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街道社区,在农村的田间地头,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一群基层*法干部,他们调解民间纠纷,使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他们对社区服刑、刑满释放等特殊人群进行有效管理和细致服务,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他们持续不断地开展普法教育,让法治精神润物无声;他们向困难人群开展法律援助,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他们日复一日地努力工作,为基层*委*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他们用无悔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擦亮了司法行*的徽章,他们的名字,叫司法所长!
近日,我们将在这个平台上展示全市基层优秀司法所长的工作风采,在这个平台上展示的只是赤峰市多名司法所长群体的一个缩影。让我们来认识他们,感受他们的辛劳,体认他们的情怀,进而理解、支持基层司法行*工作;让我们像他们一样,以自己平凡而有意义的工作为平安赤峰、法治赤峰建设添砖加瓦,共同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如一
——林西县五十家子司法所所长王利
55岁的王利是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司法局五十家子司法所所长,在基层工作二十多年,摸爬滚打,积累的是酸甜苦辣,伴随酸甜苦辣的,是“全国模范调解员”“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全区司法行*系统十佳司法所工作人员”“赤峰市十佳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的收获。
不忘初心:每天都在调解一线
21年前,王利参加镇里的农田水利建设会战,遇到了交通事故,失去了左腿。出院后,镇里的领导找他谈话,问他要不要换一个比较轻松的工作岗位,王利谢绝了领导的好意。因为他热爱我的家乡,他热爱乡亲们,不想停下来,他说:每当想到我的工作可以让乡亲们过上安宁祥和的生活,再大的困难我也能克服。
事故发生后,王利上下班只能拄着双拐,领导看着心疼,就帮他申领了一辆残联的可摇助力车,从家到单位有一里多路,每到冬天天气冷,春秋风沙大的时候,王利和他的助力车就吃不消了,孩子心疼,所以每天上学前都把他送到单位,放学后再从单位推回家里。但是这样时间长了,既影响他的工作也影响孩子上学,于是王利就把助力车换成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本以为这下可以把交通的困难解决了,然而麻烦接踵而至,三轮车平衡性不好,走在村里的土路上,车说翻就翻,王利一个人抬不起来,总要想办法求助别人来帮忙。然而就是这辆摔了他无数次的三轮车,陪了他11年,直到后来有了四轮代步车,才退休了。
除了司法所长,王利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五十家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五十家子镇是林西县辖区最大的镇,也是距离县城最远的镇,东邻巴林右旗,北接西乌珠穆沁旗,基本是全县工作量最强、工作难度最大的乡镇。从事调解工作近三十年,经王利调解的矛盾纠纷就有多起,光是调解工作笔记,就记下了多本。
做了多年的调解工作,王利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只要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鸡毛蒜皮的事也是大事。在处理的案件中,有这样一起赡养纠纷:有一位85岁的老人,有七个子女,却老无所养,七个子女为赡养费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老人找到了司法所,王利联系了老人的子女们进行调解。在调解现场子女们答应每人每月支付元赡养费,结果支付了一段时间就没人再给老人赡养费了。老人无奈又找到了五十家子司法所,所长王利经过与老人子女多次沟通,发现想让老人子女主动支付赡养费已经不容易了,于是这一次与老人商量,通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来保障老人及时拿到赡养费。通过与法院联系,提供情况,现在老人的赡养费已进入法院强制执行阶段。
牢记使命:以各种方式化解矛盾
在乡镇司法所,这样看似不大的矛盾纠纷比比皆是,但就是这些小事,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得当,就会引出刑事案件,引起群体上访,破坏社会治安,扰乱工作秩序。处理及时得当了,就会烟消云散,恢复平静生活,不能小视。也有很多矛盾纠纷,通过及时调解,预防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去年王利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成功调解一起轻伤案件,伤者得到了赔偿,责任者避免了入刑,也避免了可能的公安刑拘、检察院批捕、法院判决、监狱改造、两个家庭变故等一系列问题。人民调解工作以和谐的方式化解矛盾,是处理矛盾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法。这20多年经他成功调解的多件矛盾纠纷中,没有一起矛盾激化。
王利不断总结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调解风格,他风趣、幽默、但对原则问题又一丝不苟。由于经常主持调解,比较擅长促进各方配合,促使各种调解力量形成整体优势来解决问题。正是在一个个矛盾的顺利解决中,王利走进老百姓心里,成为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守护者。
除了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对司法所各项工作王利从不放松:定期对矫正对象进行走访,及时与矫正对象谈心谈话,遇到行动不便的矫正对象,就上门服务,每月到矫正对象家里进行指纹录入;帮助刑满释放人员解决生活困难;义务帮助群众撰写合同、诉状,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及时进行法律援助,这一份份工作都是王利亲力亲为,他深感肩上担的责任重大,一时一刻从未懈怠。
及时充电,永远做法律上的明白人
法治宣传,是司法所的一项重要工作,王利不是法律科班出身,只是高中毕业生,但作为一名基层司法所长,不懂法律知识是不行的,俗话说干啥学啥,干啥吆喝啥,王利一切从头学起,报考了函授法律大专班,每天工作之余,只要有时间,就抓起法律读本开始学习,只有自己通了,才能将法律知识宣传给人民群众。针对群众法律意识不强的现状,他在坚持先学一步的前提下,把普法作为提升群众法律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教会群众们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宣传宪法、民法、婚姻法等法律知识,特别是每逢“3.15”、“12.4”特殊的日子,你就会发现他都是走村串户地在进行法制宣传,帮助解答老百姓的各类法律咨询,成了群众的免费法律顾问,到中小学上法制课更是家常便饭,现在镇上的小学生们见到他都亲切的叫他“王老师”。
一颗红心,为民服务的精神代代相传
2年,镇里开展土地荒山承包和转包工作,当初村民承包荒山多家签一份合同,导致土地界限分不清,出现了许多矛盾,王利先后下乡调解13次,一个矛盾最长耗时了半年多,终于让大家都有了满意的调解结果。调解工作完成后,涉及土地荒山承包和转包的份合同都需要逐一签订,签完的合同还需要到县公证处进行公证,王利拄着拐杖,没办法拿着那么多的公证文书,所以他让10岁的儿子当助手,从镇到县里近百里的路程,他带着儿子往返16次,终于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局里的同事们都说:“他们一老一小来办公,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理论学习:点燃信念之火
林西县司法局副局长程春林说:“每次司法局开会、培训,王利所在的五十家子镇司法所距离县城最远,但他都是最先来报到的那个人。”
多年来,王利每天坚持学习2个小时;20多年来每天坚持写工作笔记,至今已写上百本;每年为群众代写文书多件,这就是王利的工作日常。
问及王利哪有时间做这么多事情?王利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我的生活为事业和工作放弃了很多,我不玩电脑、手机游戏,不打麻将不打牌,电视剧都很少看;不参加社交圈、朋友圈、战友圈、同学圈;再忙每天也坚持锻炼身体,我现在的状态就是忙和静,工作状态非常忙,同时生活方式简单,保持内心的平静。”
王利是有理想、有信念的人,是让群众感受到光与热、感受到温暖的人。笑脸安详的老人、欢乐奔跑的小孩、和睦友善的邻里……这些都需要像王利一样奔走在基层司法行*一线的人。
赤峰市司法局每天通过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