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否治愈 https://m.39.net/pf/a_4791307.html<
端DUANWU午
端午节
五彩缤纷的仲夏之梦
蒋德均
农历五月,时值仲夏,阳光普照,万物茂盛,蓬勃生长。自然,随着气温的升高、万物的生长、细菌的繁殖,瘟疫等各种疾病也在悄然萌动。此刻,尤须需要重视生活的环境卫生、强身健体、辟邪除瘟,防患于未然。于是,自然物候的推移与人文思想的融合,为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健康灿烂绚丽,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各种民俗活动便开展起来,这就是端午节的内涵与使命。
端午节的起源与别称
端午节在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不断变化的古老节日。据民俗专家考证,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甚至战国晚期。在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不同地域的炎黄子孙创造了五彩缤纷的端午民俗活动,不断丰富着节日内容,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复杂的情感世界。作为书写端午节的诗词歌赋也呈现出诗意纷繁的诗歌意象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时值仲夏之月,季节即将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为顺应和适应大自然时序的变化,中国先民想尽了各种办法,采取各种措施,而且提前付诸行动,防患于未然。这些办法和措施大体有两类:一是外防,二是内强。比如,采集各类草药,煎熬成汤或饮或洗;比如郊游、龙舟竞渡以达强身健体;比如用佩戴有艾叶、菖蒲等辟邪的香囊,以求心理抚慰;比如吃富含高蛋白又具有平凉作用的鸭肉和补气益中的糯米做的粽子,以及喝雄黄酒等,以滋补身体,都是为了达到消除引发疾病的神秘邪气。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又加入对古代圣贤的纪念,增强了人们对真善美等人间社会正义的向往,包涵着丰富的人文意义和社会价值。在中国古代,中华文化影响范围达朝鲜、日本、越南、韩国等国,在这些国家端午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节日。所以,端午节不仅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学界有多种说法。学术史上曾出现过辟邪说、纪念屈原说、纪念曹娥说、纪念伍子胥说、越王勾践操练水师说、吴越先民祭祀龙图腾说等。在中国民间,影响最大的乃是古代楚地百姓为纪念忠君爱国而投江自杀的诗人屈原而产生。其实,将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或其他历史任务联系起来,这是端午节发展演变的结果,而不是起源。
通过对端午节起源学说的全面考察和历史史料以及各地民俗的考证,学界普遍认为,只有辟邪说较为符合端午节起源的事实。同时,端午节的各种活动与习俗,也证明其最原始的核心因素在于辟邪与保健。流传至今的有关端午节的各种活动与习俗,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一是门前挂菖蒲与艾叶,因为菖蒲与艾叶具有辟邪与药用的双重功能;二是用五色线包粽子或缠挂五色线以驱邪辟凶;三是饮雄黄酒或其他酒,以辟邪与活血健身;四是吃粽子以滋补健身;五是贴挂各种符咒以辟邪保安宁;六是划龙舟比赛或水上抢鸭子,即可送瘟神又可锻炼强身;七是亲友互赠礼物以关爱,增强感情。当然,中国地域广大,各地民俗在大同的情况下还存在小异,但所有习俗与活动都以辟邪健身为目的。因此,我们说,辟邪说最符合端午节起源和演变的事实,其核心元素就在于辟邪,端午节的原始本质也在于此。
任何一个完整的民俗节日都需具备三个基本因素:一是固定的时间,二是特殊的习俗,三是特定的名称。
关于端午节,在历史上曾有端五、端阳等多种称呼,也还有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蒲节、娃娃节等许多别称。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过节的习俗大同小异。
关于端午节的时间,在东汉之前一般在农历五月五日。比如战国时代,端午就在五月的第一个午日,即端五。后来演变为专指五月初五。因为五月五日,故曰“重五”。“重午”即午月午日。端午节又称中天节,因为此节的精确时刻为午月午日午时,太阳正在中天,阳气到达极点。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意思是太阳处于极盛状态与“中天”意近。何故叫“浴兰节”?据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五日重五节,又曰浴兰令节。”因为古代有端午节用兰草煎水沐浴的风俗。何谓蒲节?因端午节有于门窗悬挂菖蒲或菖蒲泡酒饮用之俗,故又曰蒲节。为何又叫女儿节呢?从明清开始,因北方一些地区有在端午节家家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投插石榴花的习俗,还有已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习俗之故。端午节又叫娃娃节,是因为端午节的辟邪保健重点针对儿童,要在儿童身上涂抹雄黄、佩戴五色线或香囊等之故。
端午节的演变
古人为什么要选择五月五日辟邪驱瘟呢?先民们的事实根据和理论基础何在?这就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上古或先秦时代,先民们相信天地之间充满着气,气分阴阳,阴阳和谐是保障整个世界和宇宙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一年之中有二十四节气,各个自然节气是宇宙运行的时间节点,也是关键点,尤其是冬至和夏至。冬至,阴气极盛。夏至,阳气极盛。按照阴阳互动互转原则,极盛而衰,冬至阴气极盛而衰,阳气开始复苏。夏至阳气极盛而衰,阴气开始产生。上半年包含着夏至的仲夏五月就是一个焦点或曰交接点。同理,下半年的重阳也是一个焦点或曰交接点。此时,阴阳交替,斗争激烈,万物处于巨变时期,一切邪气、瘟疫丛生,可能有害生命。就人而言,古人认为,君子当斋戒,集中一切精力,保持身心健康。这就是端午节所有的习俗都集中于辟邪保健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我国古代先民,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民间层面,都重视并强调人类生活必须顺应自然节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于是,根据五月是“恶月”的观念,便有一些活动产生,久之成俗。比如,五月不生不育孩子、采集百草防病驱邪、登高郊游、沐浴兰汤等。这些习俗在战国时代已经流行。
