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水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汕尾市民俗民风 [复制链接]

1#

汕尾市南临浩瀚无际的南海,北倚群山环抱的莲花山脉,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格局。沿海渔港、滨海平原和中部台地主要居住着福佬民系和疍民,北部山区主要居住着客家民系和畲族。历史建置长期隶属惠州府管辖,又是粤闽传统商路必经之地,福佬文化和客家文化在这里经过长期交流、融合,并长期受到广府文化的影响以及继承和渗合了先民土著畲、疍、瑶的百越文化遗风。复杂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方言语汇,多元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既保守又开放、既神秘又独特的人文风貌。同时,经过长期的融化整合后,又形成大同小异、难分彼此的民俗风情。

第一节生活习俗

一、服饰

海陆丰先民的服饰以朴素实用、宽松简便为尚,只在年节和重大庆典时才有穿新衣服的习惯。清代平民传统俱穿对襟短衫和斜襟衫,其状长袖、直领、布扣,开襟由领口斜向右胁,里襟装袋。男穿对袄(或大筒衫),女穿大衿(左边钉布纽扣),下为宽腰大裆裤,即俗称的“关门裤”,以灯芯绳作为腰带系之。客家妇女衣领加滚饰,开襟,袖口及裤脚加花边。均以本地出产的毛鸟布、大成蓝布、白海布等黑色、蓝色粗布为衣料。冬季则穿自缝的棉袄、棉褡或重缀补钉的旧衣卸寒,男人戴毡帽,婴孩戴狗皮帽,老妪戴遮额圈。上流社会阶层穿海布长袍,俗谓“长衫客”。夏季穿苧麻衣或省城名产的“点梅”、“柱花纱”或黑漆丝绸衣服。冬季则穿长袄、毛衣和绒质衣服。平民多打赤脚,也穿草鞋,晚上洗脚上床睡觉前才穿木屐。至民国,平民衣着变化不大,上流社会人士时尚穿中山装或西装,戴白通帽,手执“司特”(手杖),着长衫习惯也没有多大改变。一些知识女性改穿旗袍或蓝衣裙。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原大档裤逐渐改为浅档裤,改大裤腰为小裤腰,人称“抽头裤”(即抽紧裤带在腰间打结)。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士普遍穿上了皮带系裤。因本区地处南亚热带,日照长,雨水多,人们出行戴圆头竹笠或尖头大竹笠,渔民则戴一种圆头有下檐用于防风的竹笠,称瓯船笠。妇女多戴凉笠,用黑布围挂笠边。雨天则头戴竹笠,披用棕树鬓编串的棕蓑,或背一种用竹篾、竹叶编织,形似乌龟壳的“月遮”。也撑涂上桐油的纸雨伞或黑色雨伞。

清代发式,男人留长辫,姑娘梳长辫,婚后留髻,俗称“因瓠”。民国后男人剪去辫子,平民多剪平头或光头,上层社会多剪西装头,女人除剪齐头短发外其他发式变化不大。饰物方面,旧时海陆丰妇女多尚银鬃,戴于鬓上,即头顶扎髻戴银簪,耳挂宝塔形的银耳钩,手戴玉镯,有的戴金戒指、金耳环。当然这属经济殷实之家,平民之家较为简单,但也有戴银簪、插簪钗、莲蕊为饰。小童多佩戴银八卦锁和银脚钳,脚钳有的带两个小铃铛,叮咚作响,认为戴这种饰物,会长命富贵,无灾无难。

建国后,男性以穿中山装、干部服、*便服为荣,女性则以列宁装为盛,白衬衫配蓝裤是一段时间盛行不衰的时尚,但色调绝多数是蓝色和灰色。老年人多穿唐装便服,妇女多穿对襟衫,布料多以粗棉布为主。60年代中期时兴穿*绿色的*服、戴*帽。20世纪60年代初期人们仍穿木屐,到中期已穿人字拖鞋,70年代穿解放胶鞋、布鞋、塑料凉鞋等。改革开放之后,盛行穿西服、喇叭裤、牛仔服,特别是有“小香港”之称的汕尾镇,更是引领本区服装前列。这个时候服装式样多变,色彩、质料多样。式样有加克、西装、猎装、T恤、太空服等。进入九十年代,又盛行婚纱、唐装、旗袍。

20世纪80年代,男青年喜留长发、鬓发,女子时尚烫发、留披肩发,中年以上男子仍留西装发。90年代,男性剪平头、西发、中分、女性喜欢短发,后期男女趋于中性,喜欢短碎发、染发,发式呈现个性化、多样化趋势。饰物方面,过去手表尚是稀罕之物,80年代后,各式手表、金戒指、金项链、金手环已遍及万家。进入90年代又时兴腰间别BB机、手机,既为通讯工具又为饰物,钻石戒指、铂金项链、手链等也不稀奇了,同时各种材料制成的饰物层出不穷,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二、饮食

汕尾滨海水产丰足,平原盛产水稻,饮食为“饭稻羹鱼”,所属海丰县旧有“番薯县”之称。明末以后,番薯成为主食,普通人家早午两餐食粥,晚餐才吃干饭,农忙时或加两餐点心。常以鲜鱼、咸鱼、腌制的九蚶、河蚬、咸菜、菜脯(罗卜干)佐饭,喜吃蚝鲑、鱼鲑、虾鲑等。平常家居较为随便节俭,但亲戚朋友往来,家宴则较为丰盛。民国后,受省港习俗影响,城镇始有吃早茶习惯,改革开放之后更为普遍,并大兴夜间到大排档吃“宵夜”的习惯。

传统的酒宴称“九簋四”,也叫“醮四碟”,即九大簋四小味。旧称“吃九簋”或“吃排场”。以中午宴客为正席,摆八仙桌于厅中,以面向大门之位者为尊,称为“横头位”,通常坐母舅、母舅公。丧事宴客以在村中广场露天为多,喜宴不露天摆酒。九大簋中必有白切鸡和肉、鱼丸,以白切鸡为头盘,放在席的正中,俗称“无鸡不排场”,饮料为纯米酒。传统菜式有猪脚墨脯鸡、龙虎会、大粒参、鳗鱼焖咸菜等。改革开放之后,摆酒之风更为奢侈,受省港影响,菜式十二个或十四个,已突破原来的“九簋”之限。饮食口味清淡,讲鲜美、爽口,并以天上地下水里,只要是活的无所不吃而出名,菜以海鲜类为主。但大型宴客忌吃狗肉,谓之“狗肉扶不上盘碗”。摆酒讲排场,少者十数席,多者五六十席至上百席。

糕馃是汕尾饮食一大特色。妇女普遍会做数种馃点,馃料用米粉(糯米、粘米)和面粉,有咸甜两味,可分为岁时节日馃和平时小点馃。岁时节日馃:节蒸甜馃(年糕)、发馃、松馃;陆河有一种独特的艾茸馃,即是用田艾做成的粿。艾茸芳香可口,具有健脾胃,驱风湿的功效。农妇将田艾采回后,洗净晒干,用竹箕将田艾搓擦成艾茸,掺入糯米粉、红糖水拌成粿坯,以红糖、芝麻、花生为馅包成一个个印花粿,蒸熟后即成为闻名远近的艾茸粿。正月三十日做九舌仔(又名双头尖或油漏仔),谓之炒蚂蚁脚;清明节做薄饼,蒸发包仔;四月初八做粉条;端午节蒸糯棕、角棕、凉粉棕;七月半蒸重糕馃(有咸、甜两种);冬节蒸菜包馃、冬节蛤,做冬节汤圆;腊月廿四做菜包馃;除夕日做冬节蛤、汤圆。平时馃点有:鼎客仔(甜)、鼎摔馃、鼎回馃、鼎窝溜、大粒丸、尖米丸(咸)、薯粑、铜盘推(猪肠粉)、铜盘卷、饺子、面厚、扎头糕(碗仔馃)、扁食(云吞)、印桃馃(咸、甜)、小米(薯粉饺)、薯粉丸等。常见的小吃还有:油麻糊、豆花、地豆羹、三豆汤、蛤春丸、甜糯米粥、芋茸羹、白果羹、狗毛糕、草粿、甜酒糟、米方、陆河山区称米,是节日必不可少的风味小食之一,计有用精白糯米为原料的,“米干 ”,用菽子做成的“小米 ”;以及用普通谷米制成的“普米 ”。还有炒坑螺、蒜头油炒赤

蕨(龙须菜)、客家酿豆腐、牛肉丸、菜包粿等小吃。

传统小吃另一特色是咸茶,也叫擂茶、牙钵茶,吃咸茶之风,由来已久,简易吃法是把茶叶放于内壁有粗纹的茶钵内(称为牙钵),用番石榴枝制成的茶槌稍擂几下,放几粒盐,将开水冲下即可,作为日常饮料,消署解渴。日常待客,即在此基础上加入炒油麻、炒米花、炒花生、炒*豆等,称为“炒米茶”、“油麻茶”,此等物件,可谓家家必备,以前举凡做寿、添丁、外地远归、病愈出院、遇难脱险,必摆下碗钵,请邻居亲友“吃咸茶”,还把炒米、花生、芝麻、茶叶等当礼物馈赠。汕尾市妇女可谓是“一日不可无咸茶”。陆河山区的擂茶除上述作法外,还有饭茶、苦刺心茶等饮食形式,其制法是:将茶叶、芝麻、花生米等擂好加盐冲上开水后再放薄荷入茶,在碗上泡上焖熟的大蒜茸干饭,有的还加上煮熟的白米豆、乌豆等;苦刺心茶则以当地野生植物“苦丁茶”的鲜嫩芽心,放入牙钵,加入适量食盐擂浆冲入开水,再加上花生米、炒米等佐料就可饮食。“菜茶”过去在每年正月才有,尤以元宵节前后为盛,称为“炒丁茶”,现在一般人家闲时也做菜茶,近年更盛行在搬入新居、娶新娘三朝之日炒菜茶以代酒宴。其做法是将炒熟煮熟的猪肉、香肠、鲜虾、鱿鱼丝、粉丝、腐竹、白米豆、赤豆、麦粒、菠菜、荷兰豆等时新菜混合置于碗中,撒上花生、炒米,淋上淡茶或猪骨汤,以胡椒粉为调料,即成可口的菜茶。过去在农历四月廿六日先农诞(五谷母生),也要煮菜茶,但作料以蚬菜、猪母酸、蚶壳菜等野菜为主,其他基本相同。

三、居住

汕尾市居民主要来源于闽南,因此居住民俗与闽南特别是福建漳州基本相同,但汕尾市又是福佬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的交汇区,有互相渗透的迹象。村落布局以梳式、围寨式为主,一般是村中心位置为祠堂(公厅),前为晒町、明塘,后靠山或种植风水林,左侧为社头神庙,宅基力求坐北朝南,即“负阴抱阳”。传统民居以土木结构居多,为适应汕尾地区多台风的特点,绝大多数为马背式硬山顶,山墙称为“陂头”,并以形状不同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称“五星陂”,但以圆形的金星和曲形的水星居多,以“金生水,水克火”防火之故。祠堂喜用飞扬起翘的燕尾脊。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以夯土和砖为主要墙体材料,也有以蠔壳作为墙体材料的,大门以花岗岩(麻石)为框居多,外墙一般为贝壳烧制的白灰粉刷,地板讲究铺红斗砖,但一般人家过去还是以泥地板为多,受广府民居影响,喜用清水清砖。民居建筑常见的类型主要有:

“一明两暗”型俗称“三间过”、“五间过”,这是最基本的类型,只有正厅,左右房(间),一般以正厅待客、吃饭、祭祀等。左房置灶烧水做饭兼睡房,右房放农具杂物兼睡房。一般人家厅摆木制八仙桌,四张长条凳,几把靠背椅或竹、木制的小凳。卧室的陈设,以前是古式的八柱眠床,黑色的粗麻纺织蚊帐,一床棉被,粗织草席,一橱一柜等家私。简陋者两块床板架在两张条凳上当床。其平面为正厅一间,边房两间或四间,组成三开间或五开间。

“三合天井”型(三间两廊)俗称“三间过两伸手”、“下山虎”、“双背剑”,这是本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布局形式,在“一明两暗”的三间(五间)正房前面两侧,各配一厢房(护厝),中为天井(阳井),把炉灶、杂物等安置到厢房。作为一种复合型,还有一种“五间过倒返照”,即在此基础上加一列倒座正房,大门从厢房侧出。

“四合中庭”型也叫“四点金”,这是本区最具代表性、型制较大的一种建筑模式,最大特点是以中庭(天井)为中心,俗称“四水归池”,上下左右四厅相向,整座屋外观为方形,形成一个十字轴空间结构。以“四点金”为基础,两边扩建两排巷厝,便称为“四点金 双畔包”。以“四点金”这种模式纵向扩展三座落,横向扩展五间过,两边各建一排九间厢房(护厝),防火巷有“过水”廊亭与主座相连,这便是汕尾地区目前已发现最大型的民居建筑“九包五”了。

“竹筒屋”型俗叫“竹篙厝”,即单开间民居纵向延伸呈带状式的建筑形式,多见于圩镇,前面沿街市(或前后沿街市),后面沿海,成“前店后海”之势,以三间到五间竖连。

“厅屋组合”型,客家人称堂为厅,为主屋中心,两侧辅房为屋。若前后两进房屋,中隔天井,以走廊相连,便形成上厅和下厅,两个单元以上组合俗称“上三下三”、“上五下五”的格局。若在正房两侧扩建多间横屋,中留巷道,巷通天井,连在一起便形成大屋场。如河田清代建筑“九厅十八井”和南万的“五厅十井”等,就是组合式民居的典型建筑物。

