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水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化周刊三亚举办疍歌比赛海上旋律岸上传 [复制链接]

1#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杰


  “春风吹阿开,阵阵暖阿呢,哩咕美,小渔村变旅游城呢……”梳着麻花辫,穿上疍家衣,58岁的黄少花面带微笑,在聚光灯下将一首疍歌《渔家姑娘上舞台》进行了完美演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近日,三亚市疍歌比赛决赛在三亚市群众艺术馆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21组疍歌爱好者们齐聚鹿城,展示非遗风采,共同交流学习。


  以前,疍家渔民吃住行都在船上,海上作业十分耗费体力,每当此时人们会扯着嗓子唱起咸水歌,以此缓解疲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特的疍歌文化。它记录着疍家人日常生产、生活情景,反映疍家人精神和情感世界。


  疍歌比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如今,优美的疍歌早已跟随着疍家人的脚步,从船上来到了岸上。年,疍歌正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少花在父母的影响下,从6岁就开始学唱疍歌。当天表演的疍歌《渔家姑娘上舞台》,是她花了半个月学习的新曲目。


  “之前我们都是在船上唱,现在我们渔家姑娘也可以站上舞台来唱!”黄少花说,疍家人习惯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唱进歌里,“今天唱的这首歌,就想表达当下我生活在三亚这座美丽的城市,幸福感满满。”


  疍歌皆清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疍歌形成了白啰调、家姐调、咕哩美调及木鱼诗调四个固定的曲调,并有不少经典的作品流传。疍歌《水仙花》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陵水人李秋兰最爱唱的疍歌曲目。


  舞台上,她的演唱时而婉转细腻,时而跌宕起伏,不仅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还对自己身世的悲惨与社会的不公进行了控诉。


  “这是一首传承了数百年的经典歌曲,我这次尝试加入了背景音乐,打破了以往无伴奏清唱的演唱方式,从而更加‘年轻化’、贴近当下生活。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创作更多更好的疍歌音乐作品。”李秋兰说,她打算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通账号,用更多的途径去推广疍歌,让更多人认识它、喜欢它。


  在当天的比赛中,年过六旬的三亚疍歌非遗传承人郭亚清和9岁的外孙女梁诗雨同台登场,一起唱起疍歌,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随着疍家人上岸,生活环境的改变,外来文化的涌入,年轻一代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发生了改变,使疍歌的传承面临冲击,喜唱、懂唱疍歌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基本都是45岁以上的疍家人在唱,年轻一代会唱的屈指可数。”郭亚清感叹道。


  “这是祖辈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希望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郭亚清说,他平时在家里会经常唱疍歌给晚辈听,鼓励孩子们学唱疍歌,所以这次也把外孙女带来一起参赛。他自己也在收集整理传统的疍歌曲目,以期传授给更多年轻人。此前,他还组建了一支队伍——“渔村疍歌队”,经常参加省、市的表演活动,向大家展示非遗魅力。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疍歌的传承和发展得到了更多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