汉代,人们在继承先秦习俗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五色丝线辟邪,用五色缯辟邪;比如人们互赠一种丝织的“条达”;比如汉代宫廷还有喝枭羹的习俗。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一方面延续着汉代的各种端午习俗,一方面又有了一系列新的发展。其中产生了以晋代周处《风土记》和梁代宗懍《荆楚岁时记》为代表的以地方性民俗节日文化为特征的民众节日全面记录,这是我们历法节日体系的一次重大发展。“端午”一次首见于周处《风土记》一书。“角黍”即粽子首见于宗懍《荆楚岁时记》。龙舟竞渡习俗被吸收到端午节之中。至此,辟邪保健和龙舟竞渡构成了端午节的两大基本主题。其他如缠五彩丝线、采集百草、挂菖蒲艾叶、戴香囊、涂雄黄、饮菖蒲酒或雄黄酒、吃角黍、与历史人物有关传说等都具备。
魏晋南北朝后,端午节的习俗内容大体没有多少改变。只是在北方和南方各有一些不同。比如就端午节饮食而言,北方各种水果开始成熟,成为端午食品,但主要是端午节吃鸡鸭和粽子的习俗。南方除各种时令水果外,主要是品种繁多的粽子。
明清时期,南北方端午节基本上都以粽子为其节日的代表食品。端午节的饮品主要是酒类,其中以菖蒲酒和雄黄酒或菖蒲雄黄酒为主,有的地方也饮一种朱砂醋。据说它们的功能是辟邪除瘟。比如民间传说《白蛇传》中喝雄黄酒让白娘子现出原形的细节。此外,还有吃五毒饼、五毒菜和挂五毒符、穿五毒衣的习俗。
端午习俗
一、祭祀
祭祀文化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有“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神和人神。天神称祀,地神称祭,宗庙称享。中国的祭祀文化大多记载于《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中。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只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自己祖先和灶神。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因此,端午节还有不少祭祀活动,主要一是祭祖,二是祭神。中国作为一个特别重视历史的国度,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所以,在节日里总是先行祭拜祖先和天地神灵。“祭祀”中的“祭”侧重的是向祖先向天地汇报自己的工作,“祀”侧重的是希望天地、祖先对自己未来的工作给予指导、教诲和启发。
在世界各国,祭祀文化在人类早期都很普遍。因为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人们思维简单,富于幻想,加之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技术落后,对于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现象都感到神秘而恐惧。天上的风云变幻、日月运行,地上的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视为有神灵主宰,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万物皆神的观念。这些神灵既哺育了人类成长,又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人类既感激这些神灵,同时也对它们产生了畏惧,因而对这众多的神灵顶礼膜拜,求其降福免灾。远古先民认为,“造化之良能曰神,造化之隐迹曰鬼”,都得敬畏。万物有灵,形成多神崇拜。但中国古代宇宙观认为,世界最基本的三要素是天、地、人。所以,《礼记·礼运》称:“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周礼·春官》记载,周代最高神职“大宗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史记·礼书》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古代祭祀是一件非常重大的活动,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和流程。一般祭祀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更衣,不能喝醉酒,不得食肉动荤,不参加吊丧,不到有病人家问病,不得淫邪玩乐,总之一切不吉利肮脏的事都不得参与。祭祀的日子还有很多禁忌:忌意不诚笃;忌仪度错乱;忌器物不洁;忌生气口角;忌衣冠不整;忌闲谈外事;忌喜笑无度;忌长幼无序;忌刀勺声响;忌内祭未毕,不洁出屋;忌外祭未毕,不洁入屋等等。
端午节祭神,祈求神灵保佑健康安宁,所祭祀神灵有瘟神、天神、张天师、钟馗等。祭祀瘟神等诸神,祈求保护人类免遭瘟疫和疾病之苦,祈请诸神送走瘟疫和疾病。
今天,无论我们祭祖还是祭神,其祭祀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发生变化,日倾文明和简单。但其节日内涵与精神却始终融入到了炎黄子孙的骨髓里,成为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爱国爱家、寄托情思的延绵动力。
二、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相传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这里说的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还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式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媳妇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了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固定下来后,人们创造了各种传说故事来演绎它的起源和涵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关于屈原的传说。
