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水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二年的武夷岩茶老茶,却生出了普洱茶的陈 [复制链接]

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如题,是下午这泡茶给麻花最大感受。

一度怀疑,这是披着岩茶外衣的普洱茶,那股苍老衰败的气息,还真是神似。

要不是那清晰的岩茶外观属性,绝对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泡普洱茶。

铺垫许久,这泡茶,是何来历?

年老丛水仙。

简单几字,信息量巨大。

年,代表这款茶的年份。迄今有12个年头,在岩茶里,是老得不能再老的茶。

武夷山人说,“十年为丹”。

这款水仙茶,系纯正的老茶。

这是迄今为止,麻花接收到的,年份正宗的,最老的岩茶。

别处蹭的茶,不算。

毕竟年的铁罗汉,只能是老友仓库里的私藏货。

老丛,说的是水仙茶的树龄。

岩茶圈,能谓之“老丛”,说明其树龄,不低于60年。

在古代,花甲之年,可谓长寿。

这时间映射到茶树身上,则会翻倍。

60年的茶树,难得。

它要扛得住自然灾害,衰败等问题,最后屹立于三坑两涧的土壤之上,生根发芽,修成老丛。

年老丛水仙,噱头十足,冲着年份+树龄,说什么也要郑重地喝一泡。

《2》

因年份纯正的老岩茶,屈指可数,这又是卖了老脸才有的一泡茶,故而,“证件照”要齐全。

图片,一张都不能落下。

看条索,檀色、栗色、黧色居多,条索粗大、紧结,外观倒是符合老丛的做派。

只看外观,当然没法评定这款茶的好与坏。

茶,终究是要喝的。

泡茶,审评盖碗是标配。

℃烫壶温杯。

趁热,投茶。盖上盖子,上下轻轻晃动盖碗。

干爽的条索,与盖碗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条索受到温度的激发,干茶香被放大。

揭盖闻香。

嗯,一股酸梅的味道,还有些许的粉尘味。

唯独,没有炭焙的焦糖香。

老岩茶的干茶印象分,并没有很好。

沸水泡茶,快出水。

列位看官若是喝老茶,千万别特殊对待。

快出水,是泡茶的主旋律。

别因为它是老茶,就开绿灯,闷泡,这是万万不能的。

揭盖闻香。

一股熟普的味道,扑面而来。

在座的茶客,都惊呆了。

“麻花,你难道拿了一泡熟普忽悠我?”

当然不是。

这就是真实存在的岩茶,只是年份老罢了。

讲真,如果所有的岩茶,都是这股熟普味,大概岩茶有大部分粉丝流失。

毕竟,喝普洱茶一样味道的茶,咱们直接喝普洱茶不就好了?

真不知,爱喝岩茶老茶的你,是因为什么理由喝老茶呢?不妨留言讨论。

啜一口茶汤。

并没有印象中的丛味出现。

这,确定是老丛水仙?

难道存成老茶之后,丛味也会消失不见?

不,丛味,是藏在DNA里的,哪里会轻易消失。

汤里,有些许的浑浊感,不够清透。

看来,喝老岩茶,第一冲当舍弃。

杂味、粉尘味,成了主旋律。

有人说,这是一种岁月静好的味道。

哪里是什么岁月静好,分明就是过于平淡。

第一冲。得分50。

《3》

再冲泡。

老茶筋骨舒展。

茶味,茶汤,茶香,一下子变得浓郁起来。

厚重感,是整款老茶的气韵。

杯盖上,仍旧是熟普的风味。

不知道,这股熟茶的味道,什么时候会消失,岩茶的本味,何时才能重夺主动权。

杯盖上,冷后捕捉到些许的药香。

这是中药铺的味道。

但杯盖上,仍旧有一股酸味,挥之不去。

汤水里,也能体会到酸味的存在。这种酸味,不浓烈,稍稍刺激味蕾后,反倒成了回甘和生津。

这款茶的汤水,有一个特点——不涩。

但香气,却不够突出。

这是老茶的一大遗憾。如果让麻花选择,还是那年份新的岩茶,香气更好,更能吸引人。

灯红酒绿,往往更吸引人。

野居山郭,并非常人可忍耐。

第二冲,没拉回好感度。

《4》

再冲泡。

这一冲,老丛水仙里的普洱茶味,消失了,木质味重现。

老丛水仙,稍微有了点水仙的味道。

兰花香,如启明星一般闪现。

但兰花香也比较微弱,没有仔细感受,容易忽视。

香气,中规中矩。

汤水,才是老茶的重头戏。

老茶的汤感,是厚实的,劲道的,浑身充满一股刚毅的劲儿。还有一感觉:它的茶气,很猛。

这是入口后,能在你喉咙处,能够留下的深刻印象。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忽然就有这一画面感。