“围屋”型,由厚墙包围着的房屋,俗称“围龙屋”,是以强调防御功能为特点的民居。形制上,除方形围房外,尚有半圆形及八卦形等,大都座北向南,背倚青山,面向田园。房与山之间有半月型的“花台”,门前有半月型人工池塘,具有调节温度和防火等作用。围屋构筑艺术精巧,富丽堂皇,极具气派。坚固且易守难攻。如陆河水唇“百年围龙屋”、东坑“砻衣屋”等。

民国初期,海陆丰地区一些官宦富户始建西式洋房,一般为两层建筑。改革开放以后,民居大多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房或楼房,80年代时尚用水泥门窗,外墙刷沙、玻璃碎粒,地板为水泥地,或铺红斗砖,马赛克;90年代用铝合金门窗,原木门框门扇,外墙镶马赛克,瓷砖片,地板铺瓷砖,民居有了厕所、厨房,并告别了传统的烧柴草的炉灶,用上了煤气炉和抽油烟机、热水器。

传统建房要请风水(堪舆)先生用“罗庚”根据屋主的生辰八字等“定厝向”,以大门或门楼的方向为准,确定正门门槛的位置,择吉日良时,称作“睇日”。破土动工之前要用香烛茶米等敬奉“土地公”等,以示告知。然后按择定的时辰在屋基四角用锄头等金属物动几下,称为“兴工”,接着就可挖地基开工了。在安大门时,门框上方两边均应挂红布,在屋门顶挂上蒜头、桔子、圆竹圈及装着稻粟、各种豆类的红布袋(五谷袋),以示吉利。并在外门顶挂上小木板绘的八卦、小镜和到神庙求来的符令镇宅,使邪煞不敢进门。上梁(大厅正中主梁)也要择吉时,大梁一般红漆,中间扎有红绸,红柑、蒜头、抹草各一对等(公厅大梁还要加上折扇一把、通书一本、米筛一个)等,贴上“上梁大吉”等红纸,在建筑师傅唱吉利话中架梁。上梁完毕,要请亲友和建筑工匠吃染红的甜汤丸。砌山墙称为“修陂”。至此主建筑已大体建成,山墙颇多工艺,山墙建好也要请吃汤圆,称为“修陂丸”以示庆贺。炉灶的坐向一般与房屋的坐向一致,但灶口不能向北,过去砌灶,灶的腹下应放置“灯火盏”(小盏煤油灯)并点燃,然后盖死,续砌筑,称“点灯灶”,烟囱中间用红绳扎红布等物与大梁同。灶一建好,热鼎,用红糖煮汤圆祭拜“司命公”,然后请工匠邻居吃圆。4个月内忌生人进灶间,灶间门挂草席一幅,抹草一对,还要贴上符咒。传统居家,大门必供门神香火,灶间敬奉“司命帝君”(灶王爷)神位,大厅后墙左侧角供奉“土地伯公”,每月初一十五燃香烛纸宝,祈求平安。

房屋完工之后,过去要请师公(道士)来驱*,俗称“退土”或“出煞”。搬入新居的“入火”,同样要择吉日良时。“入厝”前,舅家在头一天送来红布或红绸、发粿、鞭炮等,由阿舅披红,即把红布挂上门楣甚至屋顶。“入厝”时,先把主要家具搬好,吉时一到,主妇向屋内扔一对柑桔,屋主提点燃的煤油灯,担着柴、米等东西入内,家人依序进屋,然后燃放鞭炮。搬进新居后,还要大摆酒席,宴请亲友,以示庆贺。

(撰写人:许宇航、罗洪强、郑美秀、叶良方)

第二节娱乐民俗

汕尾市有着悠久的民俗舞蹈、民俗音乐等民间文化艺术。宋元之际,中原和福建移民把各地独有的民间艺术带到海陆丰,一直流传至今。并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整理和创新,形成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姿多彩的娱乐民俗文化。

一、舞狮

“煎甜粿、睇虎狮”,每当春节来临,舞狮是最受群众欢迎的娱乐民俗,除夕凌晨子时开棚起鼓,待开门炮放毕,就可以进村参拜神庙、祠堂和到民宅拜年,迎祥献瑞;及至元宵前“刹鼓”结束。以后逢庙会、庆典等喜庆日子亦可出狮活跃气氛。狮班多在宫庙祠堂前的旷地上表演,观众围成一圈观看。传统的舞狮除道具形状不同和角色多寡不同外,其基本的舞蹈格式和次序是相同的。汕尾市舞狮计有:

舞狮猊,又称舞金猊。其道具是用竹架、纸张扎成经过彩绘的虎狮头(重约8—10市斤),兼具虎、狮及貔貅等动物特征并加以夸张的艺术形象;加上连接色彩斑斓的棉布狮被及狮尾,全长一丈余。舞狮由两人各执狮头和狮尾动作协调地起舞,并有大头和尚(头戴面具,身穿长袍皂服)、紫微仙童配合演出,有的狮班还增加美翠娘等角色。狮班约由40至多人组成。凡狮班必隶属于当地拳馆。过去海陆丰城乡遍布拳馆,每年秋收后组织排练,聘请名拳师授武。表演时,先行“狮诗”,作出参神、打四门等动作。狮舞情节是:开场时,狮猊威风凛凛、四方张狂。紫微仙童为收服它,在大头和尚的指引下,与之展开生死博斗。仙童身穿八卦法衣,头戴如意冠,背佩宝剑,左手执仙拂,右手挥舞五彩球,以机智敏捷的身姿,将张牙舞爪的狮猊戏弄得声嘶力竭,无计可施。喜得在旁观战助阵的大头和尚欢欣跳跃,摇拍葵扇,鼓掌称许。突然,狮猊张开血盆大口将仙童吞进肚里,大头和尚不知是计,急得他抓腮搔头捶胸顿足,悲痛欲绝。狮猊自认为吞了仙童取得了胜利,也表现了假寐、梳理毛发等满足神态和动作。不久才感到腹痛难忍,就地翻滚,精疲力尽。仙童趁狮猊哀嚎时跃出狮口,纵跃狮背,制服了神兽。此时,舞狮进入高潮,锣鼓钹音调激越,气氛热烈。唢呐手吹起欢快的“三宝贤”凯捷曲。自此狮猊改邪归正,被民间视为吉祥物。整个舞蹈场面情态逼真,惟妙惟肖。舞狮毕表演拳术。除年初一外,均要表演“盘五彩”。

舞麒麟。其道具是头盖骨正中央有一个向前的金*色弯角,角顶缚有红色的布球,两条红绸带往两侧耳后下垂。呈独角头、龙身、羊蹄、牛尾造型。麒麟被、尾与“虎狮”相似,长约一丈五尺,或八尺。由两人各执麒麟头和尾合作表演参神、打四门、咬虱、瞌睡、腾跃、翻滚等神态和动作。旁边唢呐、锣鼓钹演奏《山坡羊》等乐曲。舞毕,各拳师出列,表演月朗拳、罗山拳、甲子拳、吞吐拳等各派系的武术。坐馆师傅“煞拳尾”后,开始表演精彩激烈的“盘五彩”。即拳对打(盘拳)、刀对打(盘刀)、棍对打(盘棍)、尖串对打(盘尖串)、铁尺(或刀)对藤牌(盘藤牌)等5种武术套路以及空手对双刀(或尖串)等对打。在激越亢奋的唢呐、锣鼓声中,对打双方铁器的碰击声、喊杀声和呜呜吹响的海螺声,使观众仿佛看到古战场的鏖战情景,场面热烈紧张,气氛活跃。汕尾市较著名的舞麒麟有海丰县城马厝铺狮班,其表演的双麒麟舞屡获全国、省市民俗表演赛金奖。但陆丰南塘的独角麒麟舞与众不同饶有特色。增加了大头和尚、美翠娘、仙童、双猴等角色和进行嘻戏、跳桌、穿火圈、穿刀围、高台手翻落地等带杂技性的表演情节。

舞感仔狮,又称舞盖仔狮。流行于陆河等客家山区,与盛行沿海地区的狮猊的制作特点不同。其狮面较平,鼻子凹蹋,嘴巴不能开合,因此又称为合嘴狮。虽其貌不扬,但在狮班中地位最高,其它狮队与之相遇时,须向感仔狮行参拜大礼,绕侧而过。感仔狮的舞狮动作和情节与舞狮猊相似。

舞五福狮,俗称舞猴仔狮,流行于后门、梅陇、联安等地。五福狮头、猴头、“精绍和”、“戆绍和”(人头像)的制作,首先用粘性泥土塑成模型,在其表面用韧性极强的冰秋纸糊裱彩绘,最后在其表面在涂上一层光油,既锃亮发光又可避水。狮头没有角,短胡须,细耳朵,额中间有个“王”字;眼睛不但可以活动,且会发光(用灯炮和电池等安装);狮嘴的上下唇用木板做成,可以随时张开,发出“啪啪”的声响;表演时,五个角色配合默契体现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且有很多生动活泼的技巧动作。特别是其中与众不同的“飞越高桌”的表演,非常吸引观众。表演者要一下子腾空越过一张高一米半、宽二米的高桌。还要在桌边架上尖串和刀,尖刃向上,高出桌面尺余,表演者越过时不能碰到刀刃。技艺高的表演者,在越过尖刃之后,在高桌上倒立前行,然后腾空落地。五福狮以梅陇金盘围村较有名,不但在本市表演,还经常赴惠阳、东莞、梅州等地演出,声名远播,长盛不衰。

舞节脚狮。是踩高跷与舞狮相结合的一种难度极大的舞蹈,舞狮头和舞狮尾的表演者均要脚踩两根一米多高的高跷边走边舞。尤其不易的举狮头者要舞动10斤重的狮头。前边引路的大头和尚和仙童也同样踩着高跷摇着葵扇,挥舞铜铃戏弄着狮猊表演。这种狮舞仅流行在陆河山区。

舞麒麟狮象。即麒麟、狮猊、象的综合舞演,仅流行于公平山区。表演时各需两人执舞头尾,再加上大头和尚、美翠娘、仙童一共9个角色。年兴起于公平镇西北社合兴馆。

此外,尚有舞五色狮、龙头狮、金狮、大狮等,但道具、角色和表演方式不同。

二、舞龙

舞龙也是汕尾市常见的一种娱乐民俗,造型取材自古代神话之龙。

滚地金龙。流行在陆丰大安、西南两镇,现仅有南溪村表演并在省市闻名获奖。南溪村滚地龙起源于南宋时期,至今已相传17代。道具是用竹篾扎架裱纸绘*头,其主要特征是眼珠会转、眼皮会眨、腮帮能翕动、嘴巴能张合、舌头能伸缩,配上金鳞闪烁的龙被和龙尾,舞动起来活灵活现。表演时,由两人钻进龙被,足心相向,各操作龙头、摆动龙尾,滚翻在地模仿龙的动作进行表演。即在开场的锣鼓唢呐声中出场向观众示礼,接着龙头昂起盘旋,龙尾呼应滚动,表演参神、巡洞、戏尾、戏水、洗鳞、盘伏、瞌睡以及伏蛰听雷、驾云飞腾等舞蹈动作。最后舞者转身昂头亮相,钻出道具向观众致谢。舞毕亦表演“盘五彩”。

舞大龙。也叫舞长龙,流行在陆丰县城及其东南沿海地区。道具龙头及龙尾由竹扎纸裱彩绘而成,并由棉布制成十至几十节相连的龙身。表演时由若干强壮的青年执撑,前边由掌珠的青年作各种戏弄手法引导大龙行进舞动,或停留在旷地上作队形变换和盘龙、跳跃、飞腾等动作。

舞龙香。即以稻草扎*身,当中插满点上火种的香条,再适量缚上竹竿支撑龙身进行舞演。这种龙体裁较短小,便于二三人表演。另一种龙香舞把稻草扎成的龙身固定在船只上,龙身也插满了上火的香条,龙船在海上浮游表演,入夜远远望去,由香火照亮的火龙仿佛就飞腾在水面上。

山龙船。道具用竹篾编制成耸起的龙船头和上翘的龙船尾。并以薄棉纸糊裱彩绘。龙身用布绘上龙鳞连接上龙船头和龙船尾。表演时由27人操作。其中一位吹银哨指挥,一位缠布头、扎腰带穿短褂的撑龙头,还有一位头戴竹笠的渔民打扮者掌舵;其他24位操桨者为梳着清一色古典发髻、穿蓝裤白衣、戴红纱巾的俊俏少女。她们在热烈的锣鼓声中动作协调地作划船表演,有时还唱简短渔歌,边唱边舞边前进。

三、舞灯

舞灯在汕尾市民间具有悠久的传统,属于行进式的舞蹈。表演者利用夜幕舞动,突显出其灵活流畅的英姿,也兆示吉祥、欢乐、和平的气氛。

舞鱼灯,又称鲤鱼灯。道具是竹篾编成鱼的骨架,裱上薄棉纸,彩绘成一条青黑色的鳄鱼和九条红色的鲤鱼。鱼长5尺,宽2尺许。鱼腹处装上一支竹棒,供支撑舞动时用。鱼灯队一般20人,分成两组互相替换。表演者每人舞动一支鱼灯,以左右两手上下左右交替舞动,使鱼身来回穿梭摇摆,在装在鱼腹的鱼灯照耀下,黑夜时分好似活鱼游动。队伍中还辅以大头和尚和美翠娘谐趣逗人的面具舞,更增添热烈的气氛。

舞狮灯。即用细竹扎成狮头、狮腹、狮尾三部分的骨架,狮头和狮尾的骨架固定,狮腹与狮颈连结。然后糊上白棉纸,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彩绘成五色狮。狮高六尺,长八尺,围四尺许,狮头与狮尾下端各装上竹棒,供舞者用。狮腹内装有灯火,使晚上舞动时能照映出狮的天真憨朴形象。狮灯队共25人,由10人执舞五只狮灯,15人供替代用。在大锣鼓、大唢呐的伴奏下,狮灯队在文艺游行中表演着队形的变换、穿插和模仿狮的走动、跳跃、翻扑等动作。其中也有大头和尚和美翠娘的逗乐场面。

