而走向俗气,失去了雍正的高雅,从艺术的拥有者和创成者来说,他们的艺术修养是与时俱进的,西洋文化的结合,使得乾隆的作品,充满了创新和活力,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乾隆皇帝在位60年,经济繁荣,他本人崇尚奢华,酷爱各种工艺品,对烧制瓷器亦是刻意求精,加上督陶官唐英的干练与才能,使乾隆时期的官窑器普遍繁复而奢华。“锦灰堆”制瓷技术的失传,也就顺理成章,我们缺少了热爱艺术的乾隆皇帝,他的恢弘的艺术品,也就成了我们人类历史的艺术高地,永远放出光辉,无法超越。乾隆珐琅彩花鸟大盘,尽显“锦灰堆”技术的气派长期以来把“轧道工艺”称为“锦上添花”应该有偏差!轧道工艺”,也叫扒花工艺。扒花又叫粉彩轧道,所谓轧道,又叫雕地,宫中称锦上添花(应该是误解),景德镇艺人谓耙花。它先在白胎上均匀施一层色料,如红、*、紫、胭脂红等,再在色料上用一种针状的工具轧出细如毫芒、宛如锦纹的凤尾纹,最后配以花鸟、山水等图饰或开光图饰。,工艺之繁复,品味之高贵,为了表现完美、不惜工本的皇家气魄。乾隆是清代*治、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给材料成本高昂的珐琅艺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种极端华丽的瓷胎珐琅装饰艺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四、乾隆珐琅彩的艺术表现乾隆的珐琅彩有许多,民间收藏的更多,相互比较,才能理解乾隆珐琅彩的艺术性和工艺的繁复性!此展现了典型的乾隆珐琅风格,花卉精美,装饰富丽堂皇,尤显珍贵。瓶身饰四圆形开光,内绘庭院景致、四时花卉,巧妙动人,和谐统一,构图典雅,寓意吉庆长寿。四时花卉,以南天竹及水仙代表春天,以蜀葵象征夏天,以萱草及罂粟寓意秋天,以终年花开的玫瑰和常青的翠竹表现冬天,精制白瓷绘饰入微。瓶肩所绘螭龙纹带,所施釉彩新奇,颜色多样,艳丽瞩目,细如仰莲瓣纹等副纹饰也施有五色,真是设计出奇,做工神奇。内廷造珐琅器常见四字楷书年款。景德镇则常署篆书六字青花款,偶以白地、甚或松石绿地釉上蓝料四字款替之,在中国众多的瓷器中,有一种瓷瓶,它身姿清秀、曲线曼妙,与梅瓶、赏瓶并称“瓶中三宝”,它就是玉壶春瓶。玉壶春的造型的确柔美,就如此瓶一样秀巧典雅,曲线隽美多姿。宝石红釉做地,以珐琅彩绘一树寒梅,依叠石横欹盘出,虬干老辣苍劲,枝头吐萼含英,布局疏朗,气息清新。绘画精细,彩料妍丽,白梅构造为五瓣单层,花萼以*料敷染,花瓣略染胭脂红、绿色珐琅料,朵朵粉嫩宜人,极为清雅,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丰韵傲骨,并与鲜红色地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富具立体效果。所敷施霁红一色宝光内蕴,纯正妍丽,凝厚莹亮,为有清一代霁红釉之典范。其上叠石晕染蓝料,质地湛亮透明,灰紫梅干点染青苔,苔点为绿釉上加染白料,形成苍雅浑厚之感。凡施彩之处表面皆有开片纹,为清宫雍干之际珐琅彩料之特性。底施白釉,莹润坚致,彰显非凡丽质。远观之,风格清丽,气韵隽逸,彰显了乾隆珐琅彩之精巧、秀雅和大气!五、古月轩的疑问“古月轩”的瓷器是清朝留给我们最大神话,也可能是民国的商人制造的最大神话。