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问,水仙是选兰香好的,还是丛味好的?
很想打趣她一句,小孩子才做选择,我们成年人全都要!
玩笑归玩笑,事实是,既有兰香又有丛味的水仙,肯定为首选。
要符合两者兼具的水仙,不仅树龄要到位,山场不能差,工艺还得顶尖。
纵观武夷山,能出丛味的水仙树龄保底要50年以上,丛味还不能低级,起码也要是木质味,山场就得划片到慧苑坑。
能满足50年树龄,生于慧苑坑条件的水仙茶树已然是凤毛麟角。
在制作上需保证一点纰漏不出,把兰香锁在汤底的同时,还能保留木质丛味。
综上分析,兰香与丛味兼具的水仙,要达到天地人和的协调统一。
《2》
这种老丛水仙可称之为“花香丛”。
花香丛,是工艺和树龄兼具的水仙,可算是人和自然合力之下诞生的优质作品。
我们连续几年安利的慧苑坑花香丛,就属于把花香和丛味比例调配恰到好处的老丛水仙。
前三水,花香显,丛味藏匿于香气的尾段,茶气在口腔中流转,能感受到丝丝缕缕山林草木的芳香。
后三水,花香减弱,刨动深山老树皮的味道跃然于唇齿之间,一比一复刻原始自然的清雅之气。
在品饮的过程中,花香和丛香不争不抢,其中一人为主角时,另一人甘心做配,而且它们的交融和谐,缠绵悱恻,一点点吐露芬芳。
但是,大多数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在得不到最优解时,退而求其次,两者择其一。
《3》
对于一款合格的水仙来说,兰香是标配,做不出品种香的水仙就不是好水仙。
现在很多水仙主打粽叶香、纤维感,倒也不能否定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总归成不了高水平的水仙。
一款水仙要能做出优秀的兰香,需晴天采摘,日光萎凋,把水走透,把茶焙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如有一环缺失,做出的就是香气表现平平的粽叶香水仙,其卖点不如兰香水仙。
况且,粽叶香并非水仙独有,那些大叶片粗纤维的岩茶品种也能出粽叶香,比如梅占。
或是不论什么茶树品种,但凡青叶采老了,焙火比较足的情况下,品种香微弱不明,剩下的就是茶叶自身的草本味,也就是粽叶味。
粽叶味常见,兰香却不常见,顶级的兰香水仙更是少之又少。
兰香不轻浮,不仅闻汤面有香,水底亦有香,盖香、挂杯香浓郁持久,整泡水仙度无死角展现出清透靓丽的兰花香,迷醉人心。
能有此兰香水仙作为选择,绝对是人生之幸事。
《4》
丛味,则要上升到老丛水仙的层面,要求则更为苛刻。
如果兰香要依附于工艺实现,为主观条件,那么丛味则完全依赖于树龄,属客观条件。
工艺可以通过后期修炼来提升,而树龄只能靠时间养着。
一岁一年,人为不可控,只能遵循着大自然丝毫不留情面的章法。
所以,丛味较之兰香,更为稀缺难得。
在市面上,老丛水仙的价格也高于兰香水仙。
特别是带着正岩山场气韵的老丛水仙,那质朴无华、耐人寻味的木质香,成为老茶客们大道至简的高境界追求。
有人给出结论,老丛水仙是岩茶的终点。
《5》
水仙的世界里,兰香和丛味,就像爱情里的白月光和朱砂痣,令人珍视无比。
如果非要选择其一,那要看情境和需求。
比如,在茶叶竞赛中,斗的是茶香的品种特征,比的是香气的清晰度,拼的是独树一帜、脱颖而出。
这时候就要选兰香出色的水仙去参赛。
有过丰富参赛经历的茶农说,除非是老丛水仙的专项比赛,不然拿纯丛味的水仙去比赛,基本活不过初选。
要是日常品饮,初学者偏爱兰香水仙,我们也会建议岩茶小白先从喝懂水仙的品种特征起步。
而且能完好保留兰底的水仙,一般是中轻火炭焙,对口轻的岩茶小白来说也更为友好,更容易接受。
老丛水仙则要求喝茶人具备更高的岩茶鉴赏能力,能喝懂丛味需要相当深厚的岩茶功力。
在喝茶的基底没有打牢的情况下,接触老丛水仙,容易掉入商家设置的各种坑里。
当然,老丛水仙的价高,不仅要懂得喝,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6》
面对兰香水仙还是老丛水仙时,该如何选?
答案不是A或B,没有唯一性。
看个人喜欢和能力。
幸运的话,还有C选项——花香丛。
在喝茶人要做出选择的背后,依然是我们对这个行业的深思。
要到什么时候,武夷山做茶人能加倍重视水仙,把款款都做成精品,那喝茶人便不再纠结于选择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