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水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游读书丨诗者,寺之言序张刚诗集灵 [复制链接]

1#

诗者,寺之言

——序张刚诗集《灵魂之趣》

吕进

诗集《灵魂之趣》的书稿首先引起我的兴趣的是诗人张刚的书斋:“示弱斋”,张刚的网名则是“示弱斋主”。示弱,就是守柔。老子说:“守柔曰强”(《老子》第52章)。“守柔”,小而言之,是个人的生存术;大而言之,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智慧。守柔是真正的强,而示强者蠢。老子说:“兵强则灭,木强则斩”,此是至理名言。

日本多数学者认为,老子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其实岂止东方,西方的大人物爱因斯坦、黑格尔、海德格尔、尼采对他都推崇备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现今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除《圣经》外,就是《老子》了。张刚到过德国,在德国,《老子》德文译本就多达82种,研究老子的著作达余种。

老子的“守柔”学说是有师承的。传说他的老师常枞在弥留之际,张开自己的嘴,问老子:“这里面还有牙齿吗?”老子说,没有。又问:“这里面还有舌头吗?”老子说,有啊。常枞说:“天下事理都在这里了。”常枞说的“天下事理”就是“守柔”。最“刚”的人的器官莫过于牙齿,最“柔”的莫过于舌头,牙齿易损,舌头长久。其实,人体和外界接触的器官许多都是圆的:头,膝盖,手指头,脚指头。这里面都蕴藏着“守柔”的道理。

“示弱”不仅是虚怀若谷的胸怀,更是一种智商。做事要靠智商,做人就得靠情商。智商做事,情商做人。只有智商,只能谈技术,谈经营,只懂硬件,不知”软件”,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他人,这样的人生是枯涩干瘪的。只知道自己工作的实用意义,不知道自己工作的价值意义,工作带来的愉快也就有限了。目下普遍出现的“有文凭,没文化”、“有生存,没生活”的现象就是情商缺席的表现。

情商的核心是人文情怀。智商了解“是什麽”,情商追问“应当是什麽”。情商表现为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对生命意义的探询和追问,情商带给人以以大视野,历史感。这样,就能更好地管理情绪,调整自己,与人友善,看得到,想得开,提得起,放得下,拥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人生风度。

读《灵魂之趣》就可以体验到诗人的情商:生活丰满,富有情趣,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江则意溢于江,他的“每周一歌”成为朋友们的期待。诗人用人性的胸襟打量树木花草,用人情的眼光温暖亲人、友人和昔日同窗,用赤子的情怀拥抱故乡秀山川河盖,于是,一首首诗作就在示弱斋问世了。

甲骨文里是没有“诗”字的,上古人类用“寺”代替“诗”。“诗”字拆开来,就是“寺之言”。“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唐人常建)的“寺”是与世俗的物质世界分隔开的清净世界。踏入“寺”就踏进了精神的世界。诗正是这样的艺术。人生的升华,精神的寻求,信仰的力量,就是诗的源泉。年底,中国作家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几天全国诗歌座谈会,我有一篇发言:《诗必须确立文体规范》,《文艺报》会后刊登了发言全文。我说:“常态的‘个人’绝对写不出诗。只要真正进入写诗状态,那么,在写诗的那个时刻,常人一定就转变、提升成了一个诗人——他洗掉了自己作为常人的俗气与牵挂,从非个人化路径升华到诗的世界。”张刚的《写诗》中说“当忙碌中就要忘记自己/冥冥中/我便会与你相遇”,“忘记自己”就是真正懂得诗之三昧的状态。诗人从人间来,进入写诗状态后,又和现实人间保持审美距离,“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诗美的奥秘。

清新,干净,富有理趣,是这本诗集的三个吸睛之处。

记得我曾多次在重庆市委党校讲过,公务员千万要写好“上,止,正”这三个字:“上”,就是向上的朝气;“止”,就是敬畏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止其所止;孔子说得很精彩:“政者,正也。”《灵魂之趣》是洒满阳光的诗集,带给读者的是明亮的眼睛,鼓励读者进入最好的生命状态。你看,诗人早上邂逅邻里带口罩的幼儿时的歌唱——

