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瘦西湖,这是我多年的梦想。因为妈妈曾就读于扬州农学院干部速成班。妈妈是个非常热爱学习的人,她抗战时即参加革命,在革命队伍里,一直觉得自己没文化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当组织上让她去扬州农学院学习时,尽管已有孕在身,还是没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这一来,我就成了诞生在农学院的婴儿。怕影响学习,她为我找了个奶妈。奶妈张玉珍是个拖着两长辫子的漂亮的扬州女子,据说她是为逃避嗜酒丈夫的家暴而出来的。因为母亲的描述,瘦西湖成了我儿时的梦想。蓝天、白云、高大的道旁树,澄碧的湖面,油光晶亮的小篷船,宫殿式的亭台楼阁,还有一个长辫子的漂亮女士和一个短发的年轻妈妈每逢周末,都推着婴儿车漫步在湖滨大道上。
渐渐长大后,我还知道玉珍妈妈待我非常好。每到傍晚时,她会抱着我站在租住的小楼栏杆旁,眺望放学回家的妈妈。当我生麻疹时,两眼常被眼屎封着,玉珍妈妈就不时轻轻地用舌头舔着我眼睛,并按照医生要求,注意自己饮食。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我安全地度过了危险期。所以每当看到那些因麻疹而瞎眼麻脸的人,我就想起了玉珍妈妈,想起了美丽的瘦西湖。于是,瘦西湖亦成了玉珍妈妈,玉珍妈妈也成了瘦西湖,我竟分不清谁是谁了。
长大后,我虽多次想来找她,来看她,但终未能如愿,亦托先生来找过,还是无果。如今,我终于站在了瘦西湖边。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世沧桑,母亲已离世,玉珍妈妈,你却在何方?泪水朦胧了我双眼。好在瘦西湖还在,那一片湖光山色早已融入了扬州这座美丽小城的悠久历史,也融入了远方过客的心灵。因而此次来,我大有一种回到母亲怀抱的感觉。恰逢周末,游客如潮。特别是五亭桥上,摩肩接踵,有全家游,有组团游的,也有许多单个游客。这桥是由富有南方特色的五座风亭组成,远远望去,挺拔秀丽的五座风亭就像五朵冉冉升出水面的莲花。亭上有宝顶,亭内有顶画,亭外挂有风铃。
站在亭内放眼望去,丽日下碧水如练,湖面上大大小小各式游船,星星点点,鲜艳夺目,轻快飘忽。远近大小亭台搂阁隐约可见,它们宁静而安闲地坐立着,钩心斗角,飞檐走壁。我正忘情在这山水间,忽一老人急促地赶来说:刚才在此拍照,包包忘了拿,有谁见了吗?一女孩让开身子答道,这是您的吗?我已报了,你包里有什么?老人拿出身份证给她看。原来女孩放弃游览,在此守候了好长时间了。老人一再感谢,激动不已。我也不由得替老人捏了把汗,在如许众多的人群中找到自己的包,这得多大的运气啊!然而,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似乎并不奇怪,到处是青年志愿者,老年志愿者,做好事为社会作贡献,为他人谋幸福,似乎成了一种大多数人崇尚的社会美德。
看着眼前这一幕,我的心情舒畅了许多,那一丝淡淡的忧愁如阵阵东风拂面而去。社会在前进,前人的美德早已在新一代身上得到了延续。过了五亭挢,前面不远处就是二十四桥了,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唱响华夏,历经千年不衰,现在更成了瘦西湖网红的打卡点,自然周围聚集的人不会少。那一弯圆形的桥拱配汉白玉栏杆,柔美而流畅,整个桥身如玉带飘逸,似虹霓卧波。配合周围如丝如缕般翠绿轻拂的垂柳,静默而众多的飞檐亭阁,色彩斑斓的花草,飘然而过的游船,微微荡起的涟漪,水中轻快的游鱼,构成了一幅美妙静雅的山水图,又如一楚楚动人的纤柔女子。因此钱塘诗人汪沆把她与家乡西湖相比较称其如"燕瘦环肥”中的赵飞燕,有诗为证: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由此可见当时的繁华也绝不亚于西湖。
最后来到东门边的琼花林,大片琼花好壮观啊!有成绒球状的,有成扁平状的,洁白无瑕,不染纤尘,若宝玉镶嵌树上,似珍珠缀其绿林。其实,在其他地方我也见过琼花,似乎都没有这里的美,没有这里的大,也没这里多。传说琼花是有情之花,栽于扬州则发,移去他处则枯。隋炀帝醉心于她,不惜劳民伤财,终而未得一见。故宋代张问有诗曰"俪靓容于苿莉,笑玫瑰于凡尘,惟水仙可并其幽闲,而江梅似同其清淑"。许多年轻的女士流连其中,拍照留念。忽然,又想起了奶妈张玉珍,是她用乳汁哺育了我,并用温暖的爱为我留下了瘦西湖情结。然而,人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的,可她们的美却是永恒的,她们的爱更是不朽的。亦如这琼花,年开年落,周而复始。那五亭桥上的年轻姑娘不正是现实版的玉珍妈妈吗?只不过她更幸运更幸福。因此,高尚的有意义的人生,哪怕只是一瞬,也足以光华耀眼,像这美丽的瘦西湖一样动人心魄,经久难忘,更如这琼花一般玉洁冰清,璀灿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