舞龙灯。道具用竹篾扎*头、龙尾,并由棉布罩成的十几节相连的龙身构成。游戏时燃烛其中,将龙身映得通亮,由一人执龙珠引导龙灯蹁跹起舞。若干大汉支撑龙身作腾挪、盘旋、游动等动作。

四、戏舞曲艺

根据传统剧情、角色编成的舞蹈艺术和演奏地方戏曲调的说唱艺术有:

钱鼓舞,也叫“抛钱鼓”。即以钱鼓为乐器和舞具,通过“弹鼓、拍鼓、摇鼓、抛鼓”等手法发出不同音响,用闽南方言演唱地方戏王月英和郭华追求婚姻的故事。原由一对少男少女表演,男少年以手摇响装有铜钱的六角形单面皮鼓和女少年以双手击打着两块各六寸长的竹板,相互配合,且歌且舞。当乐队奏完《柳青娘》和《双清》等乐曲之后,男女少年绕场一圈,在圈中心约一平方米的四方形内沿着边线两点作勒马、穿针、绣花、画眉、苏秦背剑、魁星踢斗等步的舞蹈动作。最后以高抛接钱鼓为表演高潮而结束。清末,大安镇艺人开始将钱鼓舞改为四位少男少女表演,均手执皮鼓击打。内容亦改为地方戏陈三与五娘的爱情故事。角色增加婢女益春和书童小七两位。舞蹈的动作更丰富,场面也更热烈,更受观众的欢迎。上世纪50年代,属于西路大安钱鼓舞类型的汕尾钱鼓舞参加全国民间艺术选拔赛获“全国最优秀节目奖”,陆丰新埔村钱鼓舞亦获得中南五省文艺汇演优秀奖。历代名艺人有李火奕、洪木旺、洪木潘、陈鑫、*瑞等。

竹马戏,旧称梨园戏。以闽南方言唱曲。明万历年间从闽南传入海陆丰各地。演具系竹扎布罩,彩绘成马状。另制马头、马尾两部系于演员腰部作坐骑边走边舞。原为12个儿童骑着12头竹马,扮演《昭君和番》故事。后删除毛延寿和两个太监的角色,存9个儿童分别演王昭君、国舅、番王、旗*等,开始时绕场一圈谓“踏四角”,,每人唱一支曲子,边唱边作策马徐行、奔驰、跳跃等舞蹈动作。全场有跑竹马、搬仙、送子、演戏文和钱鼓舞五个部分。

英歌舞。是一种具有南派武功特点的大型群众游行舞蹈,场面宏大,气魄雄壮。主要分布在甲子、南塘、博美、湖东等地。表演的内容取材于《水浒传》梁山泊名好汉潜入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表演者画上正字戏色彩浓烈的脸谱,身着白襟环花束袖箭衣和红裤,头戴山鸡尾双龙武生冠,脚著带铃的草鞋,腰佩写着梁山泊英雄姓名的腰牌以及其使用的小武器。舞蹈队伍分为前部前排武畔24人,每人双手均持二尺长的圆木棍作出有节奏的敲击;后排文畔12人左手拿着小铃鼓以右手执棍敲击舞打。前部以手提神蛇、背穿绿背衫的时迁为主开道指挥,男童扮演的孙二娘(或扈二娘),即花鼓婆翻筋斗搭到花鼓公(张青或王英)肩上,以金鸡独立之姿用花鼓槌作画圆动作。表演毕,在锣鼓队有节奏的指挥下,再由时迁带队合拢,分行表演挑槌、削槌、背槌、掺槌等舞蹈动作。后部主要以化装游行为主,表演《桃花过渡》、《憨女婿上厅》等滑稽节目。

高景,亦名飘色。流行于陆丰、陆河、捷胜、田墘、碣石镇,以河田高景较为出名,分坐、吊、企三种,以景童的姿势而定,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叫景屏(色板),用1×1.8米的木板做成,装上担架由4人抬4人保护,两人掌杈。每个色板扮演一组戏剧的故事人物,如《白蛇传》、《西游记》等;中部为“莲年有余”等景幅;上部高约6米多的景茎上,坐着几个不满七龄的景童,飘飘悠悠,十分惊险壮观。河田高景形成于明洪武年间,按例以正月二十出景,由社区五个甲出五个色板,每个色板加上彩旗队、鼓乐队约22人,配上舞狮队组成一支多人的游行队伍沿街巡游。陆河高景曾获得“广东省首届民间飘色艺术表演大赛”银奖。

八音,是以钹仔、凤凰箫、云锣、矮企、三弦、琵琶、月琴和提胡等八种不同风格音色的民俗乐器为主体的组合演奏名称。八音班遍及海陆丰各墟镇,海丰分为沿海的“福建道”和内地的“正字道”,以公平八音较为出名。公平八音于清乾隆十三年从福建诏安传入。演奏时由钹仔指挥,凤凰箫领奏,节奏感很强。演奏的古曲有《福建道》、《浪淘沙》、《茅山道人》等,乐曲的结束句往往加奏与其同一调式的短小乐曲如《双清》、《万年欢》等。演奏形式有固定的坐场和活动式的行进间演奏,常常在更深夜静时结班穿街过巷演奏,乐音铮铮鸣响,此起彼落;曲调清丽明亮,悦耳动听,通宵尽兴而归。甲子八音还配有四对螺号呜呜吹响,给人以海啸般的豪放感觉,具有沿海地区的独特韵味。

唱曲,明清时期,海陆丰农村盛行“永兰轩”、“遏云轩”等曲班。曲班约由20人组成,唱腔有白字、西秦之分。每年收冬后,曲班集中在曲馆或祠堂练唱。春节开棚鼓,首唱《光祖拜寿》、《搬八仙》以示祝贺,以后不拘何曲。正月期间奔走于各姓祠堂、神庙、富户之间唱曲。喜庆人家亦常请其通宵坐唱,祈求祥和多福。至正月底,曲班返回本乡“坐棚”结束。白字曲班主奏二弦,辅以锣鼓、椰胡、月琴、秦琴、三弦等乐器,唱者按戏班角色分工,以旦、小生、老生为主,非主角男女在旁帮腔。唱曲道白,俱用闽南方言。清雅古朴,悱恻缠绵。现因当代影视录音科技的发达和娱乐节目的空前繁荣,唱曲这种古老的娱乐方式已渐式微。

五、民歌

汕尾市民俗文化不仅融合了华夏文化与百越文化,而且有港口深海渔民的粤方言,沿海及中部广阔地区的闽方言,北部山区的客家方言以及畲语、*话、尖米话等方言群落,具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谣如渔歌、客歌、吉象歌、尖米歌、秋千歌、畲歌、福佬方言民谣等。

汕尾渔歌,分为后船渔民以福佬方言歌唱和深海渔民以白话方言歌唱的两种。现在所演唱的指后船渔民的福佬方言渔歌。后船渔民喜用歌声抒发内心的情感,在长年漂泊无定的水居生活中,在艰险的捕鱼生产劳动中,或在纺线、织网、造船、摇艇、补网等日常生活中,他(她)们会伴随着劳动的节奏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并且能够触景生情,随编随唱,增加新的渔歌。故此,汕尾渔歌曲调丰富多彩,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徐缓抒情,充满渔乡特色和海洋气息;流行于汕尾、甲子、碣石、马宫诸渔港。年,华南歌舞团乐队指挥施明新与海丰文化局干部*琛等对后船渔歌进行发掘整理,并成立了汕尾渔歌队,使渔歌开始走上舞台表演,涌现了徐十一、苏红鱼、*人勿、郭层等名歌手。汕尾渔歌歌词以“七字”句式为主,歌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量采用闽南方言词汇、俗语和谚语,多用比喻、象征、起兴、反复、顶针等艺术手法。语言简朴,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洋溢着浓郁的渔家风情和海洋生活气息。按其内容可划分为婚嫁歌、恋情歌、斗歌、捕鱼歌、生活情趣歌等。

婚嫁歌是数量最多、最为凸显特色和精华的渔歌。后船渔民极为注重结婚这件人生大事,男女双方家庭隆重庄严而又喜气洋洋地举行婚礼。整个婚嫁的过程,要唱出50多首渔歌。其中最著名的有《心焦歌》、《打扮细姑做新人》、《船杆抽起一下镖》、《明年抱子返外家》、《是阮两人唔甘嫌》等。如《麻船歌》:“气苍苍,亲家大舅船成鬃。亲家大舅撑好澜,给宛麻船娶新人。”

恋情歌。渔家姑娘是善于用歌声表达内心情愫的歌手,尤其在热恋时期她们利用织网访线、摇艇摆渡之机,借用身边的景物,随编随唱。如《目睇兄船着头前》:“目睇兄船着头前,妹绣荷包有一个,送科阿兄腰边带,祝兄捕鱼万万千”。同样,家青年也用渔歌《咸巴浪》:“穷人要食咸巴浪,穷人唔敢娶富人。破衫唔敢钉银钮,枕头唔敢绣凤凰……”来表达其鲜明的爱情价值观。

捕鱼歌。反映渔船出海捕鱼和返港过程的渔歌统称捕鱼歌。如旧社会广泛传唱的《采鱼歌》:“海水深深索呀索原在,四十日乌寒来,刻苦耐,刻苦耐;心想死掉本命路,想着家贫呀又再来,又再来!”还有《送兄出海去捕鱼》、《一只大船去过洋》、《胶丝落海鱼落网》等都反映了渔民捕鱼的劳动场面和历史沧桑。

斗歌。这是渔歌中最富于竞争性和欣赏性的歌曲,双方互斗智慧、知识和技巧,吸引更多的听众参与,场面热烈动人。当渔船出海空闲之际或渔家姐妹在海滩纺线织网之时,有人发出挑战的信号:“要斗渔歌行麻来,斗恁姐妹七八个。斗恁姐妹无歌唱,无歌好唱勿麻来。”如果有人应以:“恁勿欺负阮无歌,阮有渔歌几千箩。三只虾船载唔了,搬起滩头高过山”。那么,这场斗歌就开始了。《斗歌》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内容包罗万象。可以随机编唱,来考验对方的知识阅历和理解应变能力。

生活情趣歌,洋溢着幽默、生动、活泼的生活气息,歌词通俗、俏皮、谐趣,配上明快的调子,使人难忘。如闻名海陆丰的《十二个阿嫂》、《阿嫂扒船伸呵伸》等。还有以日份和时令为起兴、分段吟唱和带有故事情节的《后船十二月歌》、《长洲泪》等长歌及《造船歌》、《织网歌》等渔业服务的歌,反映了汕尾渔歌是一种完全成熟的民俗文化艺术。

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在山区长期的拓荒垦殖劳动中创造出来用以抒发、沟通感情的口头文学。在艰苦的劳作中他们心有所感,就把喜怒哀乐用歌唱形式表达出来;在挑担、开山、撑船过程中便吟唱出曲调;为了引朋呼伴而唱出情歌;为了与远山或河彼岸的人高声谈话而变成歌唱……渐渐便形成了山歌。

客家歌谣的种类繁多,有“九腔十八调”之说。以歌词内容分有:爱情类、劳作类、家庭类、劝世类、故事类、祭祀类、歌颂类等。歌词一般四句为一首,每句为七个字,多用比兴、复句、比喻等手法。内容丰富,真致淳朴,通俗易懂。其结构严谨,讲究押韵,寓意深刻生动、清新风趣。常见于民间的演唱形式有:独唱、表演唱、擂台斗歌、赛歌、演唱结合山歌剧等。内容大都以情歌为主,每首歌都有哥妹的字眼或含意,故有:“客家山歌精出名,条条山歌有妹名。条条山歌有妹份,一条冇妹唱唔成”的说法。有的山歌更是情意缠绵,优美生动,感人至深。如:“八月十五看月华,哥出月饼妹出茶。吃哥月饼甜到肚,喝妹幼茶开心花。”使人领略到客家山歌的风韵和美的特点。

除上述者外,汕尾市尚有红色妇女舞、八兽舞、象舞、闹花灯、兔子舞、簪仔鼓、扛大旗、挑花篮、踩高跷、水唇木偶、东坑地景等乐俗文化。

(撰写人:叶良方、*健群、罗洪强)

第三节生产习俗

一、农业

汕尾地区所沿用的历书是夏历,历书中的“二十四节气”,成为本市农业活动的主要根据。

(一)耕作时序习俗。旧时立春日县乡之官绅要民众到村里或郊外去祭拜“五谷神”和田神,祈求五谷丰登、六畜昌盛,谓之“夏(祈)平安”。上元节后,值雨水、惊蛰间之初雨时节,农民正式开耕;故有“元宵景过,各人找工课”之农谚。农民从早、晚造至冬种的生产过程中,为不误农时,都循二十四节气有序进行。如:“春分瓜、清明麻”,“清明布,谷雨店”“芒种不见种、雨淋夏至秧”,“小暑小割,大暑大割”,“秋分定禾苗,寒路稻出昭(齐)”,“立冬番薯小雪麦”等等,都是反映当地农事活动时序和物候的俗谚。迨立冬后,为庆丰年酬神演戏,俗称“还神戏”或“收冬戏”。冬至日,农家早上要备五味菜祀祖,做“甜丸”敬神。向祖宗和神明禀明一年收成的情况。

(二)农事规俗。开耕伊始进行重要农事,如栽种、开渠、筑堤、伐木等,农民一般要按历书提示的吉凶忌讳内容择日而行。早造播种称“落早”,播种时农民备供品到田间拜田头爷。在田边插上小竹枝及稻草人,以防禽畜踩食。插秧叫“布田”,山区水直播或移植小苗秧叫“店仔”,稻田除草谓“莎田草”,山区叫“踏田草”。旧时天热大旱有求雨之俗,村、社耆老组织农民到三官大帝,龙王爷等庙前请愿。许以打醮、演戏等方式答谢神灵布雨之恩。有的还挑选几个名字与“雨”、“水”同音的汉子,挑着水,扛着神像,一路上敲锣打鼓、三跪九拜到传说中“龙神”出没之处,如海丰大化山、陆丰雨山等去祈祷。这些都是体现了对龙的精神寄托。有些地区为防虫害,水稻收割后焚稻草以灭虫卵和肥田。若遇螟、蝗虫肆虐,农民也有到郊外当天叩拜天神,祈求显灵灭虫之俗。