咽下后,口腔里能感受到清凉感,这也是意外的惊喜。

这一冲,倒是拉回了些许的好感度。

《5》

坐等水开。

此时,口腔里的感觉,是很微妙的。

但是在喉咙处,感受到了一种撕扯感,这是喝新茶时,所没有的感受。

说它像涩味。

不是。

喝完后,并没有一种舌苔变厚的感觉。

说它是苦味,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初步怀疑,这因为茶汤浑浊而引起的一种负面感受,总结来说,就是不清爽。

香清甘活,是好岩茶的标准。

但汤感浑浊,不爽利,显然是不合格是表现。

由此可见,这泡茶,要和优质好茶挂钩,还欠了些火候。

但,老茶的标准,是否可以放宽呢?

麻花不知道。

但茶好喝与否,味蕾说的算。

喝完茶有撕扯感,怎么也不是好茶的做派。

《6》

第六冲,花香开始更加明晰。

悠长的兰花香,小小地惊艳了一把。

可惜,香气并不能改变它不好喝的事实。

汤水里,药味却浓郁了几分。

此时,联想到喝过的老白茶,也有一股温暖的药香。

难道茶类变老后,都会生成药香?这个问题,倒是值得探讨一二。

忽而,发现一个问题。

这茶,竟然十分耐泡。

按照以往,冲泡到5-6冲后,就要开始坐杯,但按照目前这款水仙茶的表现来看,依旧适合快出水。

难道茶变老后,也变得耐泡了?

到了后几泡,表面物质不断被冲刷,潜藏在内部的物质,逐步展露锋芒。

兰花香,醇厚感,就像是被擦拭完粉尘的夜明珠,光彩照人。

这茶,也太慢热了吧。

要没有耐心,前四冲,便会舍弃。

毕竟,刚开始的水仙茶,很难让人喜欢的起来。

这,也是老岩茶的一大通病。

前几冲味道太浓,清甜风味,太内秀。加上有些杂味的干扰,基本将印象分拉低。

甚至于让人琢磨不透。

老茶,我们到底在喝什么?

《7》

冲泡了十余次,看叶底。

这款茶的叶底,简直像是“木乃伊”,没有任何的弹性。

颜色黢黑,一看就是焙火多次的结果。

叶底,没有丝毫的弹性,纤维化严重,像软亮这种的属性,与它无缘。

生硬,像是整容后遗症似的,面瘫。

这是多年来,反复焙火的后遗症,叶底纤维化严重,已经失去了活性。

《8》

一泡老岩茶,倒是勾起了心中的无限惆怅。

这款12年的老茶,让人心情大起大落。

刚开始喝茶,那股熟普的味道,是败笔。

以至于让人怀疑,自己手里的茶,是普洱。

而后,杯盖上和汤水里的酸味,拉低了整体“清香甘活”的指标。

但好在,之后几泡的茶汤,力挽狂澜,拉回了好感度。

从这款茶整体的表现来看,山场不差,工艺更不赖。可见这家茶农的制茶水平,还算高超。

这款茶,当年售卖,应该还不错。

为什么会留到如今?

背后原因,不得而知。

但换做麻花,会选择趁早喝了它。毕竟随着保存的进行,老丛水仙的丛味与兰花香,都已消失无影无踪。

没有典型香气的老丛水仙,喝起来少了趣味性。

《9》

老茶虽然好,但并不是所有茶,都适合存成老茶。

人间百态,茶有百味。

要是所有的茶,都存成老的茶,那该多无趣呢?

而岩茶,总是争议不断:它适合存成老茶吗?

经验之谈。

要感受岩茶的“香清甘活”,还是趁早喝完。

至于老茶,它不过是老茶客心中的一种执念。

我就想看看,这茶存成老茶后,是什么味道。

如今,一泡年老丛水仙,已经满足了麻花的愿望。

而今,也得到了一个答案:岩茶,趁早喝为好。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