传统的观点把“古月轩”泛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等朝的珐琅彩瓷器,其得名说法颇多,一说、清宫中有胡姓画珐琅彩画师,拆其姓氏得名;二说、清宫中有画“料器”名家姓胡,乾隆御制瓷仿之;三说、乾隆朝宫有古月轩,历朝御瓷皆藏于此等等。(把珐琅彩全部归于古月轩是个错误的论点)古月轩的事实1、乾隆时期所有珐琅彩瓷都不见署‘古月轩’的,社会上也未有被确认的。顶级的珐琅彩更与“古月轩”无关。2、“胡姓”人名之说更加牵强。清宫监造的官员如年希尧、唐英、臧应选等,也未见有用他们的姓氏命名的款,更不必讲画师、窑工了。3、“轩”是“库房”的说法,据考证圆明园有无此处已无从查考!种种迹象表明,“古月轩”与清三代“御制的珐琅彩”没有任何关系,那它也不会空穴来风。“古月轩”的作品和官窑的“珐琅彩”对比不是一个级别.民国的古月轩皇家的珐琅彩在圆明园被抢之前,民间难见真容。只有年以后(咸丰十年),珐琅彩不在神秘,面世于众。自从这以后,民间见到顶尖珐琅彩和洋彩(粉彩)艺术品的机会越来越多,制作水平大大提高。这时景德镇的“官窑”属于应付的状态,这就给民间制作和仿制官窑瓷器创造了机会。从工艺角度看,只要标注“古月轩”款识的瓷器,都有自己明显的特征,彩料高高堆积,有着粉彩的特征,又和官窑的粉彩有区别,既不是珐琅彩,也不是粉彩(洋彩),给他划为“重工粉彩”其实很恰当!但是从料器(料胎)上看“古月轩”的款识,又有着珐琅彩的韵味,可见“古月轩”这个名号,在乾隆时期已经叫上了。“古月轩”自乾隆开始就有这个品牌了,从做“料器”鼻烟壶开始,虽然很有地道,但和乾隆款识的料器还是无法比拟。乾隆的古月轩在民间他是天下第一,也是人人追崇的对象。所以,以讹传讹,他就成了珐琅彩的代名词了。但是民间高官们和富豪们又有对美和艺术的需求,占有皇家的“珐琅彩”是不可能的,但是占有民间的“古月轩”的鼻烟壶却有这个可能!珐琅彩的原料实在太昂贵,用在小小的鼻烟壶上,也许“古月轩”成为一个标志!(皇家专有的料器珐琅彩,都是极其的精美)乾隆晚期开始重视粉彩,珐琅彩的制作就交给了景德镇的御窑,工匠们拿着宫廷画师的样稿,比葫芦画瓢,也算完成了一项使命。其结果:(一)乾隆后期的珐琅彩作品都是充满的工艺和匠气,用繁复的工艺,掩盖画片上的艺术。再也没有雍正在白瓷素面上大胆用笔和用色的勇气了。从艺术上看,雍正的珐琅彩一定是宫廷知名画师亲自操刀,当然也有顶尖的工匠在宫内作画。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要靠艺术的鉴赏力来区别。大师亲自作画的瓷器,其艺术性已经不差于宫廷画院的院画了,仔细对比雍正时期顶尖的珐琅彩,许多就是大师的直接作品!(二)宫廷的顶级艺术制作,被工匠们掌握,“古月轩”的技艺,应该从那时开始慢慢发展。也许就是胡家挑起了“古月轩”的重任,一直传到晚清。从乾隆晚期到清朝被推翻,不过百年的光景,这百年这是中国开始被外来势力打开中国闭关自锁的大门。“古月轩”所表达的艺术特点没有“古月轩”也会有更多的品牌出现,只不过他能做的更好,更精美。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我们不得不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开放港口,开放贸易使得瓷器大发展,瓷器的外销促进了民窑的发展,广彩、浅绛彩都应运而生。民国“古月轩”的实例,“雍正年制”兰料方印款