收割,早季俗称“割稻”,晚造叫“收冬”。早季收割以后,在吃新米之前,要先用新米做饭,在村(家)里祭拜五谷神。晚造播好秧后,做一顿丰盛的饭菜祭祀祖宗,俗谓“做田密”。并留下一把秧苗,以示来年丰稔依旧。农历七月十四日,要备供品到田间祭拜田头爷,于田埂边青苗处,插上几株青竹,粘满五色纸条。祭品有用米粉做的“稻穗”,象征年丰物阜。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发挥了效益;除田草有除草剂;除虫有农药。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益。农民已不再把命运系在神明身上。但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的五谷神生,部分地方还遗留着祭拜我国农耕文明的始祖─炎帝神农氏的习俗。

(三)饲养习俗。在没有机械耕作的年代,种田早冬三造靠的是牛的耕耘。因此耕牛成了农民饲养为主的牲畜。母牛一般在冬季产仔。小牛犊于翌春便可用铁制的辔头把它鼻子串住,套上绳子,以便放牧、役驶。故民间有“二月二牵牛仔去钻鼻”之谣。耕牛成年劳作到了冬至前才算松口气。冬至日下午,主人替牛梳洗一般后,即用松菜包着“冬节圆”或猪肉喂它,同时轻抚着牛头以表慰惜。客家山区的农民要给耕牛备好过冬的“秆棚”(将稻草堆成棚)。寒冬腊月,要给耕牛煮热粥水,保证耕牛的安全过冬。购小猪俗称“掠猪批”,猪扛回家时要在家门口烧火团,以示“驱煞”。出卖大猪时,主人要拔起几条鬃毛,并在司命灶君神前摆供酬神,谓之“解猪纸”,以祈后一槽再饲大肥猪。孵家禽时忌让进过病房或产房的人入孵房,谓其眼不清净见之不利。赶鸭子到田野或海滩觅食叫“撑鸭”。三鸟发生瘟疫谓之“败条(栏)”。客家人多住于偏僻山里,防盗看门自然少不了狗的帮助,因此家家户户都有养狗的习俗。

二、渔盐业

(一)渔业。造渔船的第一工序是安装船底中间的三条船板,俗称“箦(音多客切)槽”。箦槽时要祭“木神”,扎红绸。新船竣工后择日下海称“进水”。船上一般要设妈祖神座,插金花,贴符纸。船桅上要贴“一帆风顺”,“鱼虾满载”等吉祥红帖。渔民在神前卜圣杯后,方鸣炮启程。首次下海不管鱼捕到多少,都要拿到街上发卖,这叫“有掠有卖”。开春,渔民认为第一只先出港的船不吉利,故碣石港的渔民新春时曾有捐资赠给第一只出港渔船的习俗。春节后首次下海捕鱼,一般也要拿到市上发卖。汕尾渔场因季候风的关系,五、六月多在红海湾;七、八月则东移碣石湾;九月底时碣石港以东之渔场较旺;故渔谚有“五、六无牵东,七、八无牵西”,“九月底拖东”之说。期间,渔民易港捕鱼,俗称“过澳”。渔民禁忌捕白吴鱼(海豚),认为这是神鱼,捕之不吉。若捕到大海龟,一般都放走,有拿到市上发卖的,会着意劝顾客购后在龟背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举行放龟仪式,放它回大海,谓“放生”。

(二)盐业,明末清初汕尾的制盐以晒水为主。盐工提海水上盐池晒盐的操作过程叫“通卤”,盐池俗称“盐町”,卤水经过蒸发池、结晶池、养卤池、储卤池等七道工序称一拔,二拔……。盐工从结晶池播下盐种称为“撒盐母”。收盐叫“耙盐”。盐民纳潮要掌握潮水位。诸如“初一、十五当午可(潮落)”,“廿一、廿二当午”(潮涨)等海洋谚语便是他们的经验总结。

三、工商业

(一)技术的传承,木匠业的祖师是列国时的巧匠鲁班。木匠用的直角正方曲尺,俗称“鲁班尺”。旧时手工者一开门则多摆弄工具以示好兆头。木匠开门要磨斧头,木匠安装脊楹,俗称“上梁”。上梁时要择良辰,梁中间要系红棱和“五谷种”,贴红帖,讲“四句”(吉利话)。木匠到人家做完工后总要在主人家地上留一些刨花或木屑,让主人家收拾,取个吉庆有余之好兆头;棺木匠谓其店为“长生店”,含有益寿延年的意思。泥水匠奉祀的是荷协祖师。泥水师傅为人搞建筑或拆卸时,手握工具(灰匙或铁凿),口唱利市话,屋主人同时烧香放炮,以示“镇邪”,称“兴工”。铁匠的祖师爷是李老君,铁匠开门时要把风箱拉得“呼呼”响,带有旺火生宝色之意。理发师的始祖是吕洞宾,理发师一开门便将剃刀在兽皮或帆布制成的抹布上来回抹擦。相传抹布是吕洞宾赐的剑盒,可制凶迎吉,其实它也具有去污磨利的作用。

(二)经商术的传承。汕尾市商界崇尚春秋时期的商贸名人陶朱公和晏婴,继承他们善于经贸的传统作风。具有抓住时机、敢于冒险和开拓进取、敢于决策的投资手段和经营策略;使汕尾市城区商业繁荣、商店酒肆林立,被誉为“小香港”。旧时海丰县城最大的富商林葵利,其商店门口的楹联:“葵枕实且公,不欺童叟;利泽长而远,足贯市廛”,写出了他们经商致富的原因。公平墟是邻近八县山海货物的集散地,也因“公道公心公德,南北公认公道市;平价平衡平准,东西评称平价墟”的商业道德而著称。受到前辈经商术的传承,经营者表现了民间灵活经商的决窍。即做到诚实取信、保质保量、童叟无欺;以及货符所值、薄利多销、互利融资、创造品牌等营销策略。现公平墟服装行业风生水起,纺织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欧、东南亚诸国。

(三)商行和市场习俗。旧时商界过春节时有互相拜年之俗,把交换回来的贺年帖,悬贴在店里显眼的地方。商店奉祀的招财爷是传说中的财神赵公元帅统领下的“招财使者”。一般集市中心都建有“富寿庙”,内祀招财爷。但也有些地方崇信“关帝君”的,20世纪80年代起,各地已有不少商贾在他们的行铺、公司里为关公设神位,定期顶礼膜拜。

商店早上一开门,掌柜的就拿起算盘上下晃动使之“叭叭”作响,然后放回柜里,再次弹拨一番,随后用鸡毛扫掸去柜面上的灰尘。以取一个鸿运腾飞的吉兆,也含有精打细算的意思。中药店在开门时,要撞响捣药用的铜臼,表示铜臼用得多,就生意兴隆。

赶集俗称“投圩”,赶集日期有定例,三日一趁(转)圩。汕尾各县区虽有不同,但大抵相近的圩市圩期相互不会重复。如海丰县东部的公平圩日为农历一、四、七;可塘圩为三、六、九;青坑圩为二、五、八。交易的物资,一般以当地的农副产品为主。每逢圩日,各种物资分门别类按划定的区域摆置,供人们选购。也有一些属专卖圩市,如市城区品涌的牛圩,红海湾东洲坑的渔需品圩等,发展至现在还有一日一圩的如陆丰的博美和红海湾的田墘的蔬菜市场。有个别圩市每年还要在开圩日搞庆祝活动,如海丰梅陇圩正月二十开圩日,庆典非常隆重。

(四)行话、暗号。沿海鱼贩到经纪行交易,秘密投标时操的一种数码行话,俗称“海 头话”,如一叫“丁”,“己”,二叫“神”,“孔”,三叫“川”“斗”,四叫“苏”,五叫“马”,六叫“棱”,七叫“子”或“墨”,八叫“眉”,九叫“牛”,十叫“巳”或号,如果价钱是2元3角,就说“神斗”;47元就叫“苏子”;价钱是5元5角,就说“双马”。

暗号。木匠在墨线上划个X表示要,泥水匠在墨线上划个X表示不要。

(撰写人:翁深在、叶良方、罗洪强)

第四节节庆习俗

一、春节

汕尾民间过春节,早在农历十二月下旬就忙开了。家庭主妇们都必须“采尘”,把房子上下的灰尘采扫干净,连家具碗筷也要认真洗涤一遍。十二月二十四送神上天,传说这天众神要赴天廷述职,各家都备牲仪香烛祭神,祭毕,将纸神座揭下当天焚化。二十六日开始蒸年糕(甜粿)。“年糕”,“年年高”也,寓意吉祥,故古往今来,这一习俗深受民间欢迎。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蒸“发粿”。发粿有“发财”之意蕴。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最为隆重。家家户户贴对联和门神像。对联表示喜庆,门神表示驱邪保平安。这天男女老少都必须回到家中,连在外地工作及在港澳的也要赶回来,全家大团圆。清早,家家户户都忙着杀鸡宰鹅鸭,备办牲仪香烛,先拜神明,下午祭拜祖宗。巨姓大族,还要集中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当晚各户男女老少都洗澡穿新衣,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饭后,长辈给未成年的晚辈分送红包,称“压岁钱”。已出嫁的女儿不得在娘家过大年夜。

正月初一大清早,各家拜神,燃发“开门炮”,吃素菜,虎狮上门拜年。这天上午,一家之内,一村一族之内,晚辈向长辈拜年,出门见熟人,互道“恭喜发财,万事如意”。这一天,人人都要说吉利话。初二日开始,亲戚之间互相拜年(称“相巡”),各家备办酒席接待亲朋。相巡要以辈份大小为序,如先外公外婆母舅,次岳父母,然后是其他亲戚朋友。相巡须带红柑、发粿、甜粿、猪肉等礼品,还要给长辈及晚辈送“压岁钱”。如是一直到农历正月初八。这期间,各地做大戏、舞狮、唱曲等等,热闹非常。初三日,每家每户将几天来推积在家的爆竹纸屑或其它垃圾送到远处的河边,俗称“送穷*”。初四日,家庭主妇趁稍有闲暇之机,带着孩子及礼品回娘家。俗谓“初四返外家”。至初七日,吃七样菜。客家山区则吃“七样菜茶”。即以大蒜、芥兰、荷兰豆、生艾、茴香、薄荷外加芝麻、花生和绿茶为原料,擂成粉浆,冲入开水的客家擂茶。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少家庭于除夕夜到酒楼吃“团圆饭”,亲戚朋友来拜年,也在酒楼摆席宴请。机关团体于春节期间举行“团拜会”,向烈*属、老革命同志及有关人员拜年。各地还组织文艺汇演,节目内容更丰富,气氛更浓。

二、元宵节

汕尾地区的元宵节,颇有特色。从农历正月十一日起,各地城乡都在祖祠前搭起彩棚,叫“灯棚”。十三日为开灯日,凡去年新添男女婴者,须于灯棚内挂上喜灯。旧社会这种灯挂得越多越好,说明人丁兴旺。这天晚上,男女老少都出来赏灯,拜神,还集中在一起饮“灯酒”。

更热闹的场面是“抢炮头”。由两个人登上高梯,点燃大鞭炮,炮一响,纸花飘飞,人们争先恐后四处寻找炮心里的那个竹管子,能抢到这个,就是得了吉利。如是接连放了几炮,第一炮为最尊,叫头炮,抢得头炮,全家庆幸。

是夜,青年男女一边打秋千,一边对歌。歌词自编自唱,多为歌颂太平、喜庆丰收或表达青年男女恋情等等,极具地方风情。客家山区则有如下习俗:砍一根绿竹尾插在鸡笼上,并挑四穗特大麦穗,插在大门上方两侧,以祈求丰收。

元宵喜庆,从正月十三日开始,直至十六日结束。近年来,元宵灯会的规模比过去更为隆重新颖,除民间旧例之外,各地*府有关部门还组织盛大的游灯活动,不但有各种制作新颖的纸灯、纱灯、自动电灯,还有大型彩车及载歌载舞的游行队伍,使元宵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

三、清明节

清明节是民间一年中最为隆重的拜祭祖先的活动。汕尾民间常说“清明无回(家)无祖”。因此,清明扫墓,男女老少必须到齐,远在外地及港澳者,都不辞千里回来拜祖,以示孝敬祖宗。

扫墓之前,必备办牲仪、发包、香烛、纸钱、鞭炮等祭品。到达墓地,先给祖坟除草、插上纸花(叫“挂纸”),接着点烛焚香祭拜。祭毕,焚化纸钱,将酒、蚶壳等少许祭品洒放于坟前,然后放鞭炮。全村或全族扫公墓,多在祖墓前围着吃中饭。如果是头一年祭拜的新坟,称“做头年清明”,子孙要哭一阵,表示哀悼。

清明扫墓从春分后开始,清明日(一般在公历4月5日)为最高潮,至农历四月初一日结束,据说这天是“*仔关门日”,不再接受阳间祭祀。

四、端午节

又称“五月节”,是日各家门上贴符咒,挂上蒲叶和艾条,屋里点燃用苍术、白芷打成的薰条,家家户户包粽子。传说这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和*巢起义有关。

这天中午的河水(称“午时水”),据说可以祛除百病,因此小孩要到河里洗澡,妇女把午时水挑回家珍藏起来,备作配药用水。

汕尾地区端午节的最大特色是举行“龙舟竞渡”。五月适逢雨季,溪河水满,最宜赛龙舟。从初五日开始,一连几天,凡沿海城乡都举行龙舟竞赛活动,男女老幼尽兴观赏,气氛十分热烈。获舟赛冠*者,要做大戏还要设宴请客,表示庆贺。

