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水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除夕倒计时四张老北京风俗图谱,带你回忆 [复制链接]

1#

因为有对春节的期盼,所以,无论冬天有多冷,都是热闹的。

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地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看,冬天的北京,尤其是年前的北京,多么地热闹。让我们跟着老北京风俗图谱,一起来看看许久之前,老北京“只有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画面吧……

隆福寺庙会

隆福寺,位于东四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在明代是京城唯一的番(喇嘛)、禅(和尚)同驻的寺院,清代成为完全的喇嘛庙。隆福寺曾是朝廷的香火院之一,所以一建成便香火很旺,隆福寺庙会也成为京师著名的大庙会,向有“诸市之冠”的称呼。

不过如今的隆福寺可是与以前有了大不同。年,隆福寺与北京坊、前门大街等地一起入选了北京十大文化消费地标,已经成了一个既有历史底蕴亦有时尚气息的京城网红打卡地。美术馆、城市书房、创意咖啡……这样的现代“庙会”,倒也有趣。

祭灶神

老北京的岁末序曲是从十二月八日的腊八粥开始的,然后就是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祀灶神。

灶神在旧时的宫中、王府、官府自不待言,不问上下都要祭祀。此时街上出现卖灶糖的,将灶糖供在神前,涂抹在画像灶神的嘴上,还会供买路钱的纸钱、神马的水和粮草,好让灶神在天上报告时美言几句。在天上报告完的灶神,由此被告知哪一家第二年的吉凶祸福,在大年三十的半夜回到家里——这就是正月的“接神”。旧时非常重视“接神”和“送灶”,所以就将正月称为“大年”,将十二月二十三日称为“小年”。

从“送灶”到“接神”的这七天,由于灶神不在家,全家人没有神明监视,非常放松。学校、戏院都会从“小年”之时开始放假,官府也会举行“封印”典礼,停止办公一个月左右,所有人都开始为迎接新年做准备,家家户户都会采办年货。

画棚

十二月祭灶神的时候,街上也架起了小棚子,出售贴在屋里装饰用的“年画”。待正月前择吉日大扫除结束后,就立刻贴上崭新的木版年画。

除了年画,街上的小贩还吆喝着卖门神和纸花的。年画和门神当属天津的杨柳青最有名,是年底点缀市场的风物。当然,年货市场上还少不了供花(祭祀的事务)、挂钱(剪纸的事物)、花灯(装饰的提灯)、爆竹及风筝等物,年味十足。

春联与门神

贴春联是过年的标志。春联的起源可追溯到五代时后蜀的孟昶在被宋代灭亡的前一年,在桃木板上写下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联句,据说这是最古的春联。

与春联不同,春联在门边,门神贴门上。古时,人们相信桃有辟邪的力量,用桃木做成辟邪的小人挂在门上,再把苇索吊在屋檐处,以求阻绝外面的邪气,保持家内清净,这一辟邪方式最终发展成为门神。将画成气势威武的将*和气度非凡的文官的门神印刷在漂亮的纸上,贴在门的两边,暗含出将入相的吉祥之意。

关于年,您有什么温馨甜蜜的回忆呢?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内容来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