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关于今天讨论的这个话题,前几天刚好有刷到类似的文章,其核心观点是“有茶就喝,你不用懂茶,关键是茶叶水很深,你想懂也懂不了,又何必浪费时间!”
不得不说,这种观点,有点丧。
这种观点延展开来,就是:有衣服就穿,不需要什么个人审美;有饭菜就吃,不需要满足自己刁钻的味蕾;有人娶就嫁,不要讲究思想灵魂身份地位外表颜值。
简直是低欲望主义者的价值范本。
喝茶的人究竟要不要懂茶,这是很多茶友爱聊的话题,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针对这个问题对自己进行灵魂拷问。
辗转反侧之后,还是斩钉截铁地觉得:
要!
茶,不止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它从物质需求进阶到精神享受,我们当然需要有与之匹配的人文认知。
这就是牛饮与雅品的区别。
这就是村姥姥与贾太君的区别。
牛饮的人可能就是把茶当做有味道的解渴的水,囫囵吞枣,不知其味,内心没有丝毫欲望想弄清楚这泡茶好不好喝、应该欣赏它什么。
雅品的人在喝一泡岩茶时,他更愿意去了解这泡茶,它的品种、山场、工艺,体会到什么样的香气与滋味。
而你想要把这些因素弄清楚,唯一的方法,就是,多喝,学习,钻研,摸索。
学多了喝多了,自然就会了。
其实并不难。
《2》
有一部分人,觉得,懂茶是专家的事情,我们普罗大众就适合埋头苦喝,说不定有一天就顿悟了。
确实,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的确要专家来做。
然而,专家有专家的工作,闲人有闲人的玩艺。
虽然专家负责了专业的行业科研,却并不妨碍我们在日常品茶中抱有一丝研究茶叶的兴趣。
这让我想起读书时代,要学会一个知识点,必须先要理解其中的道理,研究它的规律,才能融会贯通,切忌死记硬背,以后换个题面又不会了。
所以,有的学生学习特别轻松,而有的人则下了很大的功夫,成绩却不高。
我们喝茶时也是如此。
首先我们是喜欢岩茶的,带着兴趣去喝茶。
其次我们大致理解和掌握岩茶的基础知识,品种特征、香气呈现、好坏之分等。
这些,都是很简单的,很粗浅的茶理论,并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就能弄懂。
只需要喝茶的时候,细心一点,多听几耳朵,多问几个问题,就能得到答案。
在学习武夷岩茶知识时,不要埋头苦喝、死记硬背,只要融会贯通、游刃有余。
兴趣拉着我们前行,去靠近和探索我们喜欢的事物,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主动去认知、去学习不好吗,何必要被动着等哪一天顿悟呢?
或许压根儿就没有这一天!
《3》
开放的人,心态永远是好的。
封闭的人,老觉得全世界都是他的敌人。
我们喜欢岩茶,所以愿意去了解岩茶,那些没有感情的喝茶机器是很难与我们共鸣的。
既然爱茶了,怎么可能不想着去懂茶呢?
我觉得这是情到深处、水到渠成的事情。
就像你真心喜欢一个人,怎么可以不去操心他的喜怒哀乐,温饱饥寒。
况且现在岩茶市场混乱、茶叶品质良莠不齐,身为一只“鹿”(典故出自《鹿鼎记》),更需要多懂些门道,擦亮眼睛。
一个旧友来闲聊。
他的相机摔了,前面保护镜头的那块玻璃碎了,而镜头是没啥问题的。
他把相机送去修理,对方开口要元的修理费。
他是外行,不太懂行情,但是留了心眼。
他记得之前在朋友茶庄结识了一个摄影发烧友,便把相机拍照发过去请教,结果人家说换个玻璃镜头而已,百元内可以搞定。
这位旧友感慨:好险,差点被坑。
在一些没有规范和秩序的行业上,我们的确很容易踩坑。
武夷岩茶就是这样的行业,我们在一边踩坑,一边前行。
坑踩多了,难道就不允许我们多一些防备,多些心眼么,既如此,就多花点时间,懂一点茶呀。
(画外音)李麻花:不爱学习的都是学费交得不够多的。
《4》
李麻花在武夷山闲逛的时候,碰到过一个拍视频的男生。
他带着团队来武夷山拍摄素材,闲暇之时坐一起喝茶。
喝茶时,掌柜会问他,“你觉得这泡茶如何?”他非常认真地一口,沉思片刻,露出浩然弟弟标志性的羞涩笑容,说,“不知道,我不懂。”
换了一泡茶,茶掌柜又继续问他同样的问题,他依然很认真品尝,仍是回答“不知道,我不懂。”
后面继续喝了两泡茶,他回答如故。
最后,李麻花问他,“今天喝的四泡茶,你最喜欢哪款?”
他仔细想了,回我,“第三款,味道很特别。”
于是,话题便由他喜欢的这泡岩茶,聊了开去。那个下午,他从一个不懂岩茶的小白,晋级为喜欢喝兰花香水仙的小白+,实在是可喜可贺。
看,一个不懂茶的人,尚且懂得自己的本心,能一口说出自己的好恶。
每个人只要用心喝茶,就不会对茶一无所知,我们需要懂茶,何尝不是在懂自己的内心呢?
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味道什么风格的茶,遵从内心,至少不容易被别人被商家左右。
懂不懂,和想不想懂,是两回事!
《5》
大家也许会认为,岩茶太难懂了,喝一辈子都不敢说自己懂。
你们所谓的“懂”,是什么程度的“懂”?
是真懂,而不是装懂。
懂茶就一定是专家,专家就一定懂茶吗?
NO!
当然,岩茶圈里确实很多不懂装懂、沽名钓誉之人,他们的存在,让我们对标榜“懂茶”之人产生排斥与防备心理。
他们所谓的“懂茶”,很多是道听途说、自我演绎,并没有深入原产地探究,只是在每年的茶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