自古至今,端午龙舟赛的习俗相沿不断,成为汕尾地区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当地童谣就是极好的印证:“红边蝉,叫匀匀,叫到五月节,人扒船……”。

五、中元节

又称“盂兰节”。汕尾地区称为“七月半”,又称“*仔节”。这天,各户备办牲仪,祭祀祖先,还用米粉掺糖做成圆形或长方形、上面印有谷穗的祭品,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至于那些无主可祀的幽灵,则由民间于此日捐出祭品,集中摆于宫庙或大坟场上,让那些幽灵也饱餐一顿,祈求他们不要作祟,以保合境平安。还要用纸扎的“大士爷”(*头)竖立于祭台之上,主持幽灵们会餐。解放后,“祭幽”之典已废除。

六、中秋节

汕尾地区对中秋节十分重视,仅次于春节。在外地工作者及港澳同胞,均按时赶回家团聚。家家户户备办月饼、柚子、芋头、糖果等拜月娘的祭品。亲朋好友互赠月饼、柚子等物,晚辈要向长辈敬送礼品,叫“送节”。近来送节的礼品多以罐装花生油、茶叶、酒、高级月饼等馈赠。

当晚,家家户户拜月吃月饼,还请邻居一起赏月吃月饼,处处呈现一派团圆祥和的景象。

七、重阳节

汕尾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历来就有重阳登高的习俗。农历九月初九日俗称“重阳”。旧时这天,文人雅士登高吟诗作赋。现在仍有登高放风筝、野游等活动。近年来,汕尾地区把这个节日侧重于敬老尊老活动,各单位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野游、参观等活动,使节日有了新内容。

八、冬至

是日,为人夫者务必回家过节,汕尾地区有“冬至无回(家)无嬷(妻)”之说,可见冬至这个节日之重要。这天家家户户做甜丸拜神,备办牲仪祭拜祖先。民间观念,一年已平安过去,吃了“冬节丸”,人人都长一岁了。(撰写人:*健群、罗洪强)

第五节礼仪习俗

一、生育

在封建传统的影响下,汕尾市民间对传承香火、养儿防老的观念极其深厚。每当年节或神诞日,他们要到神庙极其虔诚地拈香求签祈祷观音娘、金花娘等赐送丁嗣,尤其是男丁。每年元宵节是民间求嗣“出丁”的开灯节,各村社或各姓祠堂均要挂上“鰲山灯”、“走马灯”等灯饰,举办灯会、巡游等节目。各家各户也要挂上大红灯笼。凡是上年求嗣“出丁”的人家,更要在家门口和祖祠上悬挂彩灯,有的合资请剧团演“丁戏”,并举办“请丁酒”和“吃丁茶”来宴请亲友,以示酬谢神恩光耀门庭之意。据《粤东笔记》载,明末清初海城龙津溪上源有放水灯的习俗,求嗣者在下流沿岸竞拾之,拾得白灯的喜为男兆,得红灯的谓为女兆。此俗现已不传。

海陆丰俗例,孕妇在分娩前,不允出远门和做激烈的运动,也不允做裁衣缝布等动作;家中不允动土、钉墙壁、移动眠床等,说是会动胎气,影响胎儿正常生长。产房门窗要紧闭,贴上符箓,以防生份人闯入,保持产房安静。并用榕叶、茅草、艾叶、菖蒲、仙人掌等用红棕索捆扎成小圆圈,挂于产房前或床帐上,以避邪气。

旧时婴儿接生,要请“接生婆”用竹杆片或剪刀断脐带。现多用新法接生。婴儿出生后,要到外家报喜。七天内不让外人探望产妇,亦不让生人见新生儿。产妇分娩后,头额缠戴布条圈,吃姜醋汤,洗香草水,不得接触生水,不能光脚走路。初产数天内,只吃清淡的营养物;七天后就开始吃姜醋蛋瘦肉、炖鸡等大热量、高蛋白的营养物,少吃青菜和水果,以便多产乳汁喂养新生儿。二十多天后,才可佐食鲜鱼类,但调料仍离不开姜醋。产妇一个月内不出家门,以防伤风感冒,谓之“做月”。婴儿出生第三天,要用竹菜、鸭舌凤、金银花等煮水洗身,谓之“洗三朝”。

婴儿做“十二朝”、“出月”时,亲友要“送庚”贺喜,多是送鸡蛋,少者10粒,多者20—30粒,也有送1—2斤猪肉或1—2只活鸡的。主人要招待亲友吃用乌豆、糖、加上剥了壳的熟鸡蛋泡米酒煮成的甜豆蛋酒,或吃甜酒糟蛋、姜醋蛋等。陆河有送姜酒的习俗,主人选择吉日良辰,备办猪肉、活鸡、鲜蛋、鱼虾、*酒、生姜等礼物,专程送往外家祭拜祖先,宴请外家亲朋邻友,答谢女方父母的养育之恩。公平等地方有回送酒碗的习俗,即用酒碗盛着泡了酒的剥壳熟鸡蛋二粒、猪肉四块、虾脯若干;然后由家人将篮子盛着酒碗逐户送到亲友家中。外家也送来甜糕、婴儿背带、帽、鞋、服装等物。主人要设宴请亲友吃“满月酒”。在婴儿出生的一个月内,主人还要请亲友邻居同事等吃咸茶(丁茶)2至3次。即婴儿出世三天后请吃“三朝茶”,十二天后请吃“十二朝茶”,满月请吃“出月茶”。现“送庚”多改为送礼金和婴儿用的衣物。

在庆祝婴儿满月时,结合给婴儿取名、祀公婆神、理发等民俗活动。命名要根据婴儿生辰八字的五行缺项(缺什么补什么),取字眼或偏旁有金、木、水、火、土的文字予以补救。故此,凡名字有鑫、淼、森、焱、圭等字眼和偏旁者,均体现这种风习。有的命名取“古”、“乖”、“伢”、“戆”者,也体现取贱名易养活之意。有的命名带“娘”、“潭”、“妈”、“佛”等字。则是反映婴儿已取得观音娘、谭公爷、妈祖、佛祖等神力庇佑的象征符号。如果婴儿的生辰八字与父母相克,就要过房或拜义父义母。满月前,产妇和婴儿不得回娘家;满月后,婴儿才可以抱出来与外人见面。求婴儿平安长大,有的家庭在眠床脚安置香炉,四时奉祀“公婆神”(即花公婆)。直至16岁时举行“出花园”的成人仪式,供上三牲、香烛等拜别“公婆神”。

当婴儿周岁时,家人要煮红鸡蛋(染红)给孩子吃,外婆要置新衫给外孙穿,称“对岁衫”。亲友要送礼品相贺,主人置办酒席招待称吃“对岁酒”。客人初次携带小孩到家,主人要用灯蕊带或红棕索之类包扎上钱币挂于小孩颈上,谓之“留须”。

二、婚嫁

旧时婚嫁,均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强调门当户对,结成姻亲。并遵循“六礼”古风,相沿至今。其程序如下:

合婚。首先由媒人取女方生辰庚帖送到男方家中,将男女双方生辰请算命先生合婚,认为双方生肖不会冲克,就可进行,否则将女方庚帖退回。

开聘。合婚相宜,便行相亲。女方到男方家中察看其家庭情况,谓之“踏家风(方)”。若无异议即可议聘和开聘,在十二版红折帖(婚书)上开列男方聘礼和女方妆奁数目。聘金尾数要有“4”的数码,谐音“世”,取“世世相传”好兆头。聘单红帖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认可,便可送聘定婚。客家山区婚俗,开聘后,女方亲属回家,女方则留在男方家中住宿。

送聘,也称纳采(俗称担酒)。男方择吉日将聘金和芝麻、茶叶、猪脚、饼等“四色礼”送到女家。女方受聘后回送糖豆、糯米粿和使君子(吉祥草)。并宴请至亲,分发定婚饼给亲友。

送日。男方择定婚期,写成红帖送至女家。女方开始备办嫁妆。出嫁前,女方要请人挽面整容,俗谓“开面”。

迎娶。男家张灯结彩,门口贴红对联。由媒人领花轿至女家迎娶。新娘拜别父母上轿(客家由“好命公”扶上轿)。接着奏乐鸣炮起轿,新娘的兄弟(送嫁舅)、姐妹(送嫁姨)及伴娘等随轿而行,至男家门口。新郎手执白扇连敲轿顶三下,又用脚踢轿门三下,打开轿门,然后新娘头盖红布由“好命婆”扶出轿门,并边做四句(吉祥话)边牵入厅堂。新郎新娘先拜天地,后拜祖宗,再拜父母和伯叔等上辈,然后夫妻对拜。礼毕,送新娘入洞房。当晚睡前夫妻共吃糯米甜丸,称“合房丸”。

是日午或晚,男方宴请众亲朋,新郎到各酒席频频向客人敬酒。新郎、新娘交臂换杯对饮合卺酒。晚上,邻居男女老少看新娘,吃喜糖,闹新婚。新娘要为长辈及邻居亲朋端盘敬茶,被敬者饮茶后赠予新娘红包或金银首饰,谓“压盘钱”。婚后满月,新娘外家置办礼物组织亲戚、邻居等妇女到新郎家做客,新娘置办午宴盛情接待,俗叫“吃出月”。此外尚有男到女家入门结婚以及童养媳、指腹婚等婚姻形式。

建国后,国家颁布《新婚姻法》,实行男女平等,青年男女多属自由恋爱,达到法定年龄,即到当地民*部门办理婚姻登记。婚礼亦简化,有的实行旅游结婚。至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结婚大讲排场,互相攀比,婚娶改用贴着囍字及花饰的小汽车载新娘,并用多辆小汽车载着送嫁舅、姨、亲友及彩电、电冰箱、空调等嫁妆,晚上在大酒楼举办豪华酒宴,新郎新娘在伴郎、伴娘的陪同下,及其父母和至亲等在大门口迎送赴宴的宾客。宴会时,主持人致祝贺辞,新郎新娘相互勾手饮“交杯酒”,然后在其父母、至亲的陪同下,逐席向来贺的亲友敬酒致谢。有的新郎新娘两家举行联婚酒宴。但“六礼”婚俗仪式照旧。

三、寿庆

贺寿,俗称“做生日”。过去一般人逢常年的生日不兴寿庆,惟年过花甲的第一年,即六十周岁,或年满七旬、八十大寿,家人才会隆重举办祝寿活动。但有的富户五十周岁就开始做寿。是日,张灯结彩,门旁贴贺寿红联,厅堂挂寿幛,供寿星像,点长明灯,吃红寿桃饼和长寿面。寿翁先拜祖宗神位,后接受儿孙的跪拜问候,以及子孙敬献的金玉手饰和衣物等。同时,宾客也送寿礼。主人在家中或到酒楼设宴招待来客。席间,全体向寿翁敬酒。寿翁则要将一条红棕索缚着红色的利市包,挂在幼龄的儿孙脖子上,俗称“留须”。但四十周岁不做生日,民间有谓:“生人不做四十日,死人不做四十七。”

近来,有部分家庭受西方风俗影响,长辈也为小孩举行生日纪念活动。在家中设宴接待亲友和孩子的小朋友,一起吹蜡烛,吃生日蛋糕,玩生日卡,接受亲友和小朋友贺送的纪念礼品等,以享天伦之乐。

四、丧葬

历代沿袭重殡厚葬、入土为安的礼制,治丧仪式有迎棺、倒刺、入殓成服、封棺、告别、出殡等程序如下:

当老人弥留之际,即应召集全体子孙在病榻前“送终”,辞世后,将老人脚向门、头向里移入祠堂或厅堂地上,更换寿衣,盖上“天地被”。男者手执纸扇,女者手拿桃枝,点上“脚尾灯”(谓能给亡灵照亮*泉路)。举家恸哭哀号,轮流守灵,不间断地点香烧纸绽,称“烧盘缠”(谓给亡灵往阴府路费)。并将银圆或金属钱币置于死者口中,称“含口银”。同时成立治丧理事会,安排人员购买棺材等,请来吹鼓班,门口贴上蓝纸白字的丧联。并请地理先生上山定墓穴及择出殡时日。派人分头讣告亲友,俗称“赶老”。报丧时,不能进入亲友家门,只能唤出门口告知之,亲友闻讯后要用针线捆着的彩钱送给“赶老”者。客家山区则是煮一对鸡蛋送给报丧者,谓之“利是”。

翌日起鼓吹唢呐奏哀乐,亲友送来奠仪、灵旌、花圈或挽联,往灵堂吊唁祭拜,以示悼念。收奠仪时分发饼及毛巾一条,并书写*纸条列榜公布送来奠仪的金额及姓名。

入殓前,请来师公(道士)念经超度亡灵,宣读亲眷名单,谓之“成服”。此时,孝子孙头戴白布的“麻圈芦”,身穿白衣白裤跪迎死者外家。外家母舅身披红布,手执青竹红头杖或竹葫,口诵四句吉利话,称“赐杖”。对子孙中不孝者,可以用竹杖敲之,以示儆戒。于是始同意封棺并抬至屋前空旷地,再执香三跪三拜,礼毕才可出殡。客家山区则由外家鸣锣后,始允抬出灵柩进行祭棺、拜四方天地、授孝棍、穿孝服、戴孝帽等仪式。