民国打雍正乾隆的款识很正常,要耐心区分!

瓷尊直口、溜肩、圈足,瓜楞石榴形,十二生肖分两组彩绘於器表六面,翻口泥金,足胫描金,披肩缠枝菊花为饰,是物造型规整,成双作对,藏置於案,雅趣横生。虽然瓷器素胎的制作和御窑在也无法相比了,但是民间的生产获得大发展,仅仅一个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就从中国运走了二千万件瓷器。瓷器成了欧洲的奢侈品,“古月轩”又被推崇,他的风格也符合西方的审美,“古月轩”的瓷器成为西方人眼中顶尖的艺术品在所难免。民国二年,欧人施得之由胡姓制瓷匠人处得仿三代古月轩珐琅粉彩瓷一批二百緇件,瓷质上乘,釉面光洁,用彩绚丽,绘画精美,直比雍乾官窑,加之书雍爱官款,几达乱真。行内人士名之为施得之古月轩瓷。古月轩到了民国大量仿制,施德之也开始投入巨资仿制“古月轩”。其人拉脱维亚人,原为俄国*人,日俄战争时期随*驻防哈尔滨,退中役后,来上海开设古董店及施德之药房,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以“十滴水”大王著称,获利颇丰。

施德之的古月轩

其醉心于中国古董,对瓷器特别是彩瓷颇有研究,特别出资聘请清宫遣散的造办处彩瓷绘画高手珐琅彩瓷器,多署“古月轩”款,物华精美至极,代表了民国时期瓷器工艺美术的高峰。施氏“古月轩”瓷具有鲜明的特点,胎体极为轻薄,釉面滋润清透,而最为典型的是其纹饰布局,极为华丽繁复,善用各式开光,绘画精细,花鸟草虫、仕女儿童,无不分毫毕现,神态生动,并有题诗画面搭配,诗句落款多为乾隆时期当朝大员,如“刘墉”等,具有文人画的意趣。此外“古月轩珍”款识多藏于团花纹饰中,设计巧妙,可谓别具匠心。从”施德之“的仿瓷来看,古月轩也不是民国所创。古月轩的结论总结为,乾隆晚期景德镇的胡姓艺人,开始创制自己的品牌,从料器的鼻烟壶开始做起,直到名声大振,连官家都请他制作一些顶级的鼻烟壶,到了清朝的咸丰时期,开始涉足瓷器制作,清朝末期达到顶峰,成为官员和富豪们收藏重器,加上后人的推波助澜,民间就把“古月轩”成为清三代珐琅彩的代名词。六、乾隆洋彩1、乾隆洋彩的创新“洋彩”,顾名思义是与西洋有关。洋彩瓷因其原料珍贵、工艺繁杂、精美绝伦而被称作“彩瓷之冠”,与“彩瓷皇后”珐琅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乃盛清宫廷工艺的旷世杰作,是乾隆至爱,藏之于乾清宫,供皇帝闲暇赏玩,是极其珍贵稀有的艺术精品。“彩瓷之冠”是对洋彩瓷器的一种形象称呼。身份地位尊崇的洋彩瓷器受宠于宫廷,从创烧到衰落都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为皇家所独享,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洋彩瓷器创烧于康熙年间,兴盛于乾隆盛年,然最终失传于宫廷封建社会。作为中国古陶瓷顶峰时期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蕴涵着皇家的艺术性情,显示着皇权至高无上的尊严。清乾隆松石绿地洋彩苍龙教子祥云海水纹天球瓶曾为雍正、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的督陶官唐英曾这样表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所用颜料与珐琅色同」清宫珐琅彩瓷分两类:一是瓷胎画珐琅(珐琅彩),一是瓷胎洋彩,两者均是盛清时期宫廷工艺的旷世杰作,深受清高宗宝爱。《活计档》中将瓷胎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同时归入"乾清宫珐琅器皿"。《陈设档》将瓷胎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同时归入"乾隆款瓷胎"项下,说明二者的关系密切,洋彩在陶瓷分类上属珐琅彩类,是一种运用西洋绘画技法与装饰的彩瓷。乾隆皇帝爱好广博,藉以御窯厂之能工巧匠,以瓷为胎,敷设彩釉,借鉴西洋,遂成洋彩一项,是为中国彩瓷之名品。洋彩瓷烧造技术与色彩发展,当属雍正朝及乾隆朝初年景德镇御窖厂督陶官唐英之功。提及高宗曾于奏折朱批为何乾隆五年以前所烧瓷器远逊于雍正年间所制者,经此严厉责问后,洋彩烧造突飞猛进,乾隆六年后唐窑所造之器,已臻完美。乾隆洋彩菊花花卉梅瓶洋彩瓷取材西洋装饰技法,融入中国传统纹饰,需高超工艺且精准施作,成品新颖异趣,繁美雅丽,然寥若晨星,极是珍罕。2、洋彩与画珐琅的区别洋彩与画珐琅,都是采用珐琅釉。长期以来被混为一谈,其实二者之间从制作地点、绘法、纹饰、题词、印章、款式等都有所不同;民国以后"洋彩"又被误称为"粉彩"。成对的洋彩与画珐琅瓷器,瓷胎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大多成对制作,二者表现手法有所不同,瓷胎洋彩的形制、纹饰、构图与处理细节,几乎完全一样。而瓷胎画珐琅,外形虽一致,但纹饰却不尽相同。这种完全相同与同中有异的特征,成为辨识瓷胎洋彩与画珐琅的基本依据。以洋彩命名是依照清宫档案中所记,以划清洋彩与画珐琅的不同,并纠正"粉彩"一辞之谬误。洋彩瓷器主要特点1、使用了西洋明暗光点装饰图案,主要以光点表现圆状物体。2、花卉叶纹上大多以白料渲染,表现出枝叶的光影明暗,此绘法未使用于瓷胎画珐琅之上。3、人物纹饰明显采用了西洋明暗阴影透视技法。4、西洋花卉的使用,如洋菊与洋莲等,部分纹饰应用了西洋花草藤蔓纹饰图案。清乾隆洋彩八吉祥宝相花花觚乾隆盛世的洋彩瓷器乾隆朝洋彩瓷器多以传统山水、折枝花卉为纹饰,以珐琅白料渲染出花卉的浓淡与层次,设色艳丽,风格与同时代宫廷画家相似。洋彩与画珐琅器上的山水或折枝花卉纹饰虽然相近,但两者所饰诗文与印章完全不相同。画珐琅以唐宋明诗文为主,洋彩则完全采用乾隆皇帝御制诗及钤印代表皇帝身份的款记,如“乾隆辰翰”“惟精惟一”等。