但愿

脱尽俗气

纯净明亮天真

恰似那幼儿的眼神

这是写于抗疫期间的诗啊。使人想起唐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的那联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干净,是上品诗篇的必备特征。德国学者黑格尔在他的《美学》第三卷里讲,诗要“清洗”,这是名言。诗人既要洗心,又要洗诗。“寺之言”是干净之言。张刚的诗,没有闲字,篇幅简短,明快玲珑,使人想起《红楼梦》第五回说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有一次到泰国开会时,泰国诗人曾心请我题字,我写的是“不可说”,这本是禅家语,其实也是诗家语。和禅一样,诗同样是无言的沉默,无声的心绪,无形的体验,“情到深处,每说不出”,“欲辨已忘言”。心上的诗,是灵魂的东西,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禅不立文字,解惑答疑时可以用“喝茶去”、“不二”之类应付;诗却是文学,而且是文学中的文学,必须要用文字说出那“不可说”,这就要清洗,清洗到极致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

这本诗集每首诗后面都有一篇对应的散文:解释诗的成因,综合朋友们对这首诗的反馈。这个独特之处恰好可以诠释诗和散文(这里所说的“散文”是小说、戏剧、散文等非诗文体的统称)的文体界限。《清诗话》收录了吴乔的《答万季埜诗问》,共有27篇精彩的答问。说到诗文区别时,有这样一段话:“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制辞语不同尔。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啖饮则饱,可以养生,可以尽美,为人事之正道;饮酒则醉,忧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酒不再是米,它和饭拉开了距离,“形质尽变”了:从固体变成液体,从养生变成养心。这就有了干净。

诗不是观,而是观感;诗不是情,而是情感;“感”就是诗人的审美体验。《灵魂之趣》每首诗后面的散文,是叙事,是世界的客观反映;而前面的诗,是体验,已经从散文升华起来,已经是世界的主观反应了。诗不在乎世界本来怎么样,诗传达给读者的是世界在诗人看起来怎么样。米变成了酒,干净,醇香。

张刚有一首《月光》——

孩提时看你

你是童稚的清凉

少儿时看你

你是飞天的梦想

青年时看你

你是激情的奔放

如今再看你

你是秋水的模样

生命是一条河流

人是生命的河床

总想挣脱飞翔

终归在你身旁

爱人所爱

想人所想

你彻照每一寸河段

纤尘不染

温暖吉祥

中秋夜,诗人去重庆印制二厂,这就是抗战时期的中央钞票厂。他并没有在尘封的历史中流连,也没有对现今成为众人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发出感慨,他的观感是:生命,以及照见生命的永恒的月亮。这就是从散文飞升起来的干净的诗啊!

富于理趣,是《灵魂之趣》的又一个特色,这里也许有诗人的本职生涯的影子。诗集里有一首《仲春》,诗人说,这诗是“在重庆珊瑚坝打望所得”,重庆话的“打望”,就是“观赏”的意思——

花朵似乎都在歌唱

水仙和腊梅却不声不响

树木似乎都在萌芽

却有黄葛树正叶落悲伤

其实都在绽放

只是各有各的时令和方向

其实都在生长

只是各有各的路径和模样

知道人人都有想法

有的春发而有的春藏

“理”不碍诗。但是诗的“理”不是概念的“理”,诗与世界的联系远比概念与世界的联系丰富。“理”之在诗,如水中盐,空中音,谷中雾,蜜中花,附丽于意象,融合于意象,用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话来说,就是“被感觉着的思想”,是一种诗趣。《仲春》写的是“花朵”和“树木”,读者的想象绝不止于“花朵”和“树木”,读者会想到职场,想到人生,想到大自然。这就是诗的思想张力。

张刚是秀山人,但是出生在海南。这是一位活跃多思、博学多识、视野开阔、能诗能文的公务员,在这本诗集之前,去年就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过诗集《黄葛树》。我至今和他缘悭一面,甚至在读到这部诗稿之前我对他一无所知,真是抱歉。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专业,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特有的高度和难度,水深似海,已过百年的新诗艺术亦然。这些年,诗坛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创作和理论都在更新。我以为,如果有时间,张刚可以选择一些符合自己趣味的诗读读,但不必过分在意专业诗人的“技巧”。继续在繁忙公务的余暇写出清新、干净、富有理趣的“每周一歌”,打造有趣味的人生,寻求诗意的栖居,这就够了。专业人士也未必可以全信。记得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一个笑话:溥仪在特赦后去故宫买票参观,看到墙上挂的照片,说:“这是醇亲王,不是光绪。”工作人员说:“我们是专门搞历史的,是你懂还是我们懂?”溥仪说:“我的确不懂历史,可我爹我还是认识的。”

是为序。

(吕进,西南大学二级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