出殡前,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师公读祭文,亲属披麻带孝,放声哀哭,称“开孝”。村老带领孝子到四路头“买水”。礼毕,送葬队伍出发,鸣锣开道,沿途撒纸绽,烧纸钱,谓“买路钱”。前面是擎着纸幡、灵旌、彩旗的人群,接着是两人抬的祭席(一般四席,分别摆上猪头或馒头、素菜等)。其后是亡者相亭、由八个“大力”抬着的棺材。孝长子或长孙手执红头竹杖并捧着神主牌座,其余孝子分两边扶棺材而行。队伍中吹鼓手、八音班、大锣鼓班奏着哀乐。行列最后是孝长媳妇拿着燃烟的“火母”(稻草编成)和哭泣的妇女们,以及其它送葬的亲友人群。一路上鞭炮声和铳声不断地的燃放。送至郊外,妇女儿童及外亲娘家可以绕道而归。棺柩抬至墓穴,由师公念经后,孝子孙们抓一把*土绕穴走一圈,先后将*土撒向棺柩,然后按时辰复土封穴,另日再建坟面立墓碑。

是晚,在家中设祭亭,请师公诵经做功德,唱“十月怀胎歌”。出殡后第三天,亲属备牲仪、芝麻、豆等往新坟祭拜,俗称“完坟辞山”。以后每逢七天祭祀一次,叫“做七”。孝子们守灵七七四十九日或一百日,才可脱孝出门。

20世纪60年代后,革除陈规陋习,丧事大都从简,改为开追悼会,参加者臂缠黑纱,胸佩白花,向亡者鞠躬默哀。改革开放后,旧风复起,讲究排场,富者办葬礼花费动辄数万至几十万元。送葬时,灵车开道,小汽车、摩托车成队载銘旌、花圈等。祭席增至九桌,增置全猪全羊牲仪。一路上高音喇叭奏哀乐,吹鼓班、八音班、西洋管乐队奏哀曲,送葬者俱穿白衣白鞋。葬毕在酒楼大宴亲宾。但近年来实行火葬改革,移风易俗,葬仪始有所收敛。

五、称谓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讲究伦理道德和礼貌,反映在称谓上,既有严格的辈序和等级的区分,同时又受到迷信避忌的影响,同一称呼又有宽泛复杂的叫法。

福佬方言区对父母的称谓,一般多称呼为爸、爹和妈、妈咪(客家方言区称母亲为“阿miē”)。但有的出于对生辰八字的迷信,怕五行相克无父子之缘,故改作生疏一点的称呼,以求父子相安无事,即以叔、伯和婶、姆、姨称呼父母。同样在称谓上,也反映了旧时妇女低人一辈的现象。海陆丰妇女称呼丈夫的兄弟为伯叔,称呼丈夫的伯叔为伯公叔公,即以儿子的辈分称呼之。这是比较特别的称谓,其他称谓如下:

称男性成人:先生、同志、嗒埔人(男人)、侯生人(青年)、老大(老年人)、大佬(大哥)、靓仔(青年)。

称女性成人:女士、女同志、小姐、咱嬷人(女人)、姑娘、姿娘、老婆仔(老太婆)、大姐、靓女(姑娘)。

称男童:郎仔、小孩,细人(客家)。称女童:咱嬷妹仔、细妹仔(客家)。

称祖父:阿公。称祖母:阿妈(mà)、阿婆(客家)。称祖父之兄嫂:伯公伯婆。称祖父之弟婶:叔公叔婆。

夫称妻:爱人、咱嬷、老婆,埠娘(客家)或叫妻名。妻称夫:爱人、丈夫、安、老公,或叫夫名。

称父之兄:阿伯、大伯、二伯……。称伯之妻:阿姆、大姆、二姆……。称父之弟:叔、二叔、三叔……细叔。称叔之妻:婶、二婶……细婶。

称父之姐妹:姑、大姑、二姑……细姑。称姑之夫:阿丈、姑丈、大姑丈……细姑丈。

称母亲姐妹:母姨、大姨、二姨……细姨。称姨之夫:姨丈、大姨丈……细姨丈。

称祖父姐妹:姑婆、老姑婆。称姑婆之夫:丈公、老丈公。称祖母姐妹:姨婆。称姨婆之夫:丈公、姨丈公。

称母亲兄弟:母舅、大舅、二舅……细舅。称母舅之妻:妗、母妗、大妗、二妗……细妗。

称外祖父:公、外公、接公(客家)。称外祖母:外婆、外妈(mà)、接婆(客家)。

称岳父:丈人父或公、长身爷(客家)。称岳母:丈人母或婆、长身哀(客家)。

称母舅、姑、姨的子女:表兄弟、表姐妹。

称妻之兄弟:妻舅、内兄、内弟。称妻之姐妹:妻姨。称妻姨之夫:连襟。

称兄之妻:嫂、大嫂、二嫂……。称弟之妻:小婶。称子之妻:心哺(媳妇)。

称结契兄弟:年兄、年弟或谊兄、谊弟。

此外,女对夫族亲戚的称谓和男对妻族亲戚的称谓,习惯上随儿女辈序对其的称谓。

(撰写人:叶良方、郑美秀、罗洪强)

第六节信仰习俗

自古迄今,海陆丰民间广泛信奉祖灵和各种神佛,建置了很多寺庙庵观和祠堂等民俗活动场所,拜神祭祖驱*成为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他们迷信风水、命运、巫占、兆应和宜忌,其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很宠杂,既受到儒道佛三教的影响,又受到行业、图腾、自然、名人崇拜等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明末清初又接受天主、基督等西方宗教的传播。因此,汕尾民间普遍存在着深厚的多神崇拜现象,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社会风俗习惯和文化心理习惯。

一、神佛崇拜

每逢农历年节、重光庆典、神佛诞辰等日,就是世俗进行祭祀活动的时间,汕尾民间最为崇拜的神佛有:

天妃,俗称妈祖,名林默,生活在宋建隆至雍熙年间的莆田湄洲岛。生前博晓天象,娴习水性,常于海上救助沉溺者;成为护国佑民的象征。沿海渔民为祈愿出海平安和渔获丰收,每逢出海归来,必到当地妈祖宫进香谢恩。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家家户户都要到妈祖宫献上供品,举行隆重庄严的祭祀仪式,并组织庙会演戏,抬着妈祖像巡游等活动。

妈祖是汕尾市民间最为信奉的水神,凡沿海港口及*江、螺河流域码头处,必有其庙宇。计有古莲田、大德、龙山、长沙等妈祖宫等60多座。海陆丰福佬方言诸姓大都溯源于莆田,是妈祖的同乡,他们于宋元明清时期陆续迁徙到海陆丰,同时也带来妈祖崇拜的习俗。现陆丰林姓犹称呼妈祖为姑妈。甲子顺济宫是汕尾市最早的妈祖宫,“顺济夫人”是宋徽宋敕封妈祖的第一个封号。南宋乾通五年(年),甲子名绅范有仁捐巨资建顺济宫和顺济桥,成为汕尾市内妈祖崇拜的第一个活动场所,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凤山祖庙是汕尾市建筑规模最大的妈祖宫,占地平方米,加上附设的旅游区共占地2.5平方公里。山顶矗立的妈祖石雕像高16.83米,闻名海内外。南塘华山寺,是妈祖民俗文化较为奇特的庙宇,该寺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原是供奉如来的佛教寺庙,至清康熙初迁界时,碣石渔民将妈祖的崇拜习俗也带来华山寺,在前殿奉祀妈祖,并将寺名改为华山妈祖宫。湖东天妃庙除奉祀妈祖外,还同时奉祀“灵惠懿德妃”和“注生娘”,俗称“三妃庙”。大德天妃庙供奉妈祖的五种化身神像,夙有“一玄山、二盘傩、三大德”之美称。

玄武,俗称北帝。是汕尾市民间影响较大、信众较多的神佛。清康熙时因避圣祖玄烨讳,改为真武。其庙宇遍及海陆丰,计有海城五龙寺、东海北帝庙、公平玉虚宫、红草真武庙等名称的玄武庙20多座。碣石镇是海防要地,有玄武庙6座,具有浓厚的玄武崇拜习俗。其中玄武山元山寺是历史最悠久且闻名海内外的玄武庙。

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年)移建今址,占地5万多平方,有殿舍九十九间。殿后福星垒塔是民俗“佛灯指航”的象征性建筑物。每年正月初五,来自东南亚、港澳台和华南各省的10多万香客云集玄武山,祈求福祉。海陆丰信众尤其虔诚,拜香之前,全村要大搞卫生,男女老幼要斋戒二至三天,亲往拜玄山者衣冠整新,礼节周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是北帝的两次诞日,当地要举办隆重热烈的元山庙会,两戏班从二月底起要连续演出40多天《三国演义》的正字戏。届时碣石镇各街道要设置牌楼,挂上“火联匾”,饰以蝙蝠、麒麟、鹿等刻纸,入夜烛光辉映,美仑美奂。各家各户张灯结彩,挂起大红灯笼。各村社组织富有特色的抬大纛、担花篮、大锣鼓、八音班、舞龙、舞狮、舞八兽、扮景等文艺节目大游行,连续数天,观者人山人海。

观音,有千手观音、坐莲观音、白衣观音等三十六个化身名称,各有其诞日,民俗多以农历二月十九日和六月十九日到观音庙祭拜。观音化身是民俗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象征,也是汕尾市民间影响最广泛、信奉人数最多的菩萨,几乎所有的佛教寺庙和家庭都供奉观音像。全市主奉观音的有定光寺、金竹寺、云莲寺、准提阁、翦翠庵、水月宫、凝波寺、华严庵、育善庵、彩云洞、碧云洞、潮音精舍等约25座大型寺庙。

此外,汕尾民间常见信奉的还有释迦牟尼佛(俗称如来佛祖),佛诞四月初八;弥勒佛(俗称大肚佛或笑脸佛),佛诞正月初一;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佛诞十一月十七;普贤菩萨,佛诞二月二十一。佛庙有鸡鸣寺、清峰寺、大道庵、普昭寺、得道庵、望斗灵岩庵等10多座,庙中还配祀韦佗、天王、罗汉等。地藏王(俗称法王),也是市内民间信仰较普遍的佛教冥神,佛诞七月三十;配祀阎罗、判官等。法王庙有白云寺、华严庵以及海丰县城河园、高田等10多座。道教活动场所有紫竹观、玉清宫、凤翔观、观生观、玉华观等15处,供奉太上老君(诞二月十五)、元始天尊(诞正月初一)、玉皇大帝(诞正月初九)等神祇,配祀五斗星君、二十八星宿等。每座寺庙均有多尊乃至数十尊神像,普遍存在着多神崇拜的现象。

二、自然崇拜

汕尾市民间存在着浓厚的自然物神的崇拜,举凡天地日月风云雷电动植物山川河海等自然物,多数被人格化为神。有一部分还为官祀之神。据旧县志载,明清时期海丰县及陆丰县*府均在城郊设有代表土地五谷的社稷坛和风云雷雨山川坛进行专祀。市内较常奉祀的自然物神有:

三山国王,原揭西独山、明山、巾山之山神。据《揭阳县志》等载,三山国王肇迹于隋,灵显于唐,受封于宋。隋时建庙于揭西霖田玉峰,明清时期流传至海陆丰,被尊为福神,也是粤东诸县普遍信奉的特有的地方神。市内各墟镇和乡村均有其膜拜的香火,建有国王庙(俗称王爷宫)约30多座。东海国王庙建于明万历十七年(年),每年元宵在庙前举办送香船(又称送瘟神)的祭祀活动。并有正月二十抬着王爷像巡街的习俗,各村出动大纛、彩旗、神轿、簪鼓、八音、花篮、舞狮、扮景等队伍巡游街道,祈求王爷降福,社会和祥。

城隍,城市守护神,是守御城池、维护治安、监护百姓、兼管冥籍的地方阴间最高统治者,被列为官祀之神。过去民间对城隍尤其迷信,凡遇瘟疫水旱,均要抬出城隍爷出巡城内镇压灾疫,驱除邪魔。民俗相传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城隍要骑马上天向玉皇述职,至正月初五返回。各乡社要举行祭祀,演出开棚戏和落马戏。全市计有城隍庙10多座,仿县衙门规模而建。各地城隍诞辰不一,海丰城隍庙于七月二十四神诞前一天起要连续演出一个多月的戏,捷胜城隍庙以八月十五为诞,也要于前一天起连演四十台戏。

土地,俗称伯公、地主爷等,处处有庙,称福德老爷庙。庙中置立一对慈祥的公婆像。市内多数人家均置有香炉神龛专门奉祀。山头坟墓前右侧均立有土地神位,是各方区域的本土神,职掌镇妖压*,神诞二月初二。明清时期官祀的社稷坛,“社”是土神,也就是土地公,与谷神合称为社稷。

灶神,又称灶君,也叫司命公或司命帝君,管一家祸福。过去民间建有灶王庙,各家灶台也普遍置立神位奉祀。神诞十二月二十四前一天民俗要举办“送灶”的祭礼。现随着社会物质的变革,城市居家已没有灶的概念,仅有农村小部分家庭仍继续使用灶,其崇拜习俗已逐渐消失。

其它自然物神有海城华光庙、陆河南门宫、梅陇莲花庙、公平琼花庙等祀火神华光大帝(诞九月二十八),梅陇东澳风神庙祀风伯(诞八月十八),海丰雷神庙、甲子应元雷神庙、公平雷爷庙祀雷神(诞六月十六),汕尾太阳宫祀太阳神(诞三月十九),鹿境太阴娘庙祀月神(诞八月十五),海城城东药王庙、陆河大溪畲神农庙祀农业神五谷主神农氏(诞十月十五),鹿境畲港庵祀地母元君(诞十月十八)。此外,乡村古榕因躯干虬曲、根须飘拂,也被认为有灵,尊为树神,常有村民插香烛膜拜。

三、行业崇拜

过去,海陆丰各墟市手工业作坊兴盛,有铁匠、木匠、石匠、泥匠、砖瓦窑、炭窑、理发店、中药铺、戏班等各行业,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其生意兴旺和工作平安,都要在其作仿和经营场所内的重要位置供奉本行业的祖师神,每逢初一十五、节日或祖爷诞日,都要虔诚进香祈福。