屈原,战国时代楚国大臣,多才多艺,忠君爱国,但却多次遭贬流放,最后当得知自己的祖国灭亡时,便自沉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一直怀念屈原。东汉应劭在《风俗通》最早将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说端午节缠五色彩丝的习俗是为纪念屈原。按照晋人王嘉《拾遗记》的说法,屈原死后,楚人把他崇拜为“水仙”,即水中的仙人,建立祠庙祭祀。南朝梁代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第一次较为完整地记录了粽子与纪念屈原的传说:屈原在端午节那天投江而死,楚国人民哀吊他。每年端午节就在竹筒里装上米,投到江里祭祀屈原。到了东汉光武帝时代,屈原显灵托话给一个叫欧回的人说,过去人们送来的竹筒粽子外面没有五彩丝线和一种辟邪楝树叶,结果都被蛟龙偷走了。请你们今后献祭时在竹筒上缠上五色丝线和楝树叶。欧回遵照屈原的托梦去做了,于是形成了后来人们包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与纪念屈原的传说相联系,标志着端午节由原本只体现物候变化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入了人们的道德理想,渗透了社会人伦关系。这是端午节在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变化,以至于后来的普通民众将端午节的起源忘了或将纪念屈原等历史圣贤,作为了起源。
三、龙舟竞渡
为达到端午节辟邪保健的目的,古人自觉追求一种与自然物候变化一致的生活方式,顺应仲夏的时序变化,或登高远望,或乘水临风,随化自然,目的不在游玩,而是为了回避邪气,祛除不祥。由于重阳有登高之俗,所以端午更多的是临水。于是,龙舟竞渡及其抢鸭子便成为端午节的重头戏。可以说是端午节最热闹的大众活动。
据民俗专家考证,龙舟竞渡活动在晋代已经出现。开始主要在南方,唐以后传入北方。关于龙舟竞渡习俗起源的原始资料现已失传,但学界认为,龙舟竞渡的最初目的在于禳灾驱瘟。但透过娱乐性的竞渡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它背后隐藏的深刻涵义和真实目的。晋人葛洪在《抱朴子》中有龙舟竞渡的最早记载,据说,当时竞渡日选在屈原投江之日即五月五日。可见当时的龙舟竞渡已经与纪念屈原的传说结合在一起了,而原始的驱邪送瘟的意义已经退隐其后。后来在江浙一带将龙舟竞渡与忠臣伍子胥、孝女曹娥联系在一起。
新中国建立后,划龙舟等民俗曾停止。改革开放后,从国家层面恢复了传统节日文化,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定位国家法定节日,龙舟竞渡等民俗活动得以恢复开展,全国各地都会在端午节开展龙舟竞渡活动甚至举办国际性龙舟大赛。
四、沐浴兰汤
由于夏季炎日多汗,为保持清洁,沐浴是保健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方法。不过端午节的沐浴除了保洁外,还有其特殊的功能和文化内涵,那就是祛除邪气,保洁皮肤,增加自信,强健体质的心理暗示和心理抚慰。所以,端午沐浴不仅仅用热水,而且要在水里加入具有辟邪功能的兰草,这就是端午的兰汤浴。据文献记载,战国时便有了兰汤浴的习俗。在后来的发展中,又加入了菖蒲、艾叶、柳叶、桃叶等。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沐浴用品极度丰富的今天,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有端午节用草药热水沐浴的习俗。他们“沿山采药,煎水净身,云免疮疥。”当然,现在端午节沐浴兰汤的习俗在城市逐渐失去了节日习俗的独特性,但又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被商家们开发利用,那些各色洗浴中心便有兰汤浴项目。
五、悬挂菖蒲、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六、喝菖蒲酒、雄黄酒
端午节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古代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将菖蒲切碎泡酒,在酒里假如极少量雄黄。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含有汞,有毒,今日科学昌明,人们会适当饮酒,但不再饮雄黄酒。即使饮用,一般也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据说,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祛毒解痒。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一点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蚊虫不叮,甚至有辟邪之效。
前期回顾
蒋德均‖春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上)
蒋德均‖春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下)
蒋德均‖清明节:拥抱自然的春天
作者简介
蒋德均,笔名文生,研究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会员,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宜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李庄文化研究院负责人,大型文化丛书《李庄文丛》主编,书剑创意写作坊主人,宜宾学院十佳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古代文化、地方文化建设。主持或主研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课题12个,负责多个大型文化文学写作项目。已出版《诗歌语言艺术论》《文学再思录》等学术著作5部、文化随笔集9部,《文生抒情哲理诗选》《与名人为伴》《一江春水》《另一种天问》等诗集24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8部,主编文学作品选集20余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
配图:方志四川