清乾隆洋彩开光镂空“四时富贵”图象耳转心瓶

“锦上添花”纹饰与技法所谓锦上添花,就是在密布锦纹的隙处,再添纹饰。乾隆六年开始,大量使用于画珐琅与洋彩器上锦上添花纹饰,分剔地锦纹与描画锦纹二种,剔地锦纹:纹饰微凹,描画锦纹:则略凸!二者皆精雕细琢、笔触细腻,将各式锦地纹饰(凤尾形卷草纹、卍字锦纹、绣球花纹、六角龟甲纹、方形柿蒂纹、花叶纹,以及修饰边沿的莲瓣纹、回纹、云纹等)剔工精妙,一丝不苟,将锦上添花工艺美学推到极致。*斧神工的转心瓶为配合乾隆帝艺术创作旺盛的企图心,身为御窑厂的督陶官唐英费尽巧思,屡屡开创新样,博取君心。自乾隆七年始,瓷胎洋彩制品益趋精细,讲究镂空、穿透、旋转、层层相套、纹饰多样;制作工序困难、复杂、奇巧,极富挑战。创制的“玲珑镂空转心瓶”被后世誉为*斧神工之作。清乾隆洋彩透云蝠内八仙贺寿玲珑转心瓶乾隆八年四月二十一日唐英在《恭进奉发及新拟瓷器折》中提到烧造九种新样式进呈,这些新样皆可从现藏瓷器一一对照得出。洋彩是十八世纪清宫与西洋文化交流互动而产生的艺术珍品,是雍正乾隆时期清宫对运用西洋绘画技法描绘的彩瓷的创新,洋彩的绘画设色妍丽繁缛,有别于传统技法,更需要画工高超的绘画功底与丰富的经验。清乾隆洋彩浅蓝地宝相花象耳盘口尊唐英在乾隆八年奉谕编撰完成的《陶冶图册》第十七编“圆琢洋采”中曾作如此评述:「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须素习绘事高手,将各种颜料研细调和,以白瓷片绘染烧试,必熟谙颜料、火候之性,始可由粗及细,熟中生巧,总以眼明、心细、手准为佳。所用颜料与法琅色同」。清乾隆御窑*地洋彩开光“四时富贵”图碗清乾隆矾红地洋彩八吉祥高足莲托供品(八件)因此,每一件洋彩艺术品留存至今都是中国最高制瓷技术的见证!明天继续《细说清代瓷器》(十八)-乾隆的粉彩艺术年06月06日于山东省济南市大观园!okallmight

1
查看完整版本: 细说清代瓷器十七乾隆的珐琅彩与洋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