医药业祖师神有:华佗仙师,原为东汉名医,死后被祀为医祖。海丰县赤坑长庆寺(原名长明寺),始建于南宋宝佑二年(年),是一座供奉华佗为主的古寺,每逢神诞四月十八,附近各墟市乡村信众麇集寺中,祈求医祖赐福,合家平安,祛除百病。医灵爷,即唐名医孙思邈,死后被尊崇为医药行业祖师神。陆丰东海和海城东门、龙津溪西医灵庙(俗称灵爷宫),就是奉祀孙思邈的神庙。保生大帝,俗称大道公,生前为北宋福建名医,死后被尊为医神,陆丰有真君庙奉祀。

生育健康神有:金花娘娘,诞四月十七日,海城幼石街有金花娘娘庙。注生娘,配祀在公平万福庵等。花婆,俗称阿婆神,是主管人间生育与健康之神,也是儿童的保护神。诞二月初二,与花公配祀在凤山妈祖等庙中,民俗例凡初二、十六或小孩生日往祭之。

儿童保护神有:谭公爷,俗名谭德,明归善(现惠东)县谭公墟针笔岭人。小颇灵异,能预卜未来,后成仙佛,影响仅及惠州府。海丰赤石等地建有谭襄济公庙10多座。神像呈小孩像,头梳双髻,戴哪吒箍,身披红兜肚巾。旧时民间婴儿羼弱多病者,多拜谭公为义父,取名均有“谭”字。若其父母已拜者,则呼谭公为义公。神诞六月二十六,是一位独特的地方神。

手工业祖师神有:鲁班、为泥水、木工、搭棚业祖师神。原为战国时名匠,死后被尊为“三行先师”。诞六月十六,过去木工等作坊均设有其神龛祭拜。老子,即太上老君,春秋时人,后为道教祖师,因炼丹八卦炉,被铁匠、砖瓦窑、炭窑等奉为祖师爷。吕洞宾,被理发业尊为祖师爷,诞四月十四,有甲子福寿善堂等供奉其神位。

其他行业祖师神有:财神,俗称招财爷,诞六月二十四。汕尾所祀财神,多指赵公明和陶朱公,以及武财神关羽(诞六月二十四)。戏神,正字戏、白字戏班祀田元帅,西秦戏班祀妙庄王。吉祥神,即福禄寿三星,分别象征幸福、官禄、长寿。源于道教天官(诞正月十五)、地官(诞七月十五)、水官(诞十月十五)三官神。因在其生辰日执职,故民间多在此日拜求赐福、赦罪、解厄之愿望。田墘湖内村有三官大帝庙专祀。此外,文昌帝君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是读书人求禄运和文运的祖师,有捷胜文武庙和公平大成殿供奉。

四、人神崇拜

在中国以及地方的历史上,涌现了不少英雄人物、贤官直臣,他们生前为国为民忠肝义胆做了好事,死后因其业绩被民间追崇为神祇。还有作为汉民族存在象征的宋帝昺及明崇祯帝,死后也被人民怀着亡国的心情,通过民俗的方式立神位来祭奠他们。

英雄崇拜神有:关帝,三国名将关羽,因忠义被后世祀为圣帝。过去,关帝崇拜遍及海陆丰城乡,较大型的庙宇有汕尾、海城、东海等关帝庙30多座,其中仅碣石一镇就有东、西、南、北关4座。现市内很多酒楼食肆及工商企业,将关帝尊为武财神,置有神座奉祀。与关羽齐名的宋将岳飞,因精忠报国得后世崇仰,称为岳王(诞二月十五),陆河河田有关岳庙奉祀。大禹,上古治水英雄,死后被祀为水仙爷(诞十月初三),其信仰后来从中原辗转传到海陆丰,有海城溪西、捷胜等水仙爷庙奉祀。郑祖禧,郑成功之妹,清顺治七年随兄征战至白沙湖中箭身亡,英*不泯,常于大海救助渔民,被尊为金刚妈祖,建祖禧庙为祀。

忠贤崇拜神有:文天祥、陆秀夫,南宋抗元名臣,宋景炎年间先后护幼帝南来海陆丰,后均壮烈牺牲,成为汉民族英雄。汕尾民间建立五坡岭方饭亭、表忠祠、三忠祠、进食亭、宋存庵、岩公亭等来纪念他们。此外,海城、甲子、碣石等地建有纪念奏开界有功民生的广东总督周有德、巡抚王来任的双仁祠;梅陇建有纪念北宋直臣包拯的包相庙。

五、祖灵崇拜

汕尾民间对祖灵十分崇信,认为祖先能福荫后人,兴建祠堂不惜一抛万金,借以显耀门第家声。因此,海陆丰城乡聚族而居的地方,祠堂是建得最显著最宏丽、风水最好的建筑物,大都是座北向南,面临水池,环境优美之所。祠堂内正厅置立香案和祖宗龛,龛内竖立历代先人牌位,四时进行祭拜。

海陆丰陈、林为两大族姓,其中陈氏星聚堂下有德庆堂、光裕堂等多间祠堂;林氏忠孝堂下有博美鳌峰等多间祠堂。其余大姓祠堂有蔡氏济阳堂,吕氏河东堂,吴氏将*府、勃海堂,颜氏克复堂,叶氏五星祠、镇楼祠,彭氏商贤庙、*氏江夏堂等。

汕尾市民间极其重视祭祖,祭祀时间多在正月初十开灯节、春分或冬至。族祭由族中长老主持,合族在祠堂前置八仙桌摆放祭品,向着祖宗龛举行俗称大三献、小三献的祭礼,点燃香烛纸钱行三跪九叩首,祈祷祖灵庇佑。祭后在祠堂前请戏班演戏,燃放炮仗焰火。或欣赏祠堂内悬挂的鳌山灯、跑马灯等灯饰,合族同乐至夜阑时分。

六、巫占崇拜

巫术是以扶箕、画符、念咒驱*、坐筒等为手段。占术是利用卜卦、圣杯等为工具,两者合称巫占,借以推论吉凶祸福,问询仕途功名、婚姻、运程等。

扶箕,俗谓簸箕神,是一种古老的占卜术数。即以两小孩扶着簸箕、竹筛之类,倒扣的箕底插着一支筷子。巫者口诵咒语,请神显灵在沙土或面粉上书写字迹作为神示。

坐筒,巫婆问清求卜者来意后,口中喃喃表演出神灵或**附体后的种种动作,作为其化身或代言人,通过察言观色来答复求卜者的要求。

驱煞,新居未迁入之前,一般要请巫师(道士)择日举行驱煞的仪式,俗谓退土(又称谢土)。届时屋主在神案插上香烛和供上五牲祭品,巫师头扎红布,手执铁叉,念念有词地作起法来,身后锣鼓、唢呐齐响,从内至外地将盐米洒向地上,表示驱煞气。有的选择请狮班进新宅舞狮,进行谢土驱除邪气。

喊精神,旧时民间小孩在外受了惊吓,茶饭不思,睡觉不宁,神志恍惚。认为其灵*被*所摄。于是家中老人取小孩衣服在受惊处烧香,一边跺脚,一边喊着孩子名字往家走,回到家中即将衣服给小孩穿上,认为此举可使小孩喊回灵*。

除占胎神,小孩出世不久,啼哭不止,或呕吐、精神不振等状,民间认为是家人在墙壁上钉铁钉或挪动床位而占胎神的缘故。因此要用艾叶浸清水洗刷睡床或墙壁,然后用面盆盛着给小孩洗身,认为可除小孩病状。

卜圣杯,即将两个好像剖开的腰果状的木制卜具,合拢在胸部处,焚香默祷后举过头顶抛在神像前,以祈求神明指示吉凶。如果两杯呈现俯伏状俗称“乌古”,表示否定,为坏兆。两杯呈仰面状俗称“好笑”,表示所求难于应允,为中兆。呈一伏一仰状俗称“圣杯”,表示肯定,吉祥之兆。这是民间简单而广泛运用的卜卦之法。

求签诗,签乃竹制卜具,每一签刻有数字编号,贮于签筒。求签者向神佛焚香默祷后,将签筒向地上倾斜摇动不已,直至摇出一签。然后采用卜圣杯方法,以两杯掷地,如连续三次呈一阴一阳状的圣杯,即认为摇出的签号无误,执起与放在庙祝的签诗簿核对,查得印有古典戏曲题目的七字四句诗一首。最后请庙中执业先生解签诗,以卜休咎。签诗分上上、中中、下下等九等。各神佛的签诗簿不同,其中城隍庙的签诗较特别,以元亨利贞四字按数排列。

择日,世俗凡建宅、婚嫁、迁居、出门、开张、丧葬等均要选择吉日进行,达到其趋吉避凶的心理目的,俗谓睇日。即请风水先生根据主人生辰八字与值日星神、五行生克相联系,选择青龙、天德等*道吉日,避开天牢、地煞等黑道凶日来行事。但涉及阴阳宅的择日,还要看朝向,才能选出好日。

(撰写人:叶良方)

第七节畲习俗

一、畲族

位于海丰县鹅埠镇北部7公里处的红罗村,是汕尾市唯一的畲族村庄。红罗村在罗裙山南麓,现有人口27户多人,以蓝姓为主,还有雷、黎两姓是上世纪50年代末从惠阳山区迁来的。畲族人通用汉字,但本村间通用本民族语言——畲语。对外通晓福佬、客家、白话、尖米等汉民族方言。

畲族历史悠久,《惠州府志·外志》云:“至宋治称蛮瑶,其在惠者俱来之别境。椎结跣足,随山散处,刀耕火种,采实猎毛,食尽一山则他徙。粤人以山林中结竹木障覆居息为,故称瑶所止曰。”清乾隆《海丰县志·杂志》亦载:“其在海丰者,皆来自别境,家供画像,犬首人服,岁时祀之。”清初,海陆丰北部山区有罗、葫芦、大溪、南、咬破、后、羊角、寨等10多处畲族聚居之地。而红罗村畲族祖先原居于莲花山北麓惠阳县境的嶂背村,清同治咸丰年间,人口多人,至光绪末年,犹有余人。有盘、蓝、雷、钟、苟5姓,自为婚姻。他们在山顶依靠刀耕刀种收获山兰稻、采摘野菜树果以及狩猎为生,逮至民国初期,他们迁到罗裙山南麓半山腰的泉水边,用竹木搭架以茅草复盖建寮屋而居。村前建有祠堂供奉始祖盘匏王画像,谓之祖图。历经多年战乱迁徙和瘟疫疾病,居住在罗、葫芦、大溪等10多个村寨的畲民已绝迹,仅遗下罗裙山畲族一脉,至解放初期全村人口仅存蓝姓27人。经海丰县*府动员下山,在罗裙山下建了红罗村。村中有学校、商店、打铁铺、磨米房等作坊,过着以农耕为主,狩猎、烧炭、采药为辅的生活。

随着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畲族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住和服饰等同汉人无异,但仍保留其图腾祭祖、婚娶、狩猎、丧葬、年节等文化习俗。

(一)图腾祭祖习俗

畲族的图腾习俗,源于其始祖盘瓠(俗称狗头王)的神话故事。相传盘瓠是远古高辛帝身边的一只金毛神犬,潜入敌营刺死入侵的犬戎王,并将犬戎王头衔走献给高辛帝,与其三女儿金天公主结为夫妻。后迁入深山丛林,生下五子五女结为五对夫妻,传下蓝、盆、雷、盘、黎五姓子孙。据红罗村老人口述;其中迁至海丰的畲族已有0多年的历史。为纪念始祖狗头王,绘其画像,每届农历正月初八的狗王诞(即鸡公王生),是最为隆重的节日。是日清早,全村男女老少穿新衣,戴新帽,各家各户披红挂彩,宰猪羊,杀鸡鹅,酿酒蒸糕,聚集在祖祠内或村前的广场上,祭祀狗头王。并请惠东县多祝山区的畲族巫师(俗谓师公)主祭,举行“妆颁”的祭拜仪式。巫师戴道帽,穿白长衣,着道士鞋,头裹红布,左手握方印(印文“太上老君”),右手提铃刀(即椭圆形短剑长35厘米,中阔0.05厘米,刀柄尾有直径40厘米的圆圈,圈内穿入9个小圆环)。祭拜时,巫师摇着铃刀率全村人口进场。祖祠内挂起披着红布的祖图像,巫师在案桌点燃香烛祈祷后,边诵畲语经咒,边手舞足蹈作示法状。畲族长老率领全村老小向着祭品跪拜,祈求“鸡公王”庇佑合境平安,狩猎告捷,然后一齐到村前广场上跳起“鸡公舞”。狂欢度夜。青年男女借以互诉情愫,以定终身。此外,每届春节、清明、端阳节、中元节、十月初一、冬节等,全村都必须由族长带领上山到祖祠祭拜。祭祖时,在公厅悬挂祖图。家家户户备五牲酒肉、五色米饭香烛等,由族长率众将祭品摆向大门,朝外跪拜,请回在外狩猎身亡的太公元灵,然后再挪动祭品朝向内厅祖图叩拜。祭毕,族长向后辈讲述族源,使之铭记,世代留传。

(二)婚娶习俗

旧时,红罗村青年男女的婚姻都是由媒人撮合父母包办的。其过程一般要经过订婚、送庚帖、定婚、送酒、迎娶等程序。先由媒人带男青年到女家求亲,姑娘如果同意,就走出房间会面,若不中意,则不露脸。然后,再由媒人往返男女双方家庭议定聘金(身价银),经双方父母同意,谓之订婚。聘金按新娘年龄大小而定;新娘在16~18岁的,聘金一般为18对银元;超过18岁的,则相对减少。从女方送庚帖到男方那一天算起,3天内双方家庭没有发生禽畜死亡或跌破碗簋等不吉利的事情,就可定婚。由男方父母请先生择定吉日迎娶。在婚期的一个月前,就要通知女方家庭迎娶的时日。迎娶前几日,男方要送给女方米酒30斤;以及猪肉、糯米、粘米、红米等若干,谓之送酒。女家要设宴请邻居及亲戚,赴宴者要送若干礼物新娘做妆奁。婚日,男方请亲戚和媒人到女方迎娶,新娘由其亲戚和女友做伴各擎雨伞步行至新郎家。然后,新郎新娘穿长衫、披红布到祠堂拜祖宗成亲。并按族谱辈序取郎名,表示已结婚成人。是日杀猪宰羊,设酒宴招待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当晚村中男女青年唱着畲歌闹洞房。婚后三天,新郎陪新娘返外家,吃了午餐即回。此外,还有招赘及寡妇招郎等婚姻形式。但同姓不婚,仅在族内各姓间通婚,时至今日才有同汉族通婚的。

(三)狩猎习俗

过去,狩猎是红罗村除农业生产之外的主要生活来源。每当秋冬农闲季节,他们手持猎枪弓箭;出发时先祭拜猎神,祈求满载而归,接着带着一群猎犬进入莲花山的原始森林,在那里设置机关和陷阱,等待野兽上当围捕。或者漫山遍野寻找野猪、山羊、老虎、果子狸、山鸡等猎物。获得猎物后,首先将猎物的头、尾巴、脚、内脏等煮熟后祭拜猎神,接着将猎物切块均分,每一位猎手都可分得一份,随队出发的猎狗也可获得一份,打中猎物者按惯例可多分一份或两份,以示奖励。

此外,他们还信奉三山国王、门神、灶神、土地神、财神等,并有禁吃狗肉,忌用脚踏碓舂米,忌冬节入菜园、忌年初一挑尿桶等生活禁忌。

二、民

民,是古代水居越族的后裔,有自己的图腾和信仰崇拜。他们一生长期漂泊于江河海面上,“浮家泛宅,苍茫云水之穴。”由此衍生出来独特的风俗习惯,经过几千年历史演变,特别在陆居后,变化尤其遽速。有的虽然延续下来,大部分却已消逝。

(一)起居习俗

民通常以每船为一个家庭单位,老少三代都住在船仓中。船仓上面覆盖席篷,一般以竹篾夹阔大的帆叶编织成,船篷分为两至三节,可以前后推移,十分轻便,捕鱼时可叠放于后仓上,晚上拉开覆盖全船,遮蔽风雨霜露,便于生活。民喜爱洁净,住船每天清洗多次。舱内船板,都用桐油刷过。不管主人、客人在船内俱是赤足行走。

清雍正七年(年),经谕旨始准民上岸陆居。汕尾港深海白话民携眷于乾隆年间在广府街与陆上居民混居,其习俗逐渐趋向和融合于当地民俗。然而,“后船”民仍旧保持其水居风俗习惯,他们集中居住在破旧船屋或靠岸停泊连成一片的渔船上,形成颇具独特色彩的渔村——“浮水乡”。

民喜欢盘足而坐,即使后来迁居到陆上的船屋,其行坐习惯仍如以前在船上一样。饮食时自然而然地在仓板上盘足而坐,不习惯陆上居民靠餐桌坐椅吃饭的姿势。日常的生活起居颇多忌讳:船上行走不穿鞋,亦不准穿鞋者登船。凡对船不利的象征性动作和语言都很避忌。如饮食时,碗盘汤匙等餐具忌倒覆放置。吃鱼时不将鱼身翻转另一侧取食。忌说与“沉”福佬方言同音的字眼,“甜”因与“沉”方言同音而改称“缠”。忌打破屋内东西,认为彩头不好;忌说猫,认为捕捉的鱼会被猫吃光;忌杀乌鲨,认为乌鲨会闻到死伴的腥味而在海里复仇吃人。此外,最忌讳渔船沾上秽气,认为会招来撞船或搁浅等不利的事情。故有如下诸项禁忌:(1)忌女人跨过“龙头”(船头最前端)。(2)忌“月头婆(分娩后未满一个月的产妇)过船或碰到自己的船只。(3)忌死尸从船头上经过,恐怕其污染龙头,不利生产。(4)忌陌生人走入船尾。因船尾是掌舵的地方,怕沾上秽气导致驾驶不灵。(5)忌妇人跨过渔网,怕渔网沾上秽气而捕不到鱼虾。(6)男人婚后四日或一个月才准予上船出海生产。

(二)服饰习俗

后船民的服饰与白话民的服饰相比而言,具有较独特而鲜明的族群色彩。尤其是后船妇女的衣服及头、耳、颈、手、脚的装饰品,特别丰富突出。

妇女极其重视服饰,崇尚银器,身体的每一个重要部位都要以银制饰品予以打扮。她们平时穿蓝黑或青黑两色连缀而成的圆襟上衣,称“两色衣”或“扎衣”。结银或铜制的钮扣,无领,领圈上捆着五色线。上衣阔大,长及膝部,裤子宽短。妇女发髻形大而多饰物,是一种外地渔港所没有的典型发式,人称“汕尾髻”。汕尾髻除配插一支银质的篦牌外,还插着重达1至1.5公斤重的其它银制饰物“莲垒”、“扁钎”、“扁钾”等。已婚妇女耳戴长达2寸、重约1两的长耳钩,未婚姑娘则在耳孔中穿戴较小的银制长耳牌,直至出嫁后才换上一块玉坠。因此结婚有否很易区别。此外,手套银镯,脚套银环,颈套银圈;左右6个手指戴着10个大小不一的戒指。全身上下,银光闪烁,走起路来,“铛铛”作响,颇有韵致。

后船男子身穿“薯莨”(一种染网的植物块茎)汁染过的深棕色粗布做成的圆襟挂衣,或穿无领两色银钮的大襟衣,有的也戴小耳环。

白话民衣饰与后船民不同,除较长阔外,与陆上人无异。妇女发髻亦与后船妇女不同,冬天喜用黑布或花格布包头,式样奇特。包头布前缘有“头布拱”撑托,布上绣着红色的狗牙边花纹,有的喜用深红色或*色多花纹的头巾。身穿大襟上衣,衣长及膝,多灰、蓝色。为了适应劳动的需要,她们没有缠足的习惯。在船上带孩子,背带最为适用。背带喜用碎布拼成图案,上端附有盖头布,使孩子免受风吹日晒。

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时髦的影响,民服装已经同陆上人无甚分别。其妇女的传统服装从过去蓝黑单色调趋向白、紫、*、青等多色调,还饰以花边和花纹。不过,多在渔歌表演和节庆的日子穿戴,平时较为少见。

(三)婚嫁习俗

过去,民通常在户之间联婚,始终坚持不与山顶人(陆上人)通婚和同姓不婚的习俗。

汕尾民男女双方年龄15-18岁时,便可讨论婚嫁。旧时婚嫁,大都由包办式的媒人掇合介绍,在男女双方有意成婚时,由双方父母主婚确定聘金和日期。大致有如下过程:

合婚。由男方托媒人往女家物色对象,或由女家把婚书(女子的生辰八字)托媒婆送到男家。在合婚的三日内,只要男家没有打破碗碟等日常用品,就可以成婚。

定婚,男家择定好日,送聘礼到女家,谓之“过定”。礼式有大洋4个,槟榔4个,茶杯4个,芝麻4包,茶叶若干包。并议定聘金(身价银)。

聘婚(担茶)。就是过定后,男方先送部分聘金给女家。同时送茶叶、芝麻、白米豆、瓜碧各2包,公鸡饼、甜肉包各个,茶杯4个,槟榔4个。

进茶。男方第三次送礼到女家。但此次礼物仅送芝麻、茶叶各2包。

看日。男方择定结婚的日子写在红帖里面送到女家。并送甜肉包、糕饼各若干包,猪脚一只,槟榔4个。

完聘。就是交清余下的聘金,谓之“完聘”。聘礼有芝麻、茶叶、白米豆、瓜碧各若干包,槟榔4个,茶杯4个,金耳环一对,聘金若干银。完聘后男方送鸡、鸭的头、脚、翅各一对用绳连结一起,银洋若干,红布八尺送给媒人挂在门上。

女家每次回礼,均以男方送来的礼物若干回还男家。完聘时的回礼,则除将男家送来的礼物回还若干外,还要送一个用布制成的腰袋,里面贮放着灯芯、草头香、日月线、槟榔子等物。完聘后,女家须送媒人花银一对。并在聘金中按每两银抽取20个钱送给媒人做酬金。

新婚出嫁前夕,新娘竟夜哼唱悲切的“哭嫁”歌。旁边有姐妹女伴等唱“伴哭”歌(或称对叹歌)。出嫁时,新娘梳发髻,插银花4支,穿蓝黑衣2件及乌裤黑七幅裙,脚穿尖头包脚鞋,携带红袋1个,新郎穿礼服、戴礼帽,胸戴红布带结成的大红花。男女双方灯笼各一对,各写姓氏。

迎娶日凌晨,女方船只先离开新港,驶往一处海面停泊。然后,男方船只张灯结彩,鸣放鞭炮,边行驶,边由两位妇女唱着《麻船歌》向新娘船只靠近。女方船上由两位“好命妈”对歌。亲戚朋友的船只围拢在旁听渔歌凑热闹。当双方船只靠近时,“好命妈”一边高举着米筛,一边口中念着吉祥的词语(俗谓“做四句”)。同伴姐妹在旁用娘伞代替轿子遮着新娘过船。女方姐弟(兄)各2人随新娘到男家船中,谓之送嫁。返回时,男家还要送父母丸(即米粉制成的汤丸)给新娘父母尝食,以示团圆之意。同时送饼盒、白酒礼物大小二份给女家拜祭祖宗(大份由女家收起,小份回还男家)。到晚上还要送麦面12斤,红包(利市)若干给女家。女家随嫁的妆奁有柜、衫裤、首饰、木梳等。

白话民的婚姻不像后船那样复杂,拖船和索船有“脱壳”习俗。即结婚前一天,新郎、新娘各自请师公(道士)念经后换上新衣服,称为“脱壳”。女子出嫁到男家后,随即返回娘家,重新打扮穿上新衣服,男家再次用船接回去,称为“回脚步”。

除了正常的媒妁婚娶外,旧时民还通过“媳妇等”、“入赘”、“童养媳”和“收继婚”(即“兄终弟及”或“叔亡侄继”)等方式进行婚配。

(四)信仰习俗

民由于文化落后,思想守旧,加上长期生活在风波险恶的江河大海上,人身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对风波难测的江河大海产生敬畏心理,故其宗教信仰与陆上人相比更加浓厚,对神佛的崇拜亦更为虔诚,早晚必烧香礼拜,每逢神诞必杀牲祭拜,祈求神灵保护渔获丰收,一帆风顺。

图腾崇拜是民最原始最古老的信仰习俗。明清以前,凡船舶停泊处的岸边均建有蛇神宫。张士琏《海阳国志》载“海陆丰庙宇神宫大都画龙和塑龙像。”指出海陆丰有很多画或泥塑龙像的人神宫。清末,这种延续几千年的蛇神图腾已经式微,但渔船或船屋中的祖宗神龛,尚有其崇拜的余风,如神龛的形状为龙殿,髹朱红色,殿口有2条金龙盘柱,内设祖宗牌位,并在船屋内设神座祀妈祖、玄天上帝等。

此外,民还崇信“南海观音”、“圣人公”、“关帝”等神祇。如“圣人公”职司治*压妖之责,民祈求“圣人公”为其船宅驱除*魅,祛除灾难。

(五)命名习俗

海陆丰民的命名,体现了其族群的文化心理特征和方言区域的文化习俗特征,表达了他们某种愿望和寄托。乳名大致归为如下十类:

数字名。就是根据婴儿出生的农历日子取名。从初一到三十都有,是其最常用的命名方法。如苏初六、徐十一等。

水果名。即用水果名称作乳名,以女性居多,如郭油柑、郭龙眼等。

蔬菜名。是最常用的女性乳名。如徐同荷、苏芫荽等,因碣石福佬方言“瓜”与“鸡”同音,忌讳以瓜类命名,并忌讳以葱、蒜、飞棱(菠菜)命名。

花卉名。也是女性乳名,如徐玉兰、钟牡丹等。

神佛名。即以对神佛的称呼用作小孩乳名,均为男性用名。如李佛、卢佛喜等。

金属名。亦为男性常用名。有*金、郭银等。

鱼虾名。鱼虾贝藻是渔民最常见的海洋生物,故常作孩子的命名,有苏红鱼、郭巴浪等名称。

船具名。将渔船的构成事物用为乳名。如徐帆、李网等。

吉祥名。就是带有吉兆和喜气的命名,表达了渔民对生活的祈求,多是男性用名,如徐来顺,钟兴旺等。

求嗣名。过去男子是延续后代和家庭生活来源的主要依靠者,故生女孩的家庭极为盼望生下男孩,于是将先出生的女孩命名为“带娣”、“来娣”等乳名,希望能带来男嗣。

(六)丧葬习俗

民的丧俗较为简单。丧葬时死者家属不能接近尸体或看死者落葬。并由“师公”(道士)设祭,将桃枝放进死者手里,以示在阴间行走通行无阻。一般多将棺材放置船上,孝子不能抬棺材出殡,须雇请陆上人送到陆上掩埋。人死了要葬于陆上,请堪舆师(风水先生)择坟地埋葬,不论荒山野角,均要付给陆上人的买地钱。嫁出的女儿,只许买丧葬用品,不许圆山,其它丧葬仪式与陆上人同。

海陆丰民盛行二次葬俗,先将棺材葬于海沙滩或山野中,是谓“木葬”。七年以后再请风水先生捡骨,收殓入“金斗”(一种专用的陶制小缸),迁葬于其它地方,是谓“金葬”。每年“七月半节”均要举行法会或打醮,请和尚或道士超度死于海域的孤*。对因于台风大浪死在海上的亲属,尸体无法寻获者,常于每年忌日在沙滩面向大海,摆设祭品,燃烧香烛纸钱举行海祭。

(撰